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读后感

屏幕快照 2019-12-10 11.35.28.png

作者:陈迎秋

史铁生先生的作品《我与地坛》,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因为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会有部分章节的节选,该抒情散文已被誉为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是其15年来摇着轮椅在地坛思索的结晶。
俗话说,要想了解一部作品,首先要了解创作作品的人。再一次品读《我与地坛》后,我也了解了一下史铁生先生的人生经历,从而对作品有了更深的体会和感悟。史铁生出生于1951年,69年知识青年下乡,在陕西延安地区插队,72年因病致瘫回到北京,后在某街道工厂做工,病情严重后又回家疗养,79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21岁双腿瘫痪,用史铁生先生书中的话说“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而后又患上了严重的肾病,这对于正直青壮年的小伙子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但是史铁生先生却在此种苦难的折磨中凭着自己的顽强的毅力和坚持成长为一位优秀的文学家。
喜欢《我与地坛》的文字,重新品读,再一次带给我情感和灵魂上的冲击,陪伴数载的园子、对母亲的思念、对人生的感悟,无不烙印深刻,引发深思。
心灵家园的陪伴——地坛。
“我常常觉得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史铁生用着平和坦然的语句描绘着在地坛发生的事和见到的人,诉说着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退了的门壁上炫耀的朱红、爱唱歌的青年、相濡以沫的老夫妇、那个不幸失聪的女孩儿……他就像是这个园子历史的见证者,这里也仿佛成了心灵的家园,多少个迷茫和消沉的日子,他摇着轮椅来到地坛,在这里诉说着自己,他熟悉地坛的每一棵树木、每一片花草,在地坛的每个角落都留下了轮椅的辙印,他把自己的灵魂与地坛相连,那些痛苦那些煎熬终究在地坛释怀。
文中提及的地坛坐落于北京,说起皇城北京,极具厚重的文化气息,比起古长城、故宫博物院、天坛等名胜古迹,地坛的知名度却很小,古代“天圆地方” ,所以地坛又称方泽坛,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公园1530年),是明清两朝代帝王祭祀“皇帝袛”的场所。很多人和我一样,都是从《我与地坛》这本书中听说地坛,为此到了北京也都特地去地坛看一看。如今的地坛已经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公园,每天依然有很多人来到地坛公园,在这里休闲放松,神圣的方泽坛、檐头的琉璃瓦、郁郁葱葱的银杏树依然还在,愿每个人都能找到这样一方净土,将自己的心灵放逐。
对母亲深深的思念。
“我那时脾气坏到了极点,经常发了疯一样离家去地坛,从那园子回来后又像着了魔一样什么也不说,母亲知道有些事情不该问,便犹犹豫豫想问却最终又不敢问,因为她自己心里也没有答案。”母亲对儿子脾气做到了百般包容,理智的隐藏了内心的悲伤和苦痛,留给儿子尊严和空间,默默的关心付出,为其撑起一片天。每次出发去地坛,母亲都为史铁生准备好了轮椅,帮忙上轮椅,看着他摇着轮椅出小院儿,有一次出门后因忘了一件什么事突然折返,母亲还呆呆的站在原地,许久才反应过来,便说了一句“出去活动活动,看看书,这样也挺好。”这就是母亲的爱,毫无保留的付出,默默地陪伴,在自己儿子承受痛苦的折磨时,自己的痛更是加倍,史铁生起初并未完全体会到母亲感受到的痛苦和对儿子深沉的爱,只是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这一切是在母亲的突然离世后才恍然悔悟。
很多东西等到要失去时刻才会更加懂得珍惜,而后思念才更加真切,母爱是伟大的,是无私的,史铁生先生对母亲的思念,让我感同身受。母亲的爱已成了永恒,我永远记得求学路上母亲泪目的身影,即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不忘为我遮风挡雨,勇敢的面对生活,笑迎挑战。如果你的母亲还在,请珍惜这份缘分,给她一个拥抱,共同分享生活中的苦和乐。
对人生的深切感悟。
史铁生先生说,死是一件无须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了的事,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先别去死,再试着活一活看。这是他在绝望中与命运抗争过程的感悟,他选择不放弃,他在不断寻求希望,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学会要生命变得有意义,于是乎开始了冷静思考,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之路。
生命偶然,但不能轻视。正如史铁生先生书中说的,“一个人出生了,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他用毅力和智慧度过了接近40年的轮椅生涯,在地坛感悟思索所见到的人生百态,体会每种人生的价值。的确,很多有价值的人生也都是从平凡的生活中体现出来的,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不平凡,这就是人生最好的样子。
也许当你也正处在困难焦躁的时刻,在最疲倦、最无助、最想放弃的时候,翻开《我与地坛》,她会让你不再退缩,给予你强大的力量,助你继续前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与地坛》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