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带着三岁大的小康康去珠海长隆海洋王国玩了两天。
小康康开心极了,到处跑,到处看。
每到一个小景点,总是说:
“哇,好漂亮呀!爸爸,那是什么?”
我对他说:
“那是海豚。那是白鲸,那是北极熊。那是水母。那是企鹅。额,额,那是爸爸也不认识的动物......”
虽然他问我很多问题,但是我一点不觉得烦,看着他满是好奇的样子,自己一点都不觉得累,还挺开心的,好像自己也回到了童年时代,那个对世界充满好奇的时代。
1、人生来就有好奇心
什么是好奇心?
维基百科提出了定义:
“好奇心是一种对新事物或环境产生关注、探究和提问的行为倾向。”
好奇心是老天赐给每个人的礼物,是驱动探索世界的源动力。
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伽特·米特拉(Sugata Mitra)是一位印度人,他是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教育,交流和语言科学学院的一位教育技术教授。
2013年,他在TED上绘声绘色地分享了他的“墙中洞”(Hole In the Wall)项目。
他在印度的一个贫民窟地区,在街上的一堵墙中挖了一个洞,里面装上电脑,可以上网,但没有手册,同时电脑语言还是英文。
没过多久,孩子们从最近的贫民窟中跑出来,一直站在电脑前。
他们开始点击并探索,他们开始学习如何使用这个奇怪的东西。几个小时后,一个令人惊讶的Vivek说孩子们实际上正在网上冲浪。
故事讲完了,为啥孩子们会自己学会使用电脑,就是因为有一个好“老师”:好奇心。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散文家、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说过:“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
2、长大后,好奇心容易丧失
但是,随着年龄增长,对外部好奇的事情越来越少。
总是会感觉这没意思,那没兴趣。
为什么呢?
仔细想想其实有两点原因:
第一、熟悉。
当长大后,总认为对周围环境和世界规则熟悉了,也就失去了产生好奇的动力。
心理学家及经济学家乔治·罗文斯坦说:好奇心的本质是【信息需求缺口】。
这个缺口,让人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从而刺激他们的好奇心。这样,他们就会产生对学习的渴望。
可当对这个世界了解得越来越多,特别是一直以固定化思维看待世界,自然而然就没有了探索需求,缺口堵住了。
第二、害怕。
孩子越小,越不懂得什么是害怕,看到蜡烛上的火,也不会下意识退步,而总是尝试去摸。
长大后,由于心智的成长,以及受到很多外部的“教育”,慢慢地不断害怕起来。
从进化的角度来看,这本身是好的,可以避免很多危险,可是也有缺点,容易丢失好奇心。
在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如何保持好奇心?”,其中下面有一个回答:
害怕的不只是自然危险的事物,更多的我们内心对外在的反应和感受。
所以种种原因,长大后,好奇心逐渐丧失了。
3、与孩子一起好奇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有一个感受:文章的主体内容和标题好像讲的不是同一个主题,标题谈的如何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到现在一点没讲到。
其实保护孩子的好奇心,重要是如何保护大人的好奇心。
未来春藤的ceo老喻说过:“父母是孩子教育的根本。”
也有其他类似观点:
所以重点在于如何让家长重获好奇心。
文章开篇,谈了一下自己带儿子(小康康)去游玩感受,所以我的答案是:与孩子一起好奇。
《好奇心》这本书谈到:
“儿童的好奇心离不开父母的参与。一个成年人的行为表现,会影响孩子的好奇心。所以,作为孩子最亲近的父母,孩子的好奇心离不开他们的参与。”
如何参与到孩子的好奇心体验中来?就是与他们一起好奇。
这本书里还把好奇心分为两种:
1、消遣性好奇:对一切新奇事物着迷,容易对熟悉事物没兴趣,表现出来就是喜新厌旧。
2、认知性好奇:更深入、更有序和更努力地探寻知识,它是个人快乐的源泉,为心灵提供养分。
孩子早期更多表现为消遣性好奇,比如对于玩具,很容易玩腻就扔了。
与孩子一起好奇,首先应该自己要进行认知性好奇,然后再引导孩子从消遣性好奇转为认知性好奇。
《好奇心》这本书给出了具体做法:
1、在孩子面前多问为什么,多提问题。
2、在孩子面前多动手,少说教。
3、在孩子面前表现虚心,好奇,开放的心态。
4、定期与孩子一起,接触下以前从未接触过的人和物。
5、定期与孩子一起,参加有探险意义的活动。
父母好奇,孩子才会保持好奇。以身作则,做好榜样,才是最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