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读林海蓓组诗《阳光那么好》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读林海蓓组诗《阳光那么好》
文/齐凤艳

“已是深冬/而阳光那么好”。初冬的天气里,读到这样的诗句,暖气不好的办公室里,顿添几许温热,未来两个月严寒的日子里,心中似乎都储备了小火苗。继续阅读浙江女诗人林海蓓这组《阳光那么好》,我感知的则不仅仅是阳光的温暖,还有它的光亮:有光的日子真好,因为它温暖,它照亮。诗应该是温暖人心的,诗应该是照亮世界的,因为诗和其他一切文学艺术一样,它是关乎人文的,是关于人类的。

如果没有可见物,内心生活就会充满迷雾。看世界,我们需要阳光,它来自太阳,也来自诗人一颗积极关照万物的诗心。

阳光那么好

已是深冬
而阳光那么好
文旦还在树上
沉重得想让人搀扶
鸥鸟无声地划过蓝天
天空愈发遥远

微风从水面掠过
阳光变得破碎
那些金光闪闪的倒影
多么平静地
流逝在我的眼前

读这首诗,我感到冬的空远,而不是凋敝,因为那空远里铺展着善观善感的女诗人之沉静的知觉、阔达的眺望与无障碍的遐思。人们说诗人的目标在于观看世界,表达生命,从而表达自我。这首诗中,林海蓓实现了自然生命与人之间的交汇,于自然的关照中,她在看自己的内心。这是一颗色彩明丽的心,像文旦的橘色一样鲜艳,且沉实。“沉重得想让人搀扶”这样的诗句饱蘸柔软体贴的情思,融化着读者的心,融化着一切隔膜,物我就这样连通了。多好的文旦啊,它挂在树上让冬季不凋零。冬季和这成熟的文旦一样,是时间的果实。走过,都会有收获,即使枝头空空,也要看到它的沉思和酝酿。诗人看了到那显而易见的,更要看到那看不见的。包括遥远的天际,鸥鸟将她引向它,诗思却要指向目力所及之外延伸。在第二节,诗人将她的诗思泛于水面,它有鲜艳的色调,水平铺开,波澜不惊,这是岁月走到一个循环之末的沉稳。整首诗就在这种沉稳的基调中展开,沉稳而不沉闷,因为阳光普照,因为文旦曳枝,因为金波旖旎,更因为她目光里一颗热切的感知之心。

敏锐的感知是诗歌本真性的影像来源。诗歌之“本”主要来自于观察,而诗歌之“真”则主要来自于感知,感知中有体悟,有思考。诗人要睁着眼睛,清醒的迈入世界。这组《阳光那么好》的每首诗,体量都不长,但是意象都丰盈,因而意境具有真切的触感,读者对诗意的感知不会被架空。

从《我带走了一株桃树》中,我既感知到了人类心灵对美的渴望,也感到了美自身的征服的力量。

我带走了一株桃树

是不是我很贪心
要把未竟的美带走
要在目光所及之处
看到这个春天

如果是在去凤桥之前
我不相信会带着一株树离开
那么多的美
以各种形式展现
桃花

我是想记住这个尚未盛开的季节
仿佛
美好的事物正在走近

“我带走了一株桃树”,这个念头是一闪而灵光至的,是活泼生动的,是激动人心的。我来凤桥看桃花,蕾儿新结瓣儿刚发,乍绿初红没看够,怀抱一株带回家。诗人被美征服,美被诗人珍爱。那颗贪心是爱美之心,且这贪心里更多的是对美的屈膝拜服而不是占有。花会凋谢,叶会枯萎,我想真正不朽的美,却是一颗不歇止的爱美之心。我常常认为,诗人都是爱美的,因为我认为美是诗歌的一个追求。正如林海蓓诗句“仿佛美好的事物正在走近”所说的那样,美是我写诗、读诗的最大动因。美是人类向上精神的一种闪烁,这种闪烁犹如飞溅在黑暗里的一些火花,也犹如用凿与斧打击在岩石上所迸射的火花,激发诗人去赞颂它。

《春天的蝴蝶》就是诗人对美的赞颂。

春天的蝴蝶

亿万只白色的蝴蝶
从哪里结队飞来
默默停留在春天的树梢

阳光轻拂 香气弥漫
这些做着梦的蝴蝶
闪烁着令人晕眩的光亮

这样的季节
让人怦然心动
想长出飞翔的翅膀
和春天一起
穿越万水千山

诗人将枝头的花比喻做蝴蝶,它们“香气弥漫”,它们“闪烁着令人眩晕的光亮”,它们“让人怦然心动/想长出飞翔的翅膀/和春天一起/穿越万水千山”。诗人在内心为美的对象燃起一把火,把自己的情感燃烧起来,再拿这火去熔化那对象,使它能在那悸动的字句中凝结出一种形态——一个飞翔的意象。诗人在美的感召下渴望变成了美自身,并且诗人告诉我们和美在一起,精神是可以飞翔的,那也是情感抵达了一种升华。

法国诗人雨果说:“诗人的两只眼睛,其一注视人类,其一注视大自然。”我看到在《阳光那么好》这组诗中,林海蓓在外在事物中融入自己的生命体验,在自然美的千姿百态中诉诸心灵的同频共振。诗人的笔触总是能够伸入到自然万物动人魂魄、怡人情性与沁人心脾之处。更重要的是,诗人善于将事理和人间情态通过物象比模。

芦苇

芦苇生长在围垦的滩涂
白色的芦花在暖冬摇曳
它们知道天气已冷
它们不知道明年这里
是否会被水泥覆盖

一群人从岸边走过
犹豫着是否伸手摘取
有人说
那些白绒绒的花
就要变成
一地的尘埃

人间地上,有多少事是可预知的?事无大小,大有大犹豫,小有小思量,因为任何举动似乎都有双面效果。女诗人将人间事表达得很从容,而轻描淡写中藏着细思量。首先这首诗有一种张力在里面,就是诗中暖冬的温和与变化这一真理的残酷之间的对比。在这个阳光充足微风轻曳的冬天,诗人行走在水畔,芦苇花如棉絮,毛茸茸地摇摆着。很多时候生命的倔强凸显在摇摆中。天气冷,这种外部环境的影响是可以预知的,只要它们的根在泥里,只要它们的种子有适宜的的土壤,生命就不会停息。但是有一种外部环境的影响是不能预知的,就是人类将会把这里用石灰覆盖。这里诗人轻易地就反观了现代化对自然的侵犯。

在这首诗里,主体性与客观物对应,看风景与写哲思关联。诗对人文的关怀,体现在文字中对一些终极体悟的展示中。寂灭是时间的产物,是不可抗拒的,对它的深刻认识,是有利于我们认识生活,体验生命中的忧喜的。当我们意识到“那些白绒绒的花/就要变成/一地的尘埃”,我们会更认真的思考,怎么对待它,会更爱怜它。而每个个体的人都不是不朽的。可以这样说,阅读《芦苇》是没有难度的,真正体悟它的深邃,不在词语的理解,而在于生命的感悟。只有读者自身也有相同的情怀,诗歌的价值才能真正出现。

流年

一条船
长久地靠在海岸
风刮来 不走
雨飘来 也不行

所有的方向都不是目的
从起点回到起点
漂泊的命运在此休止

一条船
在流年与怀念之间
搁浅

船有靠岸的本能,其他方向都不是目的。“从起点回到起点”,这条船当在风烛残年。它是否还有梦?“风刮来 不走/雨飘来 也不行”。风雨已经历,对痛苦它是否已经不屑?而它趟过的那些水,是否已经忘记了它开辟的路?当一条船搁浅,那历经沧桑后的停泊是对大海的另一种装饰,是对它自己生命的另一种演绎。流年绕过谁?一切对物的观照,都是对人生的观照。这是一种去遮蔽,是一种敞开。

林海蓓就是这样在万物中找到缝隙,让光照进来。诗人是心有愿景的人,她观察,她感知,将尘埃、文旦、芦苇、桃花带入她的愿景,照亮它们,在观物的镜像中蓦然发现自身,而我们会感到诗心是另一种光。海蓓,海上的花蕾。这美丽的名字让我想起胡弦的一句诗,就以之结束我对林诗人诗作的阅读吧:“每当大海带着蔚蓝来拜访/我们的心灵,就会有/语言无法深究的光/在浪尖上迁徙。”

你可能感兴趣的:(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读林海蓓组诗《阳光那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