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财:从“原油宝”事件看风控思维

原油宝跌向负值

近日“原油宝”事件,投资者不单把本金亏掉了,还要倒欠银行N多倍的钱。这样匪夷所思的事被投资者投诉到了国家信访局。今天中国银行回应“暂不追缴欠款,暂不上征信”,可见已经有国家队介入了;一个事件处理不好,引起的就是连锁反应:

1、由倒欠银行欠款被追缴,引发购买了“原油宝”投资户集体转移资金带来的影响

2、由怀疑中国银行的投资眼光,引发抛售其他理财产品,并转移资金带来的恶性反应

3、由对中国银行的信任问题,并有可能上升到对整个银行业的信任问题


对这个事件我实在是不吐不快,起码有三方面值得反思:

一、个人风控

银行不是慈善机构,没有负责帮你赚钱的义务;

个人投资银行的理财产品的金额最好不超过存款的

纯金融性的理财产品投资要谨慎,不能听大堂经理的一面之词;

投资由境外发起的金融产品都要慎重选择,特别是欧美,货币战争是没人情可言的;

国内实体投资,或实体+金融投资,是不错的方向,关键是对创始人的选择,除了经验和运作数据,还可以用一套能量值测试方法对创始人和项目进行预先测算可行性作为参考。


二、银行风控

项目的引进和实施不能个别人说了算,要通过机制筛选;

建立自身的项目审核团队,优选共赢的项目;

一个项目或理财产品的引进,必须符合自身的价值框架标准;

尤其是引进境外发行的金融产品要慎之又慎,毕竟民族的思维习惯和国家的意识形态不同;

重视人才的培养和研究大数据与企业的有效放贷,以及“企业+金融”的实施数据建模。


三、行业风控

从其他银行都有不同程度的亏损来看,这已经不是单纯的某一银行的过失,是一个行业的失策,这反映出几个问题:

1、银行业巨大的审核机制漏洞

A/行业风控,要考虑的层面就是国家级的了,必须搜集各国行业数据和本国的行业数据进行数据建模,不断演算,才能决定施行。

要洞察发行方的底层架构是否存在陷阱,设计我方的行业准入框架标准并不断优化,纳入我方的防控机制中,不能陷入对方的游戏规则;

不然人家一个狙击就把你的行业成果收割了,

前车之鉴就是2003-2004年的大豆期货事件,国内大豆加工由原先的盈利变为全行业亏损,并导致国内70%的大豆加工厂被国际粮商趁机收购或者参股。

B/银行业的其他项目,有必要一一排查是否存在产品设计缺陷或审核漏洞,以防出现下一个狙击的目标。

2、从这次整个银行业的失策来看,归根到底是思维的僵化

行业领导小组也到了更新换代的时候;新领导小组必须有系统思维、建模思维,并熟悉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运用;当然爱国是前提,政审这关还是得要的。

3、对其他行业的借鉴意义

每个行业都应该构建起自身的风控机制,并着重培养自身行业的金融人才。


我是李福财,生活的思考者,带给你不一样的视角!

你可能感兴趣的:(李福财:从“原油宝”事件看风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