《想见你》陈韵如:我好想让你”想见我”

浪漫爱情玄幻剧《想见你》最近终于华丽收官了。一款风格独特、频频上热搜的台剧也在豆瓣收获了9.2的高分,实属既《我们与恶的距离》、《俗女养成记》之后又一部良心剧啊。这部剧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既有莫比乌斯环式时空闭环的烧脑悬疑,又有穿越时空来见你的动人爱情,同时也探讨了有关青少年自我接纳,自我认同的深刻话题,让人看后大呼过瘾的同时,也有不少深沉的反思。女主的其中一重身份——陈韵如就是这样一个可恨可怜引人思考的角色。

01. 陈韵如:有谁真正想见我?

在剧中,陈韵如活得如此卑微,她做事永远小心翼翼,对人总是有意疏离。她不被爸妈喜欢——分家的时候都只抢着要她的弟弟,不被弟弟喜欢——每天准时叫他起床做早餐也仍被呵斥嫌弃,不被同学喜欢,更不被她向往的那缕阳光——李子维喜欢。

最戳心的一幕是:当她假扮黄雨萱,跟随李子维跑向操场时,每时每刻都在费尽心思揣摩,如果我是黄雨萱,我的眼睛要看向哪里?是前面还是李子维的脸。如果我是黄雨萱,我停下来后要跟李子维说什么?如果我是黄雨萱,我的脸上现在要带着什么样的表情?如果我是黄雨萱。。。。卑微的情绪比大雨还猛烈。

可是,她终究做不了黄雨萱,她还是被李子维察觉,然后被质问得心碎满地。

放弃扮演另一个人后,她却发现,自己再也过不上从前的生活。

弟弟开始嫌弃她:


同学开始调侃她:

一直想接近的人开始彻底冷冰冰地拒绝她:

她心里所有的光都熄灭了。

她知道,黄雨萱只想见李子维,李子维只想见黄雨萱,可谁想见自己呢?如果在以前,不被别人看见的孤独尚可忍受,可到现在,不被别人想见的扎心,还怎么熬过?触摸过温暖的她何以忍受更加彻骨的寒冷?

“我讨厌这样的自己,讨厌独自活在这个世界的自己”,最终她选择了自我了结,希望以飞蛾扑火的最后光亮让别人知道:有一个陈韵如曾来过这里。

02. 不幸的人生是谁的错?

很多人以为,陈韵如之所以孤僻敏感,主要是其原生家庭的错:父爱的缺失让她懦弱,母亲的工作让她自卑,父母的重男轻女让她即使在最想依靠的家里也被排斥。她成长的每个地方似乎都步步荆棘。

然而,这就是事实的全部嘛?如果人生拥有了这样的开局,就注定不能翻盘,摆脱不了黑暗嘛?疏不见,母亲对她歉疚补偿的眼神她看不到,莫俊杰的一片痴心爱惜她看不到,如果说,童年给了她黑暗的回忆,长大的她则用这幅黑色的眼镜,只选择看到黑色的事实。

著名的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认为:把现在的问题全部归因为过去的经历,是典型的弗洛伊德式的决定论。而他则指出:“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这也就是著名的“目的论”。

按照目的论的说法,其实并不是过去不幸的经历造就了陈韵如的封闭性情,反而是她选择,或者需要这种对“经历的诠释”来保护自己,来帮助自己在逃避和原谅自己时,更加心安理得,因为“这都是别人的错,而我只是个受害者”。乍听起来,这种目的论的诠释有点不近人情,似乎把一切责任都归在这个弱小的女孩身上,然而人生的辩证之处就在于此:只有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才能最大限度获得自由和改变的动力;只有勇于面对自己人生的课题,才有最大可能改变这困局。

03. 被过去困住的陈韵如们,如何才能破茧成蝶?

其实,尽管我们大多数人都更喜欢阳光开朗、敢爱敢恨的黄雨萱,但在心里可能都住着这样一个陈韵如,渴望挣脱过往的痛苦,渴望被爱,渴望被真正的看见。但事实往往是残酷的,如果你不爱自己,就没人会爱你,如果你不看见自己,就没人能够看见你。小说《遥远的救世主》就说到:世上没有救世主,真正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

怎么救自己?

首先,要真心诚意地接纳自己,好好爱自己。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虽然我们生来都希望自己能够受到他人的认同,但本质上来说,别人是不是喜欢自己,并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也并不是我们的课题。正如《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所言:如果我们都能喜欢着自己的存在,勇于直面自己的课题,而不因为别人的课题而烦恼、而不解,能够摆脱别人的眼光而活,拥有被讨厌的勇气,我们就能打开自由的大门,真正做好自己。

可是,我们怎样获得勇气,不像别人一样习惯性的讨厌自己呢?心理学家同样给了我们指出了道路:“要真正关心别人,在家庭、社会乃至更大的共同体中做出贡献,我们就能找到价值感,就能获得勇气”。其实看似处处在意别人的眼光、渴望获得别人关注的人,心里是没有别人的,他们心里只有自己。全部的注意力都在别人怎么评价自己,是不是关注自己,是不是满足了自己。正如剧中的陈韵如,她关心过妈妈的艰辛与无奈嘛,她关心过弟弟的困境与诉求嘛?她关心过同学们的喜怒哀乐嘛?对他人,没有真正的关心过,就不会产生真正的体谅与帮助,别人也就真的不需要她,那么她也就真的,显得对世界无足轻重了。

所以,我们怎么让别人看见自己,想见自己?首先得先自己看见自己,看见自己心里真实的爱与希望,满足它,而不是用不幸的过去、他人的眼光绑住自己,折磨自己;然后还要看见别人,把眼光从自己的世界中心抽离,看到别人的辛酸与不易,看到别人的无奈与苦衷,跟他们在一起,想办法帮助他们,然后你就能在更广大的共同体中看到自己的存在,看到自己的光芒。

到那一天,有谁还能再看不见你?

更重要的是,到那一天,你还需要谁来看见你?

你可能感兴趣的:(《想见你》陈韵如:我好想让你”想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