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杀猪,吃杀猪饭

今天读了一位简友写的有关杀猪的文章,让我想起了这些年人们养猪、 杀猪的演变过程。

改革开放前,农村人的主要经济来源就靠养猪,尤其是女人,只有养猪才能体现自身创收的价值。 很多农家的猪还在猪栏里,卖猪的所得钱就已经早谋划好了。孩子读书的学费;过年的新衣服;开春后买亏缺的粮食;偿还上一年的债务;总之家中凡需要用钱的,都指望着卖猪的钱来解决。

女人们收工回家要带点猪草,孩子们放了学,丢下书包就要提着竹篮去打猪草。家里的淘米水,菜土里的烂菜叶,红薯藤,孩子偶尔吃剩的饭,碾米的谷糠,都是喂猪的饲料。 家家户户必有一口煮猪潲的大铁锅,煮一锅潲一般够一头猪吃几天。这样喂猪少说也得一年才能出栏,极少人家里生活条件好,有足够的粮食喂猪,也要10个月才能宰杀。猪养得太大再杀,会养不起的,因为大猪太能吃了,所以那个时候的肉鲜嫩、好吃、味香。

还有的地方,再穷也不卖肉,都要留着自己吃。有些交通不便的山区不是每天有肉卖,杀了猪除了留一部分过年吃,剩下的都要腌制后熏烤成腊肉,从春吃到冬,年头到年尾。尤其是家里来客人了,腊肉是待客的佳肴。

再还有些地方,不会一定在过年杀猪,而是村民轮流杀猪,互相借肉吃。也就是说,无论村里哪家杀猪,大家你借一点,他借一点。下回他家杀猪我借一点,就这样经常可以吃到鲜肉也不必花钱去买。农村人那时候最缺的就是现金,他们的农产品换不了多少钱,再说家家都缺现金谁有钱去买呢。

80年代末、90年代初,有的农家开始有小规模的承包养猪,建养猪场,几人合伙集资成一定规模的养猪户。这些人用混合饲料喂猪,养猪周期很短,猪长得也快,顶多养个半年多一点就可以出栏上市。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养猪大户就有钱赚。

小户人家养得少,用混合饲料喂养划不来,成本太高;再就是女人们也可以跟男人一样外出打工挣钱,来得又快,于是几乎没有散户养猪了, 除了个别的纯粹养着自己吃,靠养猪攒钱的小户已经没有了。

来云南后才了解这边还有个养猪的习俗,家家户户过年要吃杀猪饭。什么叫杀猪饭呢?快过年时农户家要杀猪过年,杀了猪以后要请乡邻亲戚都来吃饭,来的人越多主家越高兴,说明这家人缘好。所以一般家庭再怎么样都要养上一两头猪,过年的时候好请人来家吃杀猪饭。(回族人家就宰牛)

近些年,农村人很多外出打工,过年了才回来,老人孩子在家也无力养猪,但是杀猪饭还得吃。于是就用打工挣来的钱买猪回来杀,现在不光是请乡邻亲戚吃杀猪饭,还发展到请城里的同事、朋友来吃。每年快过年时只听有人抱怨说:又要去吃杀猪饭了。说明请的人太多,吃不赢。

我也去吃过一次杀猪饭,非常热闹。有的人家怕是有几十桌,村民们相互帮忙,今天你家、明天他家轮着来,从腊月开始一直持续到过年,几乎天天有吃。 湖南那边过去家里杀猪只是请街坊邻居,乡邻们吃猪血,没有条件吃猪肉,那是要卖钱的。那个猪血做出来味道好得很,不知道是缺吃的年代才这么认为的,还是那些主妇们烹调手艺太好。

城里人去乡下吃杀猪饭,一般都会带一些小礼品,主人却无论你是否带礼物他们都很高兴。村民还会相互攀比,看谁家来的客人多。本来这个习俗主要是少数民族的,现在几乎云南到处都是这样了。所以才会有朋友吃不赢啊!当然也说明农民生活提高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养猪,杀猪,吃杀猪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