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天泉证道

王阳明在五十六岁时,将自己的哲学思想总结成4句话: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四句话,第一句话是世界观,第二句话是人生观,第三句话是价值观,第四句话则是方法论。


嘉靖六年(1527)王守仁奉命将出征广西,他的学生钱德洪与王畿对理解王守仁这四句话,发生了分歧。

王畿认为,如果心本身就是无善无恶的,那它发出的意也应该是无善无恶,进而无需后面两步。而若需要为善去恶,那么说明源头——心,就有问题。因此这四句话是矛盾的。

钱德洪语重心长的说,心体是天命之性,原本是无善无恶的,但因为沾染了外物,就变得浑浊。心变得浑浊,发出的意便有善有恶。不过心体仍知善恶,所以我们要为善去恶。其目的便是光明良知。

两人各执一词,一同求教师父王阳明。听罢二人的争辩,王阳明说,其实因应之道正好就是把你们二人的结合起来。

对于资质高的人,只要稍微点拨一二他便能理解,而无需再特别强调意动和格物。所以四句话中一三句对此类人是适用的。这是王畿的论述适用的情况。

但对于资质较差或心上蒙垢的人而言,你告诉他心体本身是无善无恶的,希望他能知善知恶,就比较困难的。因此只能教导他如何为善去恶,从方法论的层面助他上到。这就是钱德洪所说的情况。

其实通过这段故事可以发现,两个徒弟在争论,而王阳明用总览全局的方式加以归纳。为什么王阳明可以做到呢?


我觉得首先是他对自己这套理论的研究足够深刻,其次他也确实面对过资质高低不同的人,教导过他们如何致良知。通过这两面的锻炼,他才能深刻领悟心学的边界和适用情况,才能在短时间内对两位学生的争论做出高屋建瓴的回答。

回到我自身,其实我看了那么多书,也学习了很多知识,但到底效果如何呢。按照王阳明的建议,是要“事上练”。

吾日三省吾身,是否致良知,致良知,致良知。

你可能感兴趣的:(王阳明的天泉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