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观构想,悲观计划,乐观实行

《活法》读后感一:

题目:成功需要缜密的计划和精心的准备

今天早读学习了稻盛和夫《活法》的一个章节,结合自己喜欢的跑步分享一点想法。

1.构想时要大胆乐观,忽略种种“习以为常”的不可能,将自己真实的想法构思表达出来,即使看起来好像是天方夜谭,并与同样积极乐观的人讨论完善自己的构想。

一开始跑步的时候,我的目标是要完成一场马拉松。那时候对于我来说,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然,现在也没完成,目前最远的跑步距离为30公里),当时连五公里都完成不了。第一次跑步距离5公里,最后一公里是用走路的形式完成的。配速也达到7分钟以上。虽然第一次尝试的效果很让人沮丧,还好就是当时没有直接放弃,而是通过网上一些论坛、交流群向一些有经验的大神请教,并逐步完善自己的想法,慢慢地发现,跑完一场完整的马拉松其实并不是不能完成的。但在这过程中,对最后的目标有了一些修改,使之更贴合我自己的实际情况,也更容易实现:17年完成半马,在18年完整地跑完一次全马,理想配速都保持在六分钟左右。

图片发自App

2.计划时要保持谨慎的态度,考虑得越全面,下一步实现的机会就越大,将所有的情况都计划进来,并找到相应的处理方法,使计划切实可行。

由于自己在这次计划之前,其实没有真正尝试过长跑,以前更喜欢篮球、羽毛球等球类活动,所以一开始给自己的训练计划比较保守谨慎。刚开始跑步那一个月,由于有上一次的跑步经验,给自己制订的计划为每天晚上坚持六公里跑步,不追求配速,完成跑量的初步积累;然后接下来的两到三个月,在积累跑量的同时慢慢把配速提升;完成这阶段的训练后,完成跑量的积累和配速的提高后,跑步也会成为自己的一个生活习惯了,接下来就是按部就班地向完成马拉松的目标前进即可。

第一次完成半马的数据,由于之前没试过这么长距离的跑步,体力分配不理想,最后两公里完成得非常吃力。

图片发自App

3.最后的实施阶段又要持乐观向上的态度,将各种困难按设想好的方法进行解决。

跑步,毕竟是一项户外运动,除非有条件使用跑步机。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天气因素,户外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由于南方的夏天降雨频繁,所以制定好的计划也面临着被打断的情况,而同样爱好跑步的朋友应该清楚,当喜欢上跑步并形成一种习惯后,会情不自禁地想跑多一点,再多一点,每一次间断都会让人难受,甚至坐立不安。我的应对方式是,首先先规划好每周的运动量,采用跑一休一或者跑二休一,将休息日安排在首客观因素影响的那些日子,进行室内的力量训练,或者完全地进行休息。

虽然目前还没完成完整的一次马拉松,但只要按照自己的计划,按照属于自己的步骤,即使每天只进步一点点,毕竟也离目标近了一点点不是?

图片发自App

完成30公里后,我知道自己已经有了挑战42.195公里的基础了,接下来更重要的是调节自己的心理方面的努力了。

18年还有五个月,一方面是继续累积跑量,更重要的应该是培养自己能够完成马拉松的意志力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乐观构想,悲观计划,乐观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