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说乡下人

犹记17年入校时,我写了一篇名为“我的小尾巴”的家乡散文。许是文笔浅陋,文章并未能发表。自那以后,不知是失了些勇气,还是少了些功夫,字里行间再未提及家乡了。两年来,自己也读过几本乡土文学作品,有的充满现代变异的新旧杂糅感,有的沉浸在逝去的悲哀中,有时让我几经窒息。再三品读,忘不掉的总还是沈从文笔下的小城和长河,便也谈谈我对乡土的看法。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整个中国社会生活都发生了巨变,城市迎来了生产方式上的变革,而黄土地却接受了更多的精神迷失的灾难。屈辱的社会革新、失去土地的迷茫、背井离乡的无奈和生存根基被动摇的心灵危机充斥在所有乡下人心中。湘西故土已渐入夕阳的落寞,这样一位有着敏锐洞察力的作家怎么会不知?生在穷山僻岭却流落到大城市过写作生活的沈从文,陡然插足在灯红酒绿的新世界里,回头去看那个记忆中带有牧歌式情调的旧世界,难免生出留恋。但他没有着力讽刺或忿恨封建的罪孽和信仰的愚昧,而是老实本分的书写人性中的至真至善。在沈从文眼中,乡土大地上那些深沉优良的人文精神竟还存有历史的馈赠,不仅是值得歌颂的牧歌,还成了文学家挽救时代失落的理想信念的武器。在战争和激变时期,沈从文的这套宏伟理想也许还值得改良改良,加以实践。但在现代文明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这种对现代疑惧下的返璞蓝图难免引起人们质疑。


成为青年之初,我也一个劲地想“把自己连根拔起,远远地抛到外面去”,一想到那个连3g信号都没有的小村子,逃离荒僻和落后,汲取资源和文明的念头就涌上心头。但似乎离家乡远一丈,心底的挣扎便重一成。总有一种情愫,让我流连故乡,为什么越长大越怀念八月的桂香,难嚼的红薯片,还有小时候爬上后屋山丘俯瞰整个尾巴屋村时的畅快。我渐渐感受到骨子的乡土根脉,似乎那一方人事,总能给我最澄澈的洗涤和最无畏的精神。

在沈从文的创作历程中,我看到了同样的挣扎、困惑、寻觅和坚定。在早期的作品里,他着力描写湘西自然风韵和奇异人生,通过对家乡的暴露来缓解初入都市的孤独自卑,并寻求文学上的立脚点;三十年代后,他开始审视城乡文化的激荡,整合人生经验开创了一个理想化的湘西世界;战争以后,他转向理性地思考,如何用“美”与“爱”的生命形式来拯救消失的民族品德。沈从文对于湘西一方小天地的思考,涉及到了民族的精神文化道路的选择。这个过程中,他自始至终都以“乡下人”自称,热爱湘西,钟情原始,尽管他早已久离湘西,立学成名。他没有以俯视的姿态书写乡土,而是深入到沉重的大地上。沈从文需要寻求的,不仅是教化的出路,更首要的是要探索一个少有人开拓的领域,以思想家的眼光去审视和发掘乡土的软弱以及优势。

为底层的写作向来是困难的。沈从文的乡土写作有着中国古典审美理想的因子,既葆有陶渊明笔下自在浪漫的田园风气,又继承了杜甫“三吏三别”中的时代同情和关怀。虽然时有批评家否定创作中的现实缺失,怀疑作品中湘西境况的真实性,但我以为,这并不是对乡土品性的粉饰,而是对真善美的认可,对文化创作自由性和文化感召多元性的尊重。“乡下人”写作的道路也是充满了挑战的。一九二二年,当沈从文怀揣着一本《史记》奔赴北京求学,注定了他将要面对上流社会的“聪明”、“大度”和“文雅”,在都市的繁华和乡土的质朴中抉择。一位作家能够在这等境遇下仍然关注自己湘西故土上的赤诚和韧性,还预意将这种美德发扬成诊断民族文化病根和追寻民族出路的历史文本,这需要何等定力!

我曾叹惋今日之中国乡村,已然沦为了现代化发展的后尘!尚不见山清水秀,更哪堪仁义礼智信?每见闻自己的故土上生发出的罪恶,总要想起沈从文小说字里行间弥漫着的深沉乡土忧患和悲悯感。上几代人走了,近几代人出走了,乡土的韶光何在?也许,希望在那些敢以“乡下人”自称的都市寄居者身上。上世纪中,沈从文通过文学呼唤人们以反哺的精神境界回归自然,以朴素和诚挚来处事待人。后继的废名、彭家煌等人,或在乡土苦难的残酷书写中呼唤人的倔强,或在淡淡叙事中歌唱人性挽歌。乡土作家们空想式样的桃源情结,实则包含了一种具有终极关怀意义的理想,无论时代的洪流如何碾压,理想终可以成为一代代人向上追求的塔灯。

我也是一名来自黄土地的乡下人,对沈从文先生身上纯正文人意识和“乡下人”气质极其偏爱。和这位学者和思想家相比,我的生命姿态显得更低。如若不能敏学普智,便做一个朴实无华的乡下人角色吧!不羞怯于书写家乡,不愧对土地的质朴,不抗拒自己的生命形式,足矣。

你可能感兴趣的:(乡下人说乡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