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互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我们学生的基础和学习习惯,我努力想让孩子们都能喜欢语文,能够问问为什么,能够积极上进的对待学习和生活,我努力地调整教学方式。

七年级时,懵懂的孩童迈进初中的大门,既新奇又胆怯,怎么样开发这一座座未知的宝藏呢?开学一个月,我努力地让孩子们感受语文的魅力,让他们喜欢上这门课,觉得这门课与众不同,我耐心地细致地上好每一节课。教读朱自清先生的《春》时,我捧着课本范读,努力用最深情地最向往最喜爱的声音朗读“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我边读边看着孩子们,孩子们的眼睛一下亮了起来,这样的回应让我欣喜,“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学生惊奇地看着我,有几个学生嘴巴张成了“O”字型,有一个学生不由自主地感叹:“读得那么好!”我读得真有那么好吗?比我读的标准的人一定大有人在,然而我用心用情地读,孩子们一定感受到了我的真心真情,我想,是不是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朗读,让孩子们失去了最佳的欣赏语言文字的时机。孩子们就像久旱的田地,我这一点点雨水就让他们张开渴望的小嘴,这时候我真觉得老师亏欠了学生,深情范读是教学方式中最容易做到的,却因为老师的忽略而使他们失去了最佳的欣赏时机。既然孩子们喜欢听,那么我每节课都范读,不但范读,还要教会他们至少像我一样的深情朗读。于是,我认真地一句句领读,孩子们欣喜地一句句跟读,声音在高低起伏中流转,快乐在师生诵读中盘旋,看着孩子们亮晶晶的眼睛闪闪发光,我觉得能够以这样简单的方式带动孩子们爱上语文,真是让人有种禾苗吸满了雨露的满意和满足啊!

渐渐地摸清了孩子们的学习现状,我一方面鼓励他们迎难而上顺利度过转折期,不畏难,不怕苦,不吝于付出;一方面结合语文教材学习文中的精神内涵,让孩子们接受:这些精神品质是每个人必备的素质。教读《论语》十二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知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快乐吗?结合孩子们在日记里反映出来的问题,一起探讨如果不温习会怎样,温习会怎样,孩子们从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得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趁热打铁要求孩子们带着这个好习惯伴随一生,也许很多孩子做不到, 如果老师经常这样要求和督促,好的习惯一定会慢慢形成。再学“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孩子们刚进入初中会有很多烦恼,基本是第二则的这三种情况,结合曾子在儒学中的地位和成就,问:这样一个品行皆佳的大儒却要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我们应该怎么做?从“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三个方面讨论,得出了做人做事和学习的原则。每一则,我们都是边学边了解古人的道德修养,边讨论边反省自己,孩子们在学习这十二章时非常震撼,古人如此严格要求自己,今人又当如何?《论语》真不愧是儒学大作,仅仅十二章就对孩子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精神洗礼,学完这课以后,我明显感觉到孩子们在改变。虽然用的时间有点长——一周,但深入学习的同时改变了孩子们的精神面貌,学习主动了,做事主动了,礼让主动了,原来,只要老师付出时间和心血,孩子们就能得到长足的进步,我更坚定了一边学习教材一边促进学生人格成长的教学思路。

渐渐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与家长的矛盾冲突多了,与老师的矛盾冲突也多了,怎么能让他们熄灭心中的无名“火”呢?这需要一个契机。正值“一师一优课”的录制时期,我决定深入实践“敬老孝亲,从我做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根据教材,我们全班策划、组织“敬老孝亲月”活动,分好活动小组,拟定以“感恩父母”为主题。第一步先摸清孩子们对父母的认识和看法,先写一篇日记《我的父亲(母亲)》,孩子们对父母是有真情的,但是流于形式,只会说“我知道父母是为我好、我爱妈妈(爸爸)”等空洞的话语,不能体会父母的深情厚意。第二步,发动孩子们搜集父母的照片,一张年轻时候的父母,一张现在劳动中的父母,对比中孩子们骤然发现了岁月的痕迹,根据对比照我要求孩子们说一句最想说的话。这个活动安排下去业已准备就绪后,我再要求孩子们写一篇作文《    的父亲(母亲)》,用一节课时间采用互批互改、自批自改的方式修改作文,这时候的文字流露出了孩子对父母的爱,感叹岁月的无情,写出了孩子们的心声。第三步,每个孩子回去听父母说说孕育生命、抚养子女的艰辛与快乐,了解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故事,并录制成视频以备用。班里住宿生比较多,一周只能回家一次,安排这项任务的同时,我亦要求每个孩子为家庭做一件事,感受父母的辛劳;与家人聊一次天,增进长幼间的情感;给长辈办一份手抄报,表达美好的祝福和自己的心意。第四步,周末回来再写一篇作文,回忆生活中父母对自己点点滴滴的关爱,用心体会,心怀感激。这一篇作文再交上来时,大部分学生都能细节描写到父母的辛劳和爱子之情,有十多篇感人至深,再用一节课修改,佳作连连。这四步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完成,我们上了一节汇报课。宣传海报是一把彩色大伞下一家人笑语晏晏在绿草如茵中,我看到孩子们渴望温暖亲情的热切,看到对自然和谐的向往。新旧照片的对比中看到孩子父母曾经的光彩照人和如今岁月的风霜留下的痕迹,看到了他们劳动的场景,有夏日的耕作,有烈日下的电焊,更有矿井里微弱光照下疲惫困苦的脸和汗渍的衣衫,我深深地感动了。扭头看去,孩子们更是震撼,没想到父母如此艰辛不易。这时候让他们再对父母说一句话,有的孩子哽咽得说不出话来。一起观看孩子父母感人肺腑的话语,晶莹的泪花在眼眶里打转,这样的话语平时根本听不到,这才知道自己在父母心中的位置,远不是平时自己以为的冰山一角,父母的期望,父母的严苛,此时都能够理解了。在这样的情感酝酿下,我们一起听听作文里孩子们的真情流露,很多孩子一直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就怕读不下来影响全班的整体效果,听众(包括我)感动得泪盈满眶。最后,画了手抄报的孩子,写了祝福的孩子一起展示他们精心绘制的手抄报,每个人说一句祝福的话,为我们这次的“敬老孝亲”活动圆满地画上了一个感叹号。这项持续了一个多月的活动,沉淀了孩子们内心的躁动,沉稳、懂理,懂得体谅他人,懂得长辈的教育与苦心,平稳地度过了七年级到八年级最焦躁的时期。

从七年级的感性过渡到八年级的理性,思维的发展到了关键时期,我努力地想让学生思考。新闻体裁和说明文,逐段让学生找出能概括全段的关键词,相同内容的段落合并同类项,关注自然段之间的关联,段落层次之间的关联,开头结尾与标题的关联,努力让学生用文本解读文本,不跳脱,不生搬,筛选、比较、判断等一连串的思考,整整一年时间都让孩子们先思考再判断,给与充分的时间等待,不急躁、不窝火,自然生长。古诗文,不再一字一句地带着他们读,而是先让孩子们不看注释自读一遍,标出不懂的句子,再结合注释自读,标出不懂的句子,最后结合工具书疏通。在老师的指导下全班一起梳理出重点实词的意义,疑难句子的准确翻译。译文疏通后,像现代文一样阅读古文。抒情散文则采取边读边赏的方法,聊聊哪些句子、哪些词语好在哪里,写出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也是尽量从原文中找到解答的词语,再反思我们的作文是怎样写的,为什么写不好,是否可以借鉴,今天的日记是否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尝试一下,这样的赏析同样适用于其他文体中富有文学色彩的语句、段落、结构,最终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这样的教学方式,我觉得是在和孩子们对话,我在思考,他们也在思考,我们在互相交流沟通,有时候我的思考占主导,但前提一定是他们也在思考,也在动,否则这样的交流对话无法进行下去,单向的思考价值不大。当然,文中关于人性的美、人情的冷暖、人生的思考也是我们对“人”的考量,依然可以纳入品行塑造的范畴。

跨入九年级,突然风格一变,诗情画意的现代诗扑面而来,清新、舒展、字字珠玑,到了这个阶段,学困生往往畏难厌学,班里两极分化愈加严重,而现代诗是缓冲阶段。短小的现代诗使得课堂容量没有那么拥挤,精湛的语言朗朗上口,易于记诵,正好借此让孩子们努力背会,争取不让一个孩子掉队,除了二三个汉语水平实在不通的没有办法,其他孩子都背会了,背会的学困生喜形于色,没有想到平时表达不清楚的自己居然能背会一首不短的诗歌,突然有信心学好语文了,孩子们灿烂的笑容瞬间印刻在我的脑海,原来,还是有办法让学习困难的孩子也爱上语文呀!再加一把火,我们再搞一个活动,结合名著阅读《艾青诗选》,分小组进行一次朗诵比赛。准备十几分钟,小组内共同推出参赛选手,过五关斩六将,最终评出一二三等奖的小组,获奖的每个小组成员都有奖品,凝聚小组智慧和力量的朗诵比赛在大家的喜悦和盼望中结束。

九年级只有一个古文单元,月考后再复习时,掌握的孩子觉得胜券在握,似乎没必要再复习了,没掌握的孩子又觉得古文太难,怎么都学不会,怎样让孩子们都能主动积极地再温习一遍呢?苦思冥想,不如像朗诵比赛一样再举办一次比赛吧——古诗文比赛,和孩子们一起商量,没想到他们兴奋不已。同样是小组合作,用一节课时间小组出题,四种题型:重点实词解释、句子翻译、古诗文填空、课内古诗文简答,分三种模式:抢答、必答、选答。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投入其中,分好对战的小组后,绞尽脑汁想难倒对手。答题时,反应敏捷的孩子令人赞叹,慢半拍的懊悔莫及,不熟练的抓耳挠腮,就连没掌握的孩子都着急地催促组里会的同学,尽量争取抢答的机会,完善必答题的答案,努力思索选答题的种种可能,我从没见过这样积极活跃的他们,不禁为自己的机智点赞,更为孩子们的群策群力点赞。行动起来的师生,这才是我想要的师生关系和学习状态啊!

12月初,九年级的课已经上完了,临近期末考试,我们一边学习九年级下册的诗歌小说,一边温习九年级上册的内容,可是手里的练习册、卷子都做完了,下册的资料还没有到,怎么办?很多学生手里都有复习资料,但是大多都不一样,怎样充分利用孩子们手里的现有资料做好复习呢?我尝试着让学生把复习资料带到课堂里,与自己学习水平相对应的同学互改,速度慢,因为不熟悉卷子上的内容。第二天,我改变方式,让学生自己批改前一天答题的内容,可是没有老师的评改,总觉得这样的学习效果不佳。第三天,我和孩子们一起商量,怎样开发出不同资料的最大价值,我们尝试小组合作学习,每组就错题交流讨论,找出错误的原因,每个小组再派出代表说说小组的收获。我一边巡视一边指导,有的小组从第一道字音题开始说起,有的小组研究病句,有的小组想找出排序题的规律,不爱学习的孩子也被迫参与其中,对相似的题,有的孩子人云亦云,还是不理想。有一个孩子发言时说错了“矫揉造作”中“矫”的音,我没有纠错,问她:“‘矫’是几声,你确定吗?查一下字典再告诉我。”在继续交流中,那个孩子说她查到了,那是个多音字,她读错了,没有这个音。我叹了口气,这个多音字以前学过,现在依然错误,我让她把两种音的词组大大地写在黑板上,读错的音特意用红色粉笔书写清楚。很多孩子恍然大悟,原来“矫情”的“矫”是二声,啊?居然有那么多孩子还没有掌握?!我以为复习过两次孩子们都掌握了,看来还是要重回基础继续巩固啊。我立刻让大家把这个多音字整理在纠错本上,正好一节课到此结束。明天该怎么上这个复习课才能不重复不单调又能查漏补缺呢?带着这个思索睡觉,早上迷迷糊糊还未醒来,突然想到,为什么不让孩子们把他们的错误全都分类板书呢?她们的易错点、不扎实之处不正是考点吗?豁然开朗中我睁开双眼,信心满满地起床开始新的一天。早上,我公布了这个方法,孩子们说:“太好了老师,我来写!”不一会,黑板上满满的都是孩子们没有掌握好的词组,仔细一看,竟然都是他们的易错点,我总结的都没有他们这样聚集起来的全面,有个别词居然是错的,立刻有孩子上去纠错,有一个孩子喊道:“老师,‘旁骛’的‘骛’是鸟字底!”我笑着看向她,又有孩子争论:“不对,就是马字底!”谁都说服不了谁,“查原文!”有孩子提议,立刻翻开书,“是马字底!”答对的孩子特别开心,我也特别开心,这比自查自纠和老师强调有效得多啊!我赶紧说:“这么多易错的词组,我们赶紧把它们写在纠错本上吧,这些错误出现的频率很高,那我们重新拿出一个新本子,就叫‘高频纠错本’。”孩子们兴奋地拿出新本子,工工整整地写上“高频纠错本”,一笔一划地用两种颜色的笔摘录下一个个易错词。下午的复习课,我们又用同样的方法把自己没有查出病因的病句、成语运用题书写在黑板上,再一起找问题、查病因,再整齐地摘录在“高频纠错本”上。改错改得如此开心,孩子们兴奋地样子让我找到了当老师的快乐,原来,让学生动起来才是课堂上最亮丽的风景线!

当我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不再思考我要教什么,而是思考我该怎么教才能适应学生的时候,课堂发生了改变,学生发生了改变!我不知道期末会考出什么样的成绩,我只知道,只要我改变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主动适应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动起来,主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提高,学习是不是变成一件轻松又容易的事情呢?我又跟孩子们商量:“其他题型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用这种方式学习和纠错?可是阅读题怎么办?我们能不能分小组合作,利用周末或者家里有电脑的同学,回家把阅读题在网上搜出并拷贝在U盘上,我们在班里的电脑上一起学习和纠错,说说自己怎么答题的,忽略了哪些方面,如何全面地思考等等。”孩子们欣然同意。

我期待下周阅读题的复习,也期待古诗文阅读题的突破!我似乎看到了师生合作学习的美丽前景,求学的路上不是单调和苦痛的,还有顿悟,还有快意,在这美丽的风景线上,“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会和我的孩儿们“上下而求索”!

你可能感兴趣的:(师生互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