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9(2022-10-12周三)身为父母的你越界了吗

大家好,我一束光,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话题是身为父母的你越界了吗?

大家知道吗?其实在亲子关系中的越界行为是最隐秘,最容易为我们忽略,却是对孩子造成影响和伤害最大的行为之一。

我们父母的越界行为会不断侵犯孩子的个人边界,长此以往,孩子就会渐渐只活在父母的期待里,被迫放弃自我,关闭自己的感受,严重时孩子甚至会感到生命没有意义,进入抑郁、焦虑、叛逆等各种各样的心境障碍。

那么身为父母的我们对孩子是否有过越界的行为呢?我们又该如何去避免这些行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越界总体来说我大致把它分为了三种:

第一种,就是父母打着为你好的名义进行越界,侵犯他人的生活。具体来说就有比方我们在吃饭的时候给孩子夹菜,因为我们认为哪个菜有营养,我们觉得孩子需要哪个菜,我们就拼命往他碗里头去夹,甚至还要他去吃下去,觉得你看孩子我多么爱你,我对你这么好。再一个就是感到还冷了,要孩子多穿点衣服,就是那种有一种冷是妈妈觉得冷,还有另外一种就是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就必须要结婚,要生子,要完成人生的大事等等。其实在我们最常见的当中是为你好,还有很多,比方说我为了你好,就让你好好的读书,读一个好的初中,好的高中、好的大学,从此就有幸福的人生,我都是为你好。在这里我就不一一的讲述。

第二,父母以受害者的姿态隐形越界,这个是什么呢?我们父母常常通过展现自己是受害的一方,引发对方的愧疚感罪恶感来实施隐形的攻击。有一类父母就经常会说,我为了你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我都放弃自己了,我都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你怎么就不能好好的学习,你真对不起我孩子听到了类似这些话,初期内心会感到有些羞愧自责,后来他就会产生强烈的愤怒感,因为其实这样孩子是受到了父母的隐形攻击。

第三,是过分的期待,也是一种越界,期待的起源是渴望被认可,因为幼年时我们父母对我们也有期待,如果这份期待落空,我们就把这份期待投射到我们的伴侣身上,如果伴侣这边也落空,我们就会自然的投射到孩子身上,就会去塑造一个符合自己期待的孩子,通过这种方式来认可自己父母的越界行为,给孩子带来的伤害,孩子边界不断会受到侵犯,他只能活在自己父母的期待里,他会被迫渐渐放弃自我,关闭自己的感受,会以他人的感受为先,过于服从权威,或者感觉生命无意义。也或者相反,为了独立而与父母产生激烈的争吵,包括对抗拒绝与父母交流离家出走等等。

那么父母越界后还会投射自己的很多东西给孩子,比如自己软弱无能时,心里认为孩子也是脆弱的,也是软弱容易受伤的可怜的。

还有一种分离焦虑,实际上是妈妈离不开孩子,从而放大了分离的焦虑。就像有很多的孩子已经到了十几岁青春期的年龄,却还要和妈妈一起睡,其实这个时候真的并不是孩子离不开妈妈,而是我们的妈妈离不开孩子。

还有就是自己有强烈的物质匮乏感,就会给孩子去买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真的是孩子需要的吗?这些仅仅只是补偿我们年幼时的缺失,父母常常把这种错误的投射当成爱,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这些并不是孩子真正想要的,父母并没有真正看到孩子的需求,而是利用孩子在满足自己从未被满足的渴望,而且打了一个旗号叫为你好,孩子对此的反馈是什么?你根本不在乎我,你的眼里根本没有我,如果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上是平等而且独立的,父母不是为孩子而活,孩子也不是为了父母的期待而活,那么越是关系紧密的家人,越有必要下意识的不去越界,减少控制。

那么问题来了,家长们肯定要问,我们如何减少越界?

首先我们要做到不期待、不要求、不指导、不鼓励,因为父母在要求指导鼓励的背后,全部暗藏着对孩子的不信任不满意,孩子会敏锐的决策到父母,根本没有说出口的表达,从而产生自己不够好,自己没有能力。父母对自己很失望,我不值得父母爱等等想法,会增加孩子的焦虑和自责。记得精神分析专家曾奇峰曾说过,从本质上说给予他人过度的期待,实际上就是向他人传递自己焦虑的那种方式,简单的来说就是推卸责任,而一个愿意自己承担责任人责任的人,他是不会对其他人是有期望的。所以当我们开始关注自己内心的世界,能勇敢的为自己负责成为一个责任者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就会减少对孩子的期待,就不会高高在上的去指导孩子说一些正确的废话,而引起孩子的反感,而孩子也不需要去看父母的脸而活,他们可以放心的去追逐自己的梦想。

第二就是不迁就。

这里的不迁就是行为和情绪两方面的。

首先在情绪上,我们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理解和支持,我们要理解孩子当下的想法和感受,不要因为孩子的行为表面的行为就粗暴的认定他是一个坏孩子,随意去给孩子贴标签,面对孩子不合理的行为和要求,父母也要明确的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以及对产生的一些自己的困惑。双方要站在平等尊重的立场上去找到一个共同的解决方法,不以牺牲其中一方的利益或者是感受为代价。当孩子有了负面情绪的时候,我们要允许孩子而不要急于去掩盖或者是抚平,不让他有情绪,因为所有的情绪都是我们必须要去面对的,不能因为害怕孩子愤怒悲伤,就无底线的去满足孩子,或者是说去压制他的情绪,不让孩子的情绪流动起来,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做到情绪稳定温和,能稳稳的接住孩子,做一个干净的容器。

第三,就是给予孩子无条件的信任和尊重。爱是世界上最好的治愈工具,爱会传递爱,恐惧会传递恐惧,能滋养亲子关系的爱,最好的爱是带着尊重与信任,尊重对方的界限,皮肤以外就是界限,不去干涉对方的行为,就是允许他成为他自己信任他的能力,知道孩子的真实想法,并且给予最大的理解和接纳。

养育孩子最好的土壤其实就是我们父母坚定的信任与尊重,他这样才可以唤起孩子的动力和自信心,让他们能够从容的面对外界的一些问题。当一个孩子被允许表达自我感受,被统领、被连接、被看见,他们就会不断的构建真实的自我,发展自我的修复能力以及内在的动力。所以我们常常要问一下自己,即使孩子真的不如你所愿,你是否依然会去信任和爱着孩子,而不是去改造他,干涉他。

第四点是要学会不担心,不担心是对我们父母内在的要求和目标,因为担心的背后是恐惧,大多数的恐惧来源于我们小我的幻想,觉得我就是失败的人,我就是不被认可的,这种恐惧背后常常让人陷入痛苦之中或者失去信心,认为自己无能为力。如果父母对自己的担心恐惧,他就会不由自主的通过越界的方式去控制我们的孩子,来获得自己的安全感。而实际上这种恐惧是我们自己制造的,我们会不断的把它加工放大,自己吓唬自己,这个时候也需要我们父母不断的学习成长,打破这种小我的幻想,认可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做一个真实的自己。那孩子它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成长是必然的,孩子有追求自由、幸福、进步,同时也有抗打击挫折的能力,它就像小树苗一样,有天生的应对阳光雨露的本领。我们作为父母,要知道孩子天生都是向上向善的,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过多的参与保护、控制,反而是压制了孩子的自我成长,一定要给孩子足够的空间,不越界。不是意味着以后,孩子的事情父母就完全放手不管了,而是有明确的归属,分清楚这是父母自己的问题还是孩子的问题,搞清楚了这个前提下,帮助孩子去用他自己的力量去解决,而不是代替他解决一个自信充满活力的人生,一定是真实和自由能够自己做决定的人生来。作为父母,我们该放手的时候就要放手,孩子的人生就去教给他,相信在这样的边界清晰放手的情况下,我们的孩子一定能迎来他幸福自信的人生。感谢大家的聆听。

你可能感兴趣的:(979(2022-10-12周三)身为父母的你越界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