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诗经•豳风•东山》(七)

“烝在桑野。”

《毛诗传》:“烝(zhēng),窴(tián)也。”

《郑笺》注解说:“久在桑野,有似劳苦者。古者声窴、填、尘同也。”——训“烝”为“久”。

孔颖达疏解:古时窴、填、尘三字同音,可互相假借。《尔雅•释诂》说:“尘,久也。” 《郑笺》认为《毛诗传》说的“窴”是“尘”的假借,所以《郑笺》转训“烝”为“久”。

朱熹《诗集传》则认为此处的“烝”为发语辞(句首语助词)。

“桑野”,植桑的田野。

另外,《淮南子•墬(dì地)形训》里说:“八殥(yín,远)之外,而有八紘(hóng),亦方千里。自东北方曰和邱,曰荒土;东方曰棘林,曰桑野。”——“桑野”代表偏远的东方。

从后一句“亦在车下”来理解,此处的“桑野”应该是指野外的桑树林。

“蜎蜎(yuān)者蠋(zhú),烝在桑野。”——蚕虫蠕动如孑孓,久在桑野林中爬行。

……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诗经•豳风•东山》(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