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18

传习录卷下


【二七五】岩中花树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译文】

先生游览南镇,一位朋友指着山岩中的花树问:“先生认为天下没有心外之物,比如这些花树,它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与我的心有何关系呢?”

先生说:“你没有看到这树上的花时,此花与你的心一同归于寂;而你来看这树花的时候,这花的颜色一下子就明白起来了。由此可知,这树花并非存在在你的心外。”


释疑:

岩中花树一节,形象地阐明了心外无物的观点,是王学钥匙,先生说:身心意知物是一件,“心即理也”,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其一,凡所见必有所思所想,凡所思所想,也必然是从心上说,故应知其不在心外;其二,未知亦未尝不知,这岂不正是良知的无善无恶,寂然不动?但凡所见,必有所思所想,亦即必有所应,这岂不正是本体的知善知恶,感而遂通?


先生说,意之本体是知,意之所在是物。

花的颜色因心之能知(见花辩色)而明白,从这广角度说,知是根本,当然最重要。从工作学习生活的实践来说,面对一个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从知行合一的角度来说,那一念发动处就是最重要的了: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一念花开,一念花寂。

念是当下意,意是定向念。一念初起,善恶自知。能否正其不正而归于正,就看我们是不是在真致良知了。从这个角度说,意非常重要。从心镜的角度说,心如明境,随感而应。这是知意共同作用。


寂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此心本寂然不随万物凋,是良知不滞于见闻。一切万物即见闻,是因缘和合而成,成住坏空。而此心无成住坏空,此心无来去,无动摇,故寂然不动。而一切万物都因此心而有,都是此心的呈现,无一刻停息,是感而遂通。寂然不动的同时,是感而遂通。寂然不动,随感而应,就是感而遂通。此心不动,万籁俱寂,此心一动,惊天动地。良知无分动静,寂然不动和感而遂通,只是方便说法。


精讲摘要:

你不来看此花时,这花和你的心同归于寂,它是它,你是你,同归于寂不是同归于无,就是你俩之间没搭上而已,你和这花之间没有搭上。你若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花的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就是花的意义对你呈现了。你来看花时,就是意之所着便是物,你的意跟花沟通了,就打破了原先的寂然的状态,双方生命都交汇在一块了,意接通了,你看这花时,这花的颜色明白起来,这花不在你心外。

心外无物也不是说认识论上的心外无物,而是意之所着便是物,心物一体构成一种意境、意象,你看这个花,就成了一种意象。岩中花树,成了一个文化符号,它揭示了意义生成的一些原理。西方人的美学是认识论的,东方的美学是意义生成的。意义生成的途径、原理,就是阳明先生揭示的这个现象,虽然很简单,是个日常生活细节,却成了美学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批注:

①南镇。浙江绍兴市会稽山。


②心外无物。参看第六条,注十。


③此“寂”字非“寂灭”之“寂”,而系“寂然不动”之“寂”。此处言“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下一“同”字,则与柏克莱所谓“存在即被知觉”之意义显然不同。如如不动是为寂。


净心斋笔录

2023年9月23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