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你知道人和人的差别在哪吗?

《原则》读书笔记06

时间:2021.02.15

4、理解人与人不相同

因为不同人的大脑构造不同,所以在常识、创造性、记忆力、综合分析能力、关注细节能力等方面,人和人天生就有擅长与不擅长的差别。

理念型的人大略地设想出要做什么,并希望细节型的人自己找到办法,当后者找不到办法时,前者就觉得后者毫无想象力,而后者觉得前者自己都没搞清楚。

更糟糕的是,双方都不自知,都觉得对方和自己的思维方式是一样的。

人们观点不同,无法达成一致。意图良好的人也变得愤怒和情绪化,这令人沮丧,而且经常上升为人身攻击。

4.1、明白你与其他人的思维方式能带来的力量

大多数心理学家不怎么懂神经科学,大多数神经科学家也不怎么懂心理学,而且双方都不愿把人类大脑的生理差异与人类才能和行为的差异联系起来。

我们大脑的一些区域不会因外部因素而发生物质性变化(就像你在锻炼时全身骨骼不会发生变化一样),而其他区域可以通过练习来强化。

很多时候并不是有意识地采取这种看起来低效率的做法,只不过是依据自己看到的情况来做事,而那是由我们大脑的运行方式决定的。

a、我们拥有各种天生特征,既可能帮助自己也可能伤害自己,取决于如何应用。

如果你不了解人(包括你自己)的特性就对他们抱有期待,你肯定会遇到麻烦。

人脑的复杂程度超出我们的想象;

新生儿的大脑里就包含了数亿年生物进化累积的成果;

所有哺乳动物、鱼类、鸟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的脑都拥有同一套伟大的构造;

这一“所有脊椎动物共有的脑”的进化是自下而上进行的,也就是说,较低的区域是进化意义上最古老的,顶层区域是最新的。

4.2、有意义的工作和有意义的人际关系不仅是我们做出的美好选择,而且是我们天生的生理需求

大脑对人类社会合作有需求,如果我们拥有这些的话,大脑会发育得更好。从社会合作中获得的有意义的人际关系使我们更快乐、更健康、更有创造力,社会合作也是有效工作所必需的。这是人类的决定性特征之一。

人类永远处在塑造人类的两极力量之间:“一极是激发罪恶的个体选择,另一极是激发美德的群体选择。”

4.3、理解大脑里的主要斗争,以及如何控制这些斗争,以实现“你”的愿望

a、要明白,意识与潜意识在不断斗争。

当人们提到自己的“情绪”(比如说“我觉得你对待我不公正”)时,他们通常指的是源自大脑情绪性、潜意识区域的信号。

我们的灵感大爆发往往就是从潜意识区域“喷出”的。

我们经历这些创造性突破的时刻,通常是在放松、不试图与它们所在的大脑区域(通常是新皮层)沟通的时候。

b,要知道最常发生的斗争是情绪和思考的斗争。

c、调和你的情绪和思考。

d、善择你的习惯。

在你脑子的各种工具里,习惯也许是最强有力的一个。

习惯如何养成?

第一步是认识到习惯是怎么产生的。它本质是一种惯性

查尔斯·都希格的畅销书《习惯的力量》,他的核心观点是,分三步走的“习惯回路”能起到重要作用。第一步是信号;第二步是形成常规,“可以是肢体性、心理性或情感性的常规”;第三步是奖励,这能帮助你的大脑发现这个特定的回路是不是“值得记下来以备后用”。反复练习可以加强这个回路,直到逐渐变成自动反应。

习惯能让你的大脑进入“自动导航模式”。用神经科学术语说,就是你让基底核从大脑皮层那里接管控制权,这样你想都不用想就能执行。

e、坚持友善地训练“较低层次的你”,以养成好的习惯。

f、理解右脑思维和左脑思维的差别。

左脑按顺序推理,分析细节,并擅长线性分析。“左脑型”或“线性”思考者分析能力强,通常被形容为“明智”。

右脑思考不同类别,识别主题,综合大局。富有“街头智慧”的“右脑型”或“发散”思维者,通常被形容为“机灵”。

大多数人通常从一边大脑得到更多指令,并难以理解和他们不同的人。我们的经验显示,左脑思维者倾向于觉得右脑思维者“古怪”“玄虚”,而右脑思维者倾向于觉得左脑思维者“死板”“狭隘”。

g、理解大脑可以改变的程度。

大脑可塑性是指大脑的“软线路”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改变。

改变的最好方法是做心理练习。和体育锻炼一样,这也会痛苦,但如果你利用“习惯回路”,给练习以回报,“重装”你的大脑,让它喜欢上学习和有益的改变,痛苦就会消失。

大脑的一些区域会本能地坚信自我完美的幻觉,而接受你的弱点与这种本能相违背。你需要勤加练习才能降低这种本能的防御反应,同时你需要待在能促进开放思维的环境里。

4.4、认识自己和他人的特性

a、内向与外向

内向者聚焦于内心世界,从思想、记忆和经验中汲取能量;

外向者聚焦于外部,从与人相处中汲取能量。

b、直觉与感知。

一些人看到全局(森林),另一些人看到细节(树木)

c、思考与感觉

偏好思考者的特征:理性分析客观事实,考虑所有与具体情况相关的已知、可证明因素,富有逻辑性地决定如何行动。

偏好感觉者: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他们最好从事一些需要很多同理心、人际沟通、关系构建的工作,例如人力资源管理和客户服务。

d、计划与发觉

一些人喜欢以井然有序的方式生活,另一些人更喜欢灵活、随性。

计划者:喜欢专注于计划并遵行;工作方式是从内到外,先想清楚目标,再想怎么做。决策时非常重视先例,并认为以前怎么做,现在就该怎么做

发觉者:喜欢关注周围发生的情况并适应;发工作方式是从外到内。观察情况,然后往前分析原因,寻找应对办法。他们还会看到可以对比、选择的多种可能性,经常因看到太多可能性而无所适从。经常看到新情况就改变方向。

e、创造者、推进者、改进者、贯彻者与变通者。

· 创造者提出新想法、新概念。他们喜欢非结构化、抽象的活动,喜欢创新和不走寻常路。

· 推进者传递这些新想法并推进。他们喜欢感觉和人际关系,管理各种人的因素。他们非常善于激发工作热情。

· 改进者挑战想法。他们分析计划以寻找缺陷,然后以很客观、符合逻辑的方式改进计划。他们喜欢事实和理论,以系统性的方式工作。

· 贯彻者也可以叫作执行者。他们确保重要的工作得到执行,目标被实现。他们关注细节和结果。

· 变通者是以上4种类型的结合。他们能根据特定需求调整自身,并能从各种各样的视角看待问题。

f、关注任务与关注目标。

一些人关注日常任务,另一些人关注目标及其实现途径。

g、职场人格量表。

可以用25—50种特征很好地描述一个人。每个特征的强度可以有高有低(像色调一样)。如果你知道了一个人的所有特征并合理地综合在一起,就能基本上绘出他的全貌。

h、塑造者是能从构想一路走到构想实现的人。

“塑造者”是指这样的人:能提出独特和有价值的愿景,并以美妙的方式实现愿景(通常是在他人的质疑之下)。塑造者既能看到全局,也能看到细节。在我看来,“塑造者”=“理想家”+“务实思考者”+“坚毅者”。

塑造者共同特征:极富好奇心;有把事情弄清楚的强烈冲动;近乎叛逆地独立思考;需要宏大别致的梦想;务实并坚毅地排除万难、实现目标;了解自己和其他人的长处和短处,所以能协调团队来实现目标。

在任何生命历程中,了解人的特性都是必要的第一步。你做什么并不重要,只要你做的符合自己的个性和人生理想。

在基本生活线之上,幸福水平和常规的成功标准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人人都有长处和短处,人人都能在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大自然塑造万事万物皆有目的。你最需要的勇气不是驱使你战胜别人的勇气,而是不管其他人对你有何冀望,你始终坚持做最真实的自我的勇气。

4.5、无论你要实现什么目标,让合适的人各司其职以支持你的目标,是成功的关键

a、管理你自己,并协调其他人实现你的目标。

你最大的挑战是让深思熟虑的较高层次的自我管理情绪性的较低层次的自我。做到这一点的最佳途径是有意识地养成习惯,自动地做对自己有益的事。

在管理他人方面,最主要的不是“做”而是勾勒结果,让所有人一起发力以实现目标

5、学习如何有效决策

大部分日常决策是潜意识性过程,比通常认为的要复杂。

5.1、要认识到:

(1)影响好决策的最大威胁是有害的情绪;

(2)决策是一个两步流程(先了解后决定)

了解必须先于决定

你了解到的东西能够真实、丰富地反映相关现实,从而使你做出更好决策。

决策过程分两步:先选择作为决策基础的知识,既包括相关事实(“是什么”),也包括你对事实背后的因果机制的宏观理解;然后根据这些知识来确定行动计划(“怎么做”),这需要你反复权衡不同的可能性,以设想如何实现符合你愿望的目标。而且做决定时不能只看到短期结果,还要看到长远结果。

对现实形成准确、完整的认识需要两件事:能够准确综合分析,知道如何综合考虑多个层级。

为了把综合分析做好,你必须:

(1)综合分析眼前的形势;

(2)综合分析变化中的形势;

(3)高效地综合考虑多个层级。

5.2、综合分析眼前的形势

每一天你都遇到无数事情纷至沓来。暂且把这些事情称为“点”。为了做到高效,你必须能分清哪些“点”重要,哪些不重要。

a、你能做的最重要的决定之一是决定问谁

b、不要听到什么信什么。

c、所有东西都是放在眼前看更大。

d、不要夸大新东西的好处。

e、不要过度分析细节。

5.3、综合分析变化中的形势

a、始终记住改善事物的速度和水平,以及两者的关系。

如上图线条A将让你及时地超越平凡,线条B则不行。要做出良好的决策,你需要明白现实是哪种情况。

b.不必过于精确。

理解“差不多”这一概念,使用粗略估计法。因为我们的教育系统过于重视精确,所以擅长粗略估计这个技能的价值常被低估。

为了做出有效决策,你需要在“差不多”这个层面上理解大多数事物。

不要过度讨论例外而不是常规,而这将让我们看不到常规。

“当你问一个东西对不对而对方告诉你并不完全对时,那它大致是对的。”

c.谨记“80/20法则”,并明白关键性的“20%”是什么。

“80/20法则”是指,你从20%的信息或努力中得到80%的价值。(同样,你可能需要花费80%的努力来获取最后20%的价值。)

d.不要做完美主义者。

完美主义者花太多时间关注边缘性的微小因素,影响对重大因素的考虑。

5.4、高效地综合考虑各个层次

我们总是从不同层次看事物,并在各个层次之间转换

你也许每天都在两个层次之间转换,一个是你的价值观,另一个是你为实现价值观做的事。大概情况如下:

高层次的全局:我想要能学到很多东西的有意义的工作。

次一级的理念:我想成为一名医生。

次一级的点:我需要上医学院。

再次一级的点:我需要在科学课程上取得好成绩。

再再次一级的点:我今晚需要在家学习。

a、用“基线以上”和“基线以下”来确定谈话位于哪一层。

基线以上的谈话关注要点,基线以下的谈话关注分点。

b、谨记,决策需要在合理的层次做出,但也应在各层次之间保持一致。

为了做好这一点,你有必要:

1.谨记任何问题都存在很多层次。

2.针对一个问题,明白你分析的是哪个层次。

3.有意识地在不同层次之间转换,而不是把问题视为一堆没有内在区别、可以随意考察的事实。

4.以下页图为模板把你的思考过程画成图。

好的时候

不好的时候

利用决策逻辑来创造长期的最佳结果,本身已经成为一门科学

大致存在两种决策方式,一种以证据和逻辑为基础(来自较高层次的大脑),另一种以潜意识和情绪为基础(来自较低层次的动物性的大脑)。

5.5、综合分析现实、理解如何行动的最好工具是逻辑、理性和常识

心理学家进行的大量测试表明,多数人在多数时间里受到较低层次大脑的控制,这导致劣质决策,而他们还不自知。

当多个群体合作时,决策应当基于证据、符合逻辑,否则决策程序将不可避免地被最强大而不是最明智的成员主宰,这不仅不公平而且质量较低。

5.6、根据预期价值计算做决策

把每个决策都视为一个押注,押对有一个概率,有相应的奖励;押错有一个概率,有相应的惩罚。会赢的决策通常是具有正向预期价值的决策,也就是说,奖励乘以其发生概率的数值大于惩罚乘以其发生概率的数值,预期价值最高的决策是最好的决策。

有时即使你押错的可能性非常大,但押错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押对的概率虽然很小,奖励却很高,在这种情况下,试一下仍然是明智的。就像俗话说的:“多问问总没坏处。”

a、不管你押对的概率已经有多大,提高你的押对概率始终有价值。

b、知道什么时候不要去押注,和知道什么注值得押同样重要。

c、最好的选择是好处多于坏处的选择,不是毫无坏处的选择。

5.7、比较更多信息带来的价值和不做决定造成的成本,决定优先顺序

有的决定最好在获得更多信息后做出,有的决定最好立即做出。

a、先把你的“必做之事”做完,再做你的“想做之事”。

b、你很可能没有时间处理不重要的事,那最好将它留着,以免自己没有时间处理重要的事。

好决策者通过不断的练习,他们学会了自然而然地照此行动

5.8、简化

撇掉无关细节,让重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呈现出来。

5.9、使用原则

使用原则既能简化也能改善你的决策。

把这做好的诀窍是:

(1)让你的思维慢下来,以注意到你正在引用的决策标准。

(2)把这个标准作为一项原则写下来。

(3)当结果出现时,评估结果,思考标准,并在下一个“类似情境”出现之前改进标准。

当眼前的情况里包含一些“类似情境的再现”时,你必须权衡不同的原则,运用“意境地图”来思考对遇到的不同类型情况如何处理。

5.10、对你的决策进行可信度加权

必须避免以下常见失误:

(1)不合逻辑地高估自己的可信度;

(2)不区分可信度不同的人。

在与其他人产生分歧时,应该首先看看你们能不能就决策原则达成一致。

5.11、把你的原则转换成算法,让计算机和你一起决策

和计算机中的另一个你形成合作关系,你们相互从对方身上学习,各展所长,决策效率会比你单打独斗时高得多

思考—原则—算法—好决策

用算法表述投资决策标准,然后用历史数据来检验,或者用算法表述工作原则,然后用其来帮助管理决策,都不过是智能温度调节器的更大、更复杂的版本。与人脑决策相比,这能让我们更快地做出考虑更周全、更少情绪化的决策。

这种人和机器的结合很美妙。人脑与科技合作的进程促使人类进步,正是凭着这么做,人类从茹毛饮血走向了信息时代。

5.12、在深刻理解人工智能之前不要过度信赖它

人们经常轻率地使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并将其作为同义词,但二者大不相同。我把当前的计算机辅助决策技术分为三大类:专家系统、模仿和数据开采

谨记,计算机是没有常识的

为了拥有更好的生活,你必须:

知道最好的决策是什么?

有勇气做出最好的决策!

老王每天更新一篇读书笔记,感兴趣的可以点击关注,和老王一起每天读书!

你可能感兴趣的:(《原则》—你知道人和人的差别在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