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与道——拔丝

        在餐饮界,有一些菜品令很多厨师不愿意操作,其中一部分是因为制作麻烦,耗不起那功夫;另一部分就是因为制作难度比较高,很有可能会失手,既满足不了客人又会丢了面子。

        拔丝类的菜肴就是因为操作起来很考验技巧,所以不少厨师不愿意做,甚至还会成为很多厨师学校的考试用菜或者厨师的比赛用菜。

        据说拔丝类的菜肴起源于山东。有人认为,因为山东是儒学的发源地,所以鲁菜的宴席中会有很多的礼节和讲究,出去进食的规矩之外,菜品的搭配和上菜的顺序也有不少规矩。鲁菜的宴席里面,除了各地都雷同的先凉后热、最后餐点之外,还有先上咸菜后上甜肴的规矩。因为甜味的食物容易引起饱胀感,所以要放在后面上。而拔丝类的菜肴一方面口味香甜,一方面要把普通的食材精工细作,所以成为了鲁菜席面上的压轴菜。

        在山东出现之后,拔丝类的菜就随着鲁菜扩张的脚步,流传到了整个华北和东北一带,甚至连南方也出现了它的踪迹。不过在不同的地域制作,选用的原材料会有不同。

        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是用块根类的食材制作的拔丝菜,比如拔丝红薯、拔丝山药、拔丝土豆;还有一些相对少见的水果类拔丝菜,比如拔丝苹果、拔丝香蕉、拔丝葡萄;甚至还会有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拔丝菜品,比如拔丝馒头、拔丝汤圆、拔丝冰激凌等等。还有一道光看名字都猜不到内容的菜品,叫做酥黄菜,其实是制作更为讲究的拔丝鸡蛋。

        选用不同的食材,预先的处理也有很大的不同。

        如果用红薯、山药之类的块根类食材,因为本身的淀粉含量高,数制之后口感绵软,所以不用挂糊。食材直接切滚刀块,然后烧上一锅油,等油温四五成的时候,下食材炸到表层金黄硬挺就可以了。至于其他的水果类食材,则需要在食材外层挂上一层面糊,这样才能保证炸制之后外层有硬壳可以挂住糖浆,也能保证食材里面的水分不流失。而像酥黄菜这样的,就比较复杂,先要把鸡蛋打匀,摊成厚厚的蛋饼,再改刀成块,挂上面糊下锅炸制。

        其实拔丝菜的制作过程并不繁复,一共就两步,预先炸制好食材之后,就剩炒糖了。可这类菜的精华所在,也是难点所在就在这看似简单的炒糖上。

        制作拔丝类的菜肴,在选择糖的时候最好选用绵白糖,对普通人或者初学者比较友好。因为另一种生活中常见的白砂糖颗粒比较大,在锅中炒制的时候融化慢,很容易炒过火。至于冰糖什么的,就更不用说了。其实在专业厨师的评比当中,绵白糖还得继续细分,是蔗糖还是甜菜糖等等,因为糖的来源不同,里面还有的物质也有细微的区别,会对成菜有一定影响。不过作为普通选手,别说做不了那么精致,就算尝也尝不出细微的区别,就不用顾虑太多了。只要是正常的绵白糖,没有干到结块,都没有问题。

        炒糖的时候用什么,又让拔丝类的菜肴分成了油拔、水拔和水油拔。用油炒糖,因为油导热快,烫变也色快,而且最终的成品颜色较深,金红油量非常漂亮,所以是最常见的一种做法。用水炒糖,可以让糖更充分的融化,所以可以驾驭得了砂糖甚至冰糖,但是因为水的导热慢,不利于把糖中的水分充分挥发掉,可能会导致拔丝失败,而且最终的成品颜色会比较浅。水油拔则介乎两者之间,只不过因为有一定得水,所以用的油可以更少一点。还有一种更考功夫的操作叫做干拔,不过咱一般人玩不了,专业人士应该也不会看,所以就不多说了。

        无论选用油拔还是水拔,火候都是炒糖的关键。因为糖随着温度的上升,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而且不同的状态分别对应不同的效果,用于制作不同的菜肴。更令初学者抓狂的是,只需要几秒的时间,糖在锅中的状态就会发生转变。

        最初的状态是糖刚刚融化的时候,此时的糖是透明的糖浆,这时候出菜的成品是蜜汁效果,比如蜜汁山药、莲花糯米藕等等。再过上几秒,就会出现翻砂效果,或者叫挂霜效果,食材的表面回挂上一层糖霜,比如挂霜花生、冰糖雪球等等。再过上几秒,糖浆的颜色加深到发红,且外圈开始出现小气泡,最终呈现的就是今天所说的拔丝效果。如果再等一等,等糖浆的颜色变成红褐色,就是做红烧类菜肴必不可少的焦糖色了。

        我们制作拔丝类的菜肴,要在糖的第三个阶段,也就是糖浆变红,且周围出现细小气泡的时候,下入炸制好的食材。食材下了锅,立刻关火,否则糖浆可能会因为加热过度而影响效果。关火之后,有水平的话,就要不断的颠勺,让食材表面全部裹上糖浆;水平不够的话,就不断地翻搅,也能有同样的效果,只不过会有不少糖浆粘在炒勺上,浪费材料。

        食材挂好糖浆,出锅装盘。此时因为温度较高,所以糖还是液态,不会有拔丝的效果。稍等上几秒,表层的糖浆开始逐渐凝固的时候,就是检验拔丝效果的最佳时刻。糖丝拉出两三米那是正常起步,水平高的能拉到十米开外。不过如果成菜的拔丝效果不好,也不必灰心,可能是因为屋里的温度太低,糖浆凝固的太快,所以拔不出丝来。

        吃拔丝菜,旁边一般会放上一碗凉水。如果糖丝过长,可以把夹起的那块在凉水中轻轻一蘸,既让糖冷却凝固方便入口,有让食材稍稍降温,不至于被烫到。

        记得小时候过年,餐桌上总少不了一道拔丝红薯,那是孩子们的最爱。菜一上桌,大家纷纷举箸,使得桌子上糖丝乱飞。有心急的,一口下去,烫得嘶嘶吸气。不过要是吃得太慢,很有可能会黏成一坨,分解不开。所以还是冒着被烫的风险,秋风扫落叶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味与道——拔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