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从哪里来》

一诺出了新书,在伦敦的我想读而不得,终于微信读书上架了,于是跟Yann约好同时翻开,读后一起讨论。全书分为五个部分21章(初入职场、当妈、升职、创业、自我)写出了一个职场女强人三娃妈的苦辣心酸,每章背后都有“教练式”练习,帮你一步步接近真相,一边讲故事一边把光照进读者心里。阅读时长5.6小时。

序言中,作者坦言她写的是自己的一个个“不敢”,可见本书将是对过往恐惧的自我剖析,但它不是答案之书,只是让读者从故事中汲取勇气和灵感,然后去处理各自的一地鸡毛。外界困境的本质,是我们内心底层的某种恐惧和不自恰,需要向内求。正如圣严法师十二字箴言所言,“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

开篇作者就提到了自己只身到美国遇见的重重困境,和我去年刚来英国时如出一辙。通过一点点克服语言障碍,再到适应外企文化,一诺每一步都如履薄冰。期间每个小小的肯定,都会是转折点。对于一诺而言是那个挑剔德国领导的赞美,对我而言可能是上学期两门课得A。当事业发展到顺风顺水的阶段,她开始退而求其次地寻找回国的机会,期间必然有对‘慢下来’的恐惧,但往往人生那条隐形道路是无法用肉眼看到的。犹豫不决时,不妨参考“这个选择是否会扩大失业,加深认知”,如果是,暂时慢下来也无妨。另外一个职场新人遇见的问题就是对于争取的“羞耻感”,但其实我们应该从‘等待王冠’到争取支持,尤其是女性。等到开始带领团队,最重要的转变是少说多听,躬身力行。做领导并一定是‘忍辱负重’,要争取主动权,勤于思考,创造团队成员间坦诚的文化。相比于犯错,错误之后的反思总结改进才是带领团队找到正确方向的最佳方式。‘上面眼睛看得远,下面脚站得稳,有使劲用的脑子、一颗爱心、一张厚脸皮’是做领导的几样法宝。领导并不是全知全能的,不懂的时候要认怂,敢于问。要意识到“别人说的话都是他们内心的投射,和你并没有关系,做镜子,将批判反射回去,而不是海绵。

第二部分讲的是她如何从没想明白为什么要孩子到生了三个娃的故事。妈妈的角色是需要慢慢成为的,过程中女性身体和内心都会面对很多挑战,这时候寻求外界的支持十分重要,不论是伴侣、亲人还是专业人士,求助是自爱的表现。一个常见的误区是认为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外展,其实孩子是帮助父母让生命更加完整的镜子,让父母学习接纳、活在当下的老师。很多对孩子的期待和投入,如果不是满足孩子自身的需求,就可能为了满足父母自身的不安全感,不值且有害。如果父母可以让孩子觉得,不论ta做什么都可以,都是被完全接纳的,那这就对孩子最好的教育了。父母要理解‘一切学习能力的基础是专注力,专注力的前提是平和,平和的前提是有安全感’。当我们希望种子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需要做的不是研究花瓣,而是浇水施肥。

第三部分讲的是升职打怪。激烈的竞争下,每个人都想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这时候主动把自己标记成‘不一样’的那个人,或许是开启高质量互动的好办法。当遇见心动的机会,人时常会被不确定带来的恐惧拴住,比如一诺也为了薪水和最好的医疗保险犹豫要不要放弃自己麦肯锡合伙人的职位去做慈善。最终当她通过自我对话发现自己最担心的事只是幻影时,她便坦然了,5年后她裸辞又用了同样的觉察练习。最终‘最担心的事’并没有发生,她也有了一段段有价值的人生体验。当有了一点空闲和天马行空的心境时,她创造了后来拥有几十万订阅用户的公众号‘奴隶社会’,并开始搭建理想教育的‘一土学校’,虽然困难重重,但她和很多有趣的灵魂相遇了,过程中‘施’与‘受’其实是一体的。

第四部分她从《臣服实验》开始,把自己一路养娃办学做公益的心路历程讲了一遍。做一件对的事,把自己当做‘工具’而非‘救世主’才是臣服的本质。生活中那些无处不在的烦心事其实是帮助我们找到智慧的指南针,不要忽略那些转瞬即逝的情绪。消除烦恼的方法看似与烦恼本身毫无关系,却是从心出发的,靠的是心智成熟。

你可能感兴趣的:(《力量从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