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7 每天三件事第213天--成功,动机与目标1

这几天想用快速阅读的方法把《成功,动机与目标》读一遍,先看了目录。

第一部分成功者与自制力的悖论,讲如何制定目标、理解自己的目标、实现目标都同样重要。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身能力的信念。

第二部分让目标带来正能量,讲你的聪明程度能影响你做一件事时感受到的难度,但无法决定你解决困难的方式,是会坚持不懈还是会感到疲倦和无助。做出正确的选择,对的感觉会引领你前行。使用简单的信号与暗示,以引领职员、学生和孩子发现正确的动机,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最佳目标,获得最大利益。

第三部分简单方法,有效行动,一个有效计划应该清晰阐明行动的细节、地点以及方法。锻炼自制肌,恢复自制肌。振奋精神的小窍门:将注意力转移到努力、坚持与计划上来,翻开过去的一页,构想成功的步骤而不是画面。选择能自然增强坚韧度的目标,正确总结失败原因。学着更好的反馈,以帮助你的职员、学生、孩子以及其他关心你的人保持动力、把握方向:不剥夺掌控感,也不规避责任;正面、实用的建议;表扬对事不对人,避免比较。

读完目录后,读了序言、导言、第一章,发现用快速阅读的方法上手也不是那么的容易,首先就是默读这里,一直会不由自由的默读出来。然后是看书的时候能看到书里的内容挺好的,划了一些线,但是读完写自己的阅读感想的时候,脑袋一片空白,想不起来该写啥,这里还是先把读完的这部分,自己觉得不错的内容先写下来。

人是可以改变的。改变不容易,但在正确的动机与方法的引导下便是可能的。

每个人都能更好地达到目标,但你要做的第一步是放下对过去成败的见解,因为它很有可能是错的。第二步就是读这本书。作者好有自信,羡慕加佩服。

意志是指内在力量中的某种能让人成功抵抗诱惑的物质。

自制力是依照目标采取行动的能力。它能使你抵制诱惑、专心投入、克服困难,从而坚持不懈。它是实现目标最关键的元素之一。

赢家并不是在所有舞台上都会赢,也没有人自制力缺乏到无法完成任何事的地步。但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些自制力。而且,哪怕是那些具有极强自制力的人也有精疲力竭的时候。

有时候我们清楚地知道需要做些什么,可仍然会失败。每个人都知道少吃多运动能够帮我们减轻体重。然而知道是一回事,真正去行动则是彻头彻尾的另一回事。

奥巴马从穷孩子到当上总统,应该是很有自制力的,但是他却没有戒烟成功。

回想你人生中的成就,它们都是你用辛勤的劳动、不畏艰难的坚持和集中的注意力换来的——你大可以舒服地休息,不去理睬它,但你并没有那样做。你对自己既挑剔又诚实。实现目标的那个方面都需要自制力

那些在一个或多个人生领域里获得巨大成功的人恰恰是把大部分自制力投入到了那些相应的领域中了。如果每天面临很多压力,无论是谁都会感到乏力,无法达到某些目标。被榨取得太多的自制力之井早晚会干涸的。

你让自制力歇息一会儿,它的能量就能恢复。如果你能闯过自制力消耗一空的阶段并给它时间恢复,也就没什么问题了。有时合适的激励和奖励也能帮助你克服自制力的缺乏。

任何对你有效的增强动机的方式都是让你那因疲惫而易受诱惑的心重新找到平衡的砝码。

自制力是后天得来的,而且可以通过锻炼而逐渐变强大。研究表明,每天坚持锻炼身体、记帐或者记录进食,甚至仅仅时不时地提醒自己坐直都能帮助一个人锻炼总体的自制力。

要成功,就得理解目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在何处容易失败,以及怎么做才能帮助自己或他人成功。

无论你要去何方,第一步是决定目的地之所在。

如何制定目标,如何理解自己的目标,以及如何实现目标都同样重要。当你用正确的方式聚集于正确的细节时,成功就离你更近一步了。

别用“做到最好”,而是具体而艰巨的目标。具体又有难度的目标比模糊或过于简单的目标更能激发优异的表现,而且差距是明显的。艰巨而具有可能性是关键。

如果奋斗的目标不明确,人们很容易向疲惫、灰心或无聊妥协,但若建立了具体的目标,你便无法欺骗自己了。达标或非达标,没有中间地带。

成功完成困难的事更使人愉悦,它能给人更大的满足感和快感,让人整体感觉更幸福。而完成一项容易的任务根本就不足挂齿。

对工作的满意度使人更致力于为所在机构工作,对自己更有信心,从而会给自己更多的挑战,这又带来更好的表现和更大的满意度,周而复始……制定具体而具挑战性的目标便创造了成功和幸福的无限循环。洛克和莱瑟姆称之为“高绩效循环”。在生活中也可以开始这样的循环——第一步便是制定一些非常具体且困难得合理的目标。

在做有难度的事情时,用单纯而具体的“是什么”方式思考比深远而抽象的“为什么”来得更简单有效。

当我们做一件事经验丰富了,事情变得容易了,我们便开始用“为什么”来看待问题了——把重点放在意义和目标上。

当人们用“为什么”理解行为时总是会想象更宏观些——那些小的、日常的举动都变成更重大的目标的一部分。他们对长期目标更有概念。

当人们用“是什么”理解行为时,他们会聚集在细节上——从A点到B点的机械过程。当你所做的事情特别复杂时,先放下全景而聚集于手上的活儿是值得的。

西瓜和芝麻的思考模式各有优劣,最好的策略就是根据目标的不同在两种模式中转换。

“为什么”式思维会使你更看重“合意度”,你做成这件事或达到这个目标对你是否有好处,将会多有趣,多愉悦,多有益。

“是什么”式思维会使你更加重视“可行度”信息——你是否真的能做到你要做的事?有多大把握成功?你面临着什么阻碍?

说到未来,我们都像探险家;说到当下,就都像会计了。

应该看到西瓜还是芝麻?视目标而定。对目标采取”为什么“式的大体思维能使你更有动力、备受鼓舞,专注于你能得到的回报,并增强自制力与毅力。而”是什么“的细节式思维在你做困难或生疏的事时最有帮助。它能使你专注于操作性细节,从而完成任务,并且能帮助你防止拖延。

事实证明,那些相信自己能做到的人比怀疑自己的人更有可能在一年后依然坚持使用着健身器械。

相信目标艰巨的人会做更多准备,下更大功夫,为目标做出更多行动。他们预料到要努力奋斗,便也是这样做的。

觉得实现目标轻而易举的人根本就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去迎接未来的挑战,然后当梦想破灭时他们就有可能崩溃了。

心理对照:首先你得能想到目标的实现,然后再反思其中的障碍。

第一章的总结:

目标具体化。清楚地让你知道成功的样子,知道具体要做到什么能使你自始至终保持动力。

目标困难化。把目标在可行的基础上设立得难一点也很重要。用高标准挑战自己,因为挑战能激发斗志,同时要避免”不可能的任务“。

”为什么“或“是什么”。目标可以被理解为较抽象的“为什么”做这件事,或比较具体的行动“是什么”。当你想得到更多精力和动力或避免诱惑时,请用“为什么”方式思考。当你在做一件困难、生疏或耗时间的事时,请用“是什么”方式思考。

请考虑价值和可行性。最佳的目标是人们权衡“合意度”和“可行度”之后做出的没有偏见的选择。

正面思考但不要轻敌。请尽管用正面、积极地想象目标的实现,相信自己成事的能力对保持动力有极大的帮助。别低估了成功之路的艰辛,大多数值得奋斗的目标都需要时间、规划、努力和毅力来实现,轻敌是失败的配方。

运用心理对照法制定目标。制定新目标时,一定要同时想到成功的情景和路上的障碍。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11-27 每天三件事第213天--成功,动机与目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