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Linux的介绍
Linux的发行版本
Linux的应用领域
Linux的安装及分区
Linux的启动过程
内核引导
运行init
init程序的类型
init运行级别
系统初始化
建立终端
用户登录系统
Linux中图形模式与文字模式的切换
Linux关机
Linux英文全称:Linux is not Unix
Linux是一套免费使用和自由传播的类Unix操作系统,它是一个基于POSIX和UNIX的多用户、多任务、支持多线程和多CPU的操作系统。
POSIX:一般指可移植操作系统接口,缩写为POSIX。
Linux能运行主要的UNIX工具软件、应用程序和网络协议,支持32位和64位硬件。
Linux继承了Unix以网络为核心的设计思想,是一个性能稳定的多用户网络操作系统。
用一句话形容Linux:一切皆文件,用小程序组成大程序,一切简单化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Linux的发行版本。
目前市面上比较出名的发行版有:
Ubuntu:以桌面应用为主的Linux操作系统
Redhat:市面主流的操作系统
CentOS:免费、开源、可重新分发的开源操作系统
服务器通常的架构是:
- LAMP(Linux+Apache+MySQL+PHP)
- LNMP(Linux+Nginx+MySQL+PHP)
Apache:是一个开放源码的网页服务器,可以在大多数计算机操作系统中运行,由于其多平台和安全性被广泛使用,是最流行的Web服务器端软件之一,它可以快速、可靠并且可通过简单的API扩展,将Perl/Python等解码器编译到服务器中。
Nginx:是一个高性能的HTTP和反向代理web服务器,同时也提供了IMAP/POP3/SMTP服务,是一款轻量级的Web服务器/反向代理服务器及电子邮件(IMAP/POP3)代理服务器,特点是占有内存少,并发能力强。
1、如何分区
一般分区的话就是 /根分区、/boot引导分区、/swap交换分区
2、交换分区swap的大小?
一般应为内存的2倍
3、swap分区的意义
虚拟内存,当系统真是内存不够用的时候,可以临时使用磁盘空间来充当内存。
Linux启动过程可以分为5个阶段:
- 内核引导
- 运行init
- 系统初始化
- 建立终端
- 用户登录系统
详细说明
(1)开机自检,加载BIOS
(2)读取MBR主引导记录
(3)在MBR找到前446字节的BOOT Loader,初始化硬件设备、建立内存空间的映射图。
(4)加载并执行内核
(5)启动/sbin/init进程,决定运行级别(红帽6用的是init 红帽7用的是systemd)
init进程是接下来第一个被启动运行的(非内核进程),因此它的进程编号PID的值总是1。
init进程读取配置文件/etc/inittab,决定需要启动的运行级别(Runlevel),每个级别分别由0到6的整数表示。
(6) init进程执行/etc/rc.d/rc.sysinit脚本程序。
它做的工作非常多,包括设定PATH、设定网络配置(/etc/sysconfig/network)、启动swap分区、设定/proc等等 准备好以上一切之后,系统开始进入用户层的初始化阶段。
(7)启动内核模块
依据/etc/modules.conf文件或/etc/modules.d目录下的文件来装载内核模块
(8)执行不同运行级别的脚本程序/etc/rc.d/rcX.d
执行/etc/rc.d/rc和/etc/rc.d/rcX.d目录下的脚本。 X为缺省运行级别。
(9)执行/etc/rc.d/rc.local用户自定义启动脚本
执行用户自定义启动脚本。你可以把你想设置和启动的东西放到这里。
(10)执行 /bin/login程序 ,进入登录状态**
启动计算机电源,首先进行的是BIOS开机自检,按照BIOS中设置的启动设备(通常是硬盘)来启动。
操作系统接管硬件以后,首先读入/boot目录下的内核文件。
操作系统 → /boot
BIOS: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它是一组固化在计算机内主板上的ROM芯片上的程序,它保存着计算机最重要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
开机后自检程序和系统自启动程序,它可从COMS中读写系统设置的具体信息
init进程是系统所有进程的起点,没有这个进程,系统中任何进程都不会启动。
init程序首先是需要读取配置文件//usr/lib/sysemd/system、 /etc/systemd/system
操作系统→/boot→ init进程
SysV:
init, CentOS 5之前, 配置文件: /etc/inittab。
Upstart:
init, CentOS 6, 配置文件: /etc/inittab, /etc/init/*.conf。
Systemd:
systemd, CentOS 7,配置文件: /usr/lib/systemd/system、 /etc/systemd/system
许多程序都需要开机启动,在Windows我们叫做“服务”,在Linux中我们叫做“守护进程(daemon)”
init进程的一大任务就是区运行这些开机启动的程序。
但是不同的场合需要启动不同的程序,如用作服务器时,需要启动Apache,用作桌面就不需要。
Linux允许为不同的场合,分配不同的开机启动程序,这就叫做“运行级别(runlevel)”
启动时根据“运行级别”,确定要运行哪些程序。
操作系统 → /boot→ init进程→ 运行级别
Linux系统有7个运行级别
运行级别0:系统停机状态,系统默认运行级别不能设为0,否则不能正常启动
运行级别1:单用户工作状态,root权限,用户系统维护,禁止远程登录
运行级别2:多用户状态(没有网络文件系统(NFS))
运行级别3:完全的多用户状态(有NFS),登录后进入控制台命令行模式
运行级别4:系统未使用,保留
运行级别5:X11控制台,登录后进入图形GUI模式
运行级别6:系统正常关闭重启,默认运行级别不能设为6,否则不能正常启动
init状态 | 描述 |
0 | 关机(ctrl+F2~6) |
1 | 单用户 |
2 | |
3 | 命令行 |
4 | |
5 | 图形界面(ctrl+F1) |
6 | 重 |
注:/etc/inittab配置文件中可永久改为命令行或者图形界面(查看运行级别:runlevel)
在init的配置文件中有这么一行:
si::sysinit:/etc/rc.d/rc.sysinit
它调用执行了 /etc/rc.d/rc.sysinit
,而 rc.sysinit
是一个bash shell的脚本,它主要是完成一些系统初始化的工作。
rc.sysinit是每一个运行级别都要首先运行的重要脚本。
它主要完成的工作有:激活交换分区,检查磁盘,加载硬件模块以及其它一些需要优先执行任务。
l5:5:wait:/etc/rc.d/rc 5
这一行表示以5为参数运行 /etc/rc.d/rc
,/etc/rc.d/rc
是一个Shell脚本,它接受 5 作为参数,去执行 /etc/rc.d/rc5.d/
目录下的所有的rc启动脚本
/etc/rc.d/rc5.d/目录中的这些启动脚本实际上都是一些连接文件,而不是真正的rc启动脚本,真正的rc启动脚本实际上都是放在/etc/rc.d/init.d/目录下。
而这些rc启动脚本有着类似的用法,它们一般能接受start、stop、restart、status等参数。
/etc/rc.d/rc5.d/
中的rc启动脚本通常是K或S开头的连接文件,对于以以S开头的启动脚本,将以start参数来运行。
而如果发现存在相应的脚本也存在K打头的连接,而且已经处于运行态了(以/var/lock/subsys/下的文件作为标志),则将首先以stop为参数停止这些已经启动了的守护进程,然后再重新运行。
这样做是为了保证是当init改变运行级别时,所有相关的守护进程都将重启。
至于在每个运行级中将运行哪些守护进程,用户可以通过 chkconfig
或 setup
中的 "System Services" 来自行设定。
操作系统 → /boot→ init进程→运行级别→ /etc/init.d
rc执行完毕后,返回init
这是基本系统环境已经设置好了,各种守护进程也已经启动了。
init接下来会打开6个终端,以便用户登录系统。
在inittab中的以下6行就是定义了6个终端
1:2345:respawn:/sbin/mingetty tty1 2:2345:respawn:/sbin/mingetty tty2 3:2345:respawn:/sbin/mingetty tty3 4:2345:respawn:/sbin/mingetty tty4 5:2345:respawn:/sbin/mingetty tty5 6:2345:respawn:/sbin/mingetty tty6
从上面可以看出在2、3、4、5的运行级别中都将以respawn方式运行mingetty程序,mingetty程序能打开终端、设置模式。
同时它会显示一个文本登录系统,这个界面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登录界面,在这个登录界面中会提示用户输入用户名,而用户输入的用户将作为参数传给login程序来验证用户的身份。
用户登录方式有三种。
- 命令行登录
- ssh登录
- 图形界面登录
对于运行级别为5的图形方式用户来说,他们的登录是通过一个图形化的登录界面。登录成功后可以直接进入KDE、Gnome等窗口管理器。
对于文本方式登录的情况:当我们看到 mingetty 的登录界面时,我们就可以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来登录系统了。
Linux 的账号验证程序是 login,login 会接收 mingetty 传来的用户名作为用户名参数。
然后login会对用户名进行分析:
如果用户名不是root,且存在 /etc/nologin
文件,login 将输出 nologin 文件的内容,然后退出。
这通常用来系统维护时防止非root用户登录。 只有 /etc/securetty
中登记了的终端才允许root用户登录,如果不存在这个文件,则root可以在任何终端上登录。
/etc/usertty
文件用于对用户作出附加访问限制,如果不存在这个文件,则没有其他限制。
操作系统 →/boot→ init进程→ 运行级别→ /etc/init.d→ 用户登录
Linux预设提供了六个命令窗口终端机让我们来登录。
我们可以Ctrl + Alt+F1~F6 进行切换
如果安装了图形界面,默认情况下是进入图形界面,可以按Ctrl + Alt+F1~F6 来进入其中一个命令窗口界面。
当你进入命令窗口界面后再返回图形界面只要按下 Ctrl + Alt + F7
就回来了
如果你用的vmware 虚拟机,命令窗口切换的快捷键为 Alt + Space + F1~F6
如果你在图形界面下请按 Alt + Shift + Ctrl + F1~F6
切换至命令窗口
操作系统→ /boot→ init进程→ 运行级别→ /etc/init.d→ 用户登录→Login shell
在linux领域内大多用在服务器上,很少遇到关机的操作。
毕竟服务器上跑一个服务是永无止境的,除非特殊情况下,不得已才会关机。
正确的关机流程为:sync > shutdown > reboot > halt
关机指令为:shutdown
shutdown –h now halt poweroff
init 0
Shutdown –h now #立马关机 Shutdown –h 20:25 #系统会在今天20:25关机 Shutdown –h +10 #十分钟后关机 Shutdown –r now #系统立马重启 Shutdown –r +10 #系统十分钟后重启
shutdown –r now reboot init 6 #重启系统
reboot #就是重启,等同于 shutdown –r now halt #关闭系统,等同于shutdown –h now 和 poweroff
最后,不管是重启系统还是关闭系统,首先要运行 sync 命令,把内存中的数据写到磁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