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写生是国画学习和提升创作水平的重要途径?

为什么说写生是国画学习和提升创作水平的重要途径?

国画学习离不开“师古人和师造化”,“师古人”就是向前人或别人学习,主要是临摹,不管你是从古典山水还是现代山水入手,当通过临摹掌握到了基本的造型技法之后,一旦你开始独立的创作,你会发现要摆脱别人的图式很难,因为临摹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势,总是“拿别人的眼睛来替代自己的眼睛(徐悲鸿语)”,画出来的东西显得千篇一律,这也是山水画创作中最容易犯的通病:概念化、程式化。


“师造化”,到真山真水中去写生,到现实生活中去感同身受,正是打破这种概念化、程式化的不二法门。

事实上,中国传统山水画创作中一直都很重视“师造化”,在师法古人的基础上临摹与写生并进,强调以大观小,山水画史上的几次重要突破和变革,都与“师造化”有关,只是到了清初“四王”,一唯强调摹古,抛弃了“师造化”的传统,进而切断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对后世山水画创作产生了非常不好的影响。


近现代以来,徐悲鸿、钱松嵒、石鲁、傅抱石、亚明、宋文治、魏紫熙、李可染、关山月、黎雄才等一大批前辈先贤,强调深入生活写生,催生了一大批新山水画,形成了一次新的国画创作高峰,一扫“四王”以降的那种概念化、程式化山水。

比如傅抱石,他始终坚信“只有深入生活才能够有助于理解传统”“只有深入生活才能够创造性地发展传统”; 钱松嵒曾十分认真地研究过石涛和石谿画作中的实景山势,体会他们作品中的构境及用笔,并得出:“师古人在于接受优良传统,还必须深入生活,把古人渊源在生活中核对,会有左右逢源之乐,再后创作”。


绘画说到底是审美的表现,不管你是写实还是写意,具象还是抽象,所有的“意象”都是现实的某种主观影像和高度概括,都离不开现实生活,走出书斋,到现实中去感受自然的神奇造化、社会的鲜活生动,是每个艺术家的题中之议。

对景写生,就是一种很好的感受生活的方式,也是一种观察能力训练、造型技法训练、创作能力的训练,同时更加有利于理解和把握传统绘画中的各种技法,理解传统山水中各种图式、程式与现实生活的源流关系,进一步提升对画理的认识。


写生对于一个成熟画家来说,现实生活中各种生动的场景、美的构图,不仅能激发创作冲动,更重要的是可以打破自己思维的陈规贯性,扩大山水画的表现领域,丰富山水画的表现语言,赋予作品更多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气息。

文/子语  整理自张际才中国写意山水画训练营教学现场

图片选自《怎样画写意山水》(2017年版)、《张际才山水画册》(2020年版)及张际才写生作品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说写生是国画学习和提升创作水平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