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身教育终不悔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许身教育终不悔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020.1.19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上面这段文字,你一定不陌生吧,是不是曾经工工整整地摘抄在积累本上呢?这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引以为座右铭的文字,就出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中写保尔在参与修筑铁路时染上伤害差点死去,在母亲的照顾下战胜了死亡。在烈士公墓,保尔检查回顾自己24年的生命生活,有了上面这些感叹。

这几天我一直沉浸在这本小说的阅读之中,每读四、五章便停下来梳理一下有哪些情节,书读完了,主要情节也梳理清楚了:小说分为两部,每部各九章,第一部主要以前苏联的国内战争为背景,第二部主要以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为背景。作品以时间为序,分别写了少年保尔的生活与反抗,战士保尔在战场上的奋勇杀敌,建设者保尔的忘我工作,钢铁战士保尔与疾病的顽强斗争。小说以保尔的成长经历为线索,叙述了保尔从12岁到二十多岁波澜壮阔的人生经历,塑造了保尔这个顽强坚韧、自尊敏感、乐观坚定的无产阶级战士的形象。

读完这本书,深深为作者塑造的保尔的形象所折服,就上网搜索作者尼古拉•奥楚特洛夫斯基,好奇这样一本书背后站着一位怎样的作家?这本书看起来很像自传体小说啊。果然,书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命历程遭际与奥楚特洛夫斯基何其相似!来看看作者的简介: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苏联业余作家。出生于乌克兰小镇舍佩托夫卡,并在那里度过了一个没有阳光的少年时代,后参加革命,1929年,他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情况下,用自己的战斗经历素材,以顽强的意志,历时三年创作完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其后又开始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的创作,只完成了第一部,就与世长辞,年仅三十二岁。

作者为什么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书名呢?想起一个笑话:火车上,有位青年正在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乘客据此推测道:“你在炼钢厂工作吧?”确实会让人误以为这是一本指导炼钢的专业技术书籍。还真有一名英国记者问过作者这个问题,他回答说:“钢是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而成的。只有这样它才能坚硬,什么都不惧怕。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这样的斗争中、在艰苦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且学会了在生活面前不颓废。”原来,“钢铁”是有比喻意味的。在书中,朱赫来面对保尔这些共青团员们不怕困难迎难而上默默筑路的行为,不禁赞叹道:“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当时保尔和一大批共青团员为解决木材运输问题,在冬天修筑铁路,在没有机械、土地上冻、衣食供给困难等难题面前,他们没有退缩,坚持与困难斗争到底,创造了奇迹。钢铁,喻指青年人顽强不屈精神的精神。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是在直面困难中挑战困难战胜困难中炼成的。

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但一样会面临困难,虽然我们遇到的与保尔他们相比小多了,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把困难看成是锻炼我们意志的机会呢?保尔在铁路修筑成功之后,在团省委工作时,以前战斗中留下的隐疾复发,全瘫,双目失明,看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时他曾想过结束生命,但是他很快振作起来选择了文学创作开始新的生活。他做到了,克服重重困难后他收到了小说即将出版的消息。看来,生命中的每一季节都可以有鲜花盛开,此路不通可以开辟出一条道路来。

第一次阅读这篇小说是在十几岁的时候,当时是为阅读而阅读。现在再读,关注到了小说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画面感很强;也关注到了这样一个观念:伟大的作品会传递出人性中向上坚韧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是可以突破时代和阶级的局限而熠熠生光,直击我们心灵的。经典,真的不会褪色,很多时候我们在经典面前止步不前,乃是我们的偏见作怪,比如我以前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心存偏见,认为革命年代早已远去,这本书的价值也已经贬值——真是太浅薄了。

回到开头那段名言,它之所以能够成为名言,是因为它写出了所有人都关心的人生大问题:一个人的人生该如何度过?读完保尔·柯察金的故事再扣问我们自身,我想每一个都能作出自己的回答。我呢,就像韦庄笔下的那个少女:“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少年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纵被无情弃,一生休。”许身教育,我和保尔一样无悔。

保尔走上革命道路,是受了布尔什维克朱赫来的影响;作为老师,我们也可以做孩子们的“朱赫来”,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孩子们向真向善向美,向着生命的明亮那方!

你可能感兴趣的:(许身教育终不悔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