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杂谈(三)心学的心是什么?四句教的理解

作者:卢仲南

       萧惠向王阳明请教克己的学问,王阳明说“所谓汝心,亦不专是那一团血肉。若是那一团血肉,如今已经死的人,那一团血肉还在,缘何不能视、听、言、动?所谓汝心,却是那能视、听、言、动的,这个便是性,便是天理。有这个性,才能生出这性之生理,便谓之仁,这性之生理发在目便会视,发在耳便会听,发在口中便会言,发在四肢便会动,都只是那天理发生,以其主宰一身,故谓之心。”摘自《传习录薛侃录》。从王阳明的这些话中可以知道心学的”心“概念,不是专指心脏或大脑的血肉器官物质,而是指能操控身体的“主宰”精神意识,也就是活的灵魂。有了灵魂的主宰人才有能动的感官,人出生就有了这个天性,这符合天理,有了人性的生物体就是仁(人)如《孟子·尽心下》:“仁者,人也。”古代的人认为心是思考的器官,而现代科学认为大脑才是思考的器官,心脏主要功能是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且不论这些差异,或许可以把心学的“心”的物质基础,统一成“人思考感受的生理系统”也就是产生自我意识的生理基础。

       王阳明和弟子“天泉证道”得出王门心学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该怎么理解?谈点个人理解,不知道对不对?欢迎指正。

        首先从关键词理解吧:

       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的关键词“心”,“体”,“无”,“善恶”。

      心之体,无善恶;“体”本义为身体,是全身的总称,本体、主体,又可引申为本质、法式、准则、规矩之义。这句的意思,个人以为是心体的基本功能描述。按心学常规的理解,心就像镜子对外物进行映射观照,只要能起映射的生物功能即可,除非出现病态或死亡的现象才会失灵,说明心是每个人都有的生物共性,心(镜)本身是没有善恶之分的,映射出来的万物也没有善恶之分。就像电脑能够正常运行工作才叫电脑,电脑作为工具没有善恶之分。

      有人理解为这句讲的是世界观,也不是不可以,心可包容善恶,格局大的人因为能包容社群众生,所以成就也大。

        第二句“有善有恶意之动”的关键词“意”,“动”,“有”,“善恶”。

      意之动,有善恶;注意“有”指可能潜存在,“意”的本义一般认为指意向、心里的想法,又指愿望、意愿。这句怎么理解?个人以为是对心的底层欲望的层面作的探索;不同的个体的心有了分别心,有了欲望,让不同的心催动了不同的意(念头),这个意,有可能是善的,也可能是恶的,这符合人之常情。就像电脑工作过程中潜伏了病毒,只是病毒还没发作,电脑的内部文件有善恶。电脑如果被邪恶的人用来犯罪就是犯罪工具。

       有人理解为这句讲的是人生观,我试着解析,人生过程中心里意念很多,各种杂念相互交织,意念里有善的,有恶的,注意警惕自己的起心动念,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生命中我们也会遇到善人和恶人,注意不去激发他心中的恶,尽量去维持善的一面,善恶在一定条件下是会相互转换的。

        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 的关键词“知”,“善恶”,“良”。

       知善恶,是良知;本句用了三个“知”,“良知”是孟子所说“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王阳明说“凡意念之发,吾心之良知无有不自知者”。这句怎么理解?个人以为是对心的精神觉知的层面作出的探索,心不仅有欲望需求,还有感知觉察的功能,能够检查到这意念是不是“善”或“恶”,评判道德的标准每个人自己心里良知最清楚,良知有点像电脑杀毒软件,可以检测到病毒的存在。

       有人理解为这句讲的是价值观,确实这句有“知善知恶”做了价值(道德)判断,为什么上一句也有善恶却不是“价值观”呢?因为是讲包含善恶的可能性,心是意的土壤,心在欲望下动了意,意有善恶之分。良知是判断善恶的标准,但这个良知标准是怎么进入到心里的呢?应该是外物与心的感应过程中,人在社会种群生活里耳濡目染学到的道德判断。

      第四句“为善去恶是格物”的关键词“善恶”“为”,”去”,“格”,“物”

      为善去恶,是格物。动词“为、去”,格物,我们知道格物致知,格物是前提致知是结果。格物是致知的手段。这句怎么理解?个人以为是讲方法讲格物的功用,关于外物如何作用到内心,内心又是如何反应外物,格物是为善去恶的过程,就像电脑杀毒软件开始运行杀毒一样把恶的革除善的留下,或者直接就把恶的改造成善的。

       有人理解为这句讲的是方法论,也是有道理的,心学如何继承理学的成果,这句教把格物致知具体化,格有“推究”的意思 ,“为和去”,应该作保留和剔除的意思。

        所以四句教并不玄奥神秘,我们可以总结概括下,可以理解为心学对心的一些探索:

       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就是说每个人都有一个与生俱来的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明确“心“的生物共性,心体的生理基础,是物质客观存在的,不随善恶意志而改变,心体作为生理系统是无善无恶的,系统所反应的外物也不分善恶,都是对现实世界的如实反应。

      第二句“有善有恶意之动“是对心的底层欲望层面的探索,心属于不同的个体,明确”心“的个性和特性,心动了意念,由于掺杂了欲望,就存在善恶的可能。

       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是对心的上层精神觉知的探索,良知是对欲望产生的意念进行善恶的判断。精神对善恶有着评判的标准。这种良知,按王阳明的说法是不虑而知,已经是生活过程里潜移默化在心中生根的真知良俗美德。

       第四句“为善去恶是格物“是心对物的感知互动作用方法,格物应落实到为善去恶,落实到心对意念采取行动,保留善的意念剔除恶的意念。也就是说心不一定要面对着实物同时候格,即向外求;也可以在心中镜像世界里去格“物”的镜像,即心应物产生的欲望而成的意念,因为只要你把“物”引起的意念为善去恶就可以了,或者由此“物”的理格(悟)到彼“物”的理,只要达到“为善去恶”的功用,即向内求。“格物致知“朱熹认为“穷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达至极”,格物就是在外物上穷究事物道理,王阳明认为“心”这个主宰在“格物”时要落实“为善去恶”的功用,向内求而不是在外物上空究道理;所以心学对理学是有选择的继承。

(  原创文章文责自负,欢迎转载,引用请标明)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学杂谈(三)心学的心是什么?四句教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