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书是《无知》。
《无知》这本书的内容来源于哈佛、麻省联合创办的MOOC平台edX 上开办的线上课程。
这本书可以帮助你了解无知,告诉你要如何对其进行有效地思考;也告诉你要如何利用无知,发现新事物;当然,还能教会你如何善用无知,在无知的状况下做出好的决策。
那么,我们会不会觉得自己很无知呢?作者又为什么说我们比自以为的更要无知呢?
一些人为什么要违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祖训呢?而人们又会不会故意制造无知呢?
事实上,在我们的生活里,无知无处不在。作者认为,无论你从事于哪个领域的工作,学习无知都是有好处的。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本书,我将从四个方面来为大家解读。
第一,什么是无知?
第二,如何在无知的情况下做出好的决策?
01
我们先来看看,无知是什么?
事实上,无知是一种状态,它涵盖了缺乏知识和错误认知这两个方面。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觉得一个人在某一方面是无知的,那么,这个人不光是一窍不通,还有可能会表现出他对某件事情的错误认识。
比如说,在我们阅读了有关准晶体的文章以后,才会发现,原来,我们对这个概念是一无所知的。再比如说,直到前几天我才发现从初中开始,我就把欧·亨利《最后一片叶子》中的“常春藤”看成了“常青藤”。
可以看出,人们能清晰地知道自己不会什么、不愿意做什么,也能敏锐地发现别人的无知,但是,很难意识到自己的无知。
语言里有很多用来形容和描绘“无知”的词语,比如,含糊、混淆、不确定等。
有些无知是自发的,比如,“离题”这个意境,代表了不需要知道的那些事儿,就像人们需要穿衣服,但是不用非得会做衣服一样。
这些都是自发的无知,可是“禁忌”这个意境却是环境强加给我们的无知,非自发的无知,比如个人隐私方面的禁忌。
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会认为无知是环境强加于我们的烦恼,也会觉得无知都不是什么好事儿,但是,我们又会刻意地选择策略性的无知来应对生活中的琐碎。
比如,在不顺心的时候,或许会想起“别为小事儿烦恼”的忠告,这种策略无知劝诫我们不要在小烦恼上浪费时间,而是要积极地专注于大事儿上。
所以,无知不一定是件坏事儿。
可以说,了解无知的过程,就是我们如何对无知进行有效思考并采取相应行动的关键。
释迦牟尼有这样一句话:“启蒙之光的诞生,依附于妄想和愚昧,若此二者不得,又何来觉悟?”
这句话恰到好处地点明了无知存在于很多领域,这些领域既要接受无知,又要依赖无知而存在。
生活中的益智游戏就是这样的,在不知道结果的情况下做选择才会更有意思。
再比如说幽默这件事儿,先给受众构建一份期待,然后,用意想不到的结局打破这个期待。
看电视剧、听故事也是同样的道理,即使不能马上知道故事的发展方向,大家也不太喜欢被“剧透”。这是因为,“剧透”不光捅破了那层无知的神秘面纱,“剧透”之后的娱乐价值也会大打折扣,与此同时也损失了很多乐趣。
所以,生活需要无知,很多事情不知道反倒会更快乐。
很多时候,故意制造无知,策略性地处理一些生活琐事。
就拿孩子的正面管教来说,父母们经常会使用策略性无知。
逛超市的时候,常常会遇到某个小孩儿大哭大闹的场景,这让他的父母既尴尬又头疼。
面对这种情形,有的父母就会采用了“策略性无知”法,先无视孩子的失礼行为,保证自己不会困在孩子的坏情绪里;然后,迅速出击转移孩子的在坏情绪上的注意力,可以邀请孩子一起完成购物任务,或者向孩子寻求帮助。实际上,孩子是很乐意放下负面情绪前来帮忙的。
其实,这个过程中,如果路人能够无视而且平静地走过,不去刻意地围观,那么,这样的无知就是一种高尚的美德。
生活里确实存在很多“高尚的无知”,基于信任的友谊就是这样的。因为信任,所以不可以监视对方的举动;因为友谊,所以不可以窥探对方的隐私。
尊重他人的隐私是高尚的行为,所以,尊重隐私就是高尚的无知。
可以说,无知虽然不够完美,但是它很重要,生活的很多方面都需要无知,并且依靠无知而存在。
02
好,知道了什么是无知以及无知为什么也是美德之后,再来看看在无知的状态下,该如何做出好的决策?
日常工作中,如果把相同的信息传送给专家和新手,那么,专家往往会给出更为优质的决策。
这是因为,绝大多数的专家能够在繁杂的信息中去粗求精,克制自己不会被额外的信息干扰和分散注意力,所以,专家更有可能做出更为精准的判断,从而给出有效的决策。
而新手往往会考虑所有的信息,不想放过蛛丝马迹,结果是新手的面面俱到反而分散了注意力,也很容易被多余的信息误导,所以,新手走弯路也就在所难免了。
很多人也相信依靠足够的知识储备和信息量,就可以优化判断和决策。
生活中,人们确实会因为知识渊博而表现出足够的自信与自豪,但是,真的是知道得越多结果就越好吗?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人不太喜欢在信息匮乏的时候作出某项决策,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具有被利用的价值。
有些时候知道的更多反而会更糟糕,比如那些虚假的信息和让人精神崩溃的坏消息。
事实上,人们也很难意识到无知有可能是件好事儿。
那么,先让我们来看看无知者和万事通之间的“少即是多”效应吧。
“少即是多”效应是指在同等信息量的情况下,无知者往往可以通过再次认知启发的手段,深层次地挖掘和获得信息,从而做出与万事通同等优质的判断和决策。
就像预测体育比赛结果一样,在预测不认识的球队是否会获胜时,无知者可以通过进一步了解这个队伍以往的比赛情况、有关的媒体报道,以及队员的资料等信息来作出相对合理的判断。
但是,“少即是多”效应并不是鼓动人们罢课,也不是劝人们放弃学习,而是给那些坚信拥有更多的知识和信息才可以做出更好决策的人敲了敲警钟!毕竟,如果掌握的知识和信息与将要预测的事毫无关系,那么,多余的知识和信息也无法帮助我们做出好的决策。
另外,在某个无知状态下,艺术家反倒可以激发灵感,把偶然性作用下的场景转变为更加有趣、更有创意的作品。
所以,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无知,总体而言并不是一件坏事儿。
人们在游戏和惊喜的无知之路上,获得了更多的快乐,也可以在高尚的无知中获得更多的信任。
作者指出,我们不需要追求那些和目标无关的信息,也不用费尽心思地去知道那些永远不应该知道的事儿。
那么,如何在无知的情况下,做出好的决策呢?
事实上,企业家们都很愿意了解其他企业的创意和知识,与此同时,他们又想着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创意不被竞争者们窃取。
比如,在悬崖峭壁上有一位陷入两难境地的登山者,不论是继续攀登还是向下撤退,都有可能坠崖身亡。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体力也在急剧下降,这样一来,他就更容易坠崖了。
同理,债务危机时的利滚利也是这么一回事儿,拖延得越久,“驴打滚儿”的利息就会越高,债务负担也就会越重,长此以往,恶性循环。
所以说,根本没有完美的答案,只需要善于权衡。
也就是说,在面对更大的不确定性时,需要尽早干预,而不是拖延或者不作为。
好,这里有几个管理无知的策略供大家参考。
一是,搁置不管,这和否认很相似。
就是说,可以把无知丢到一边不去理睬,或者委托专家们去解决。
如果必须通过冒险来达成目标,那么,否认无知也就可以确保行动继续进行。
二是,还原或消除无知,事实上,西方文化更偏好于这种策略。
比如,商家们绞尽脑汁策划的那些可以影响消费习惯的促销活动,就是试图通过灌输新的认知打破或者消除原有的消费习惯。
三是,接纳或容忍。
投资者很清楚自己的投资组合都存在着一些风险,但是对收益和风险进行权衡之后,还是会做出“这项投资值得冒险”的决定。
四是,听天由命。
这看起来很糟,但是信托关系中把自己的命运托付给受托方,这其中确实存在着一些放弃的意味。
五是,创造无知。
在一些重要的社交场合上,有些人会表现得极其礼貌得体,但这并不符合他们的日常行为举止。
这五种应对无知的策略,会因为目的和所处环境的不同,各自的适应度也会发生变化,有时会适应良好,有时却会水土不服。
所以,不要一条道走到黑,而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和目标灵活运用这些方法策略。
03 结语
神经学家斯图尔特·法尔斯坦(Stuart Firestein)的口头禅是:“科学研究的头等大事就是创造更高级的无知。”
就比如约翰内斯·古登堡(Johannes Gutenberg)的印刷机的发明,结合了压榨葡萄的螺旋压力机技术和活字印刷术的冶金技术。
所以,我们还可以通过探索新领域,产生多学科之间的文化交叉,积累新的知识来充盈大脑;同时,在敏锐洞察力地驱使下,对可能会实现的“预感”进行刻意培养。
可以说,无知,就是没有被征服的领土,也是神秘浩瀚的海洋。
因为无知,人们不断地探索和发现新的知识和事物,填补知识漏洞和缺口,通过学习、改善和弥补,从而攻克更多的无知。
生活里的娱乐、游戏、故事、幽默都离不开无知,如果少了未知的惊喜,那么快乐的感觉也会大打折扣。
任何人无法知道所有的事情,也无法理解棘手问题的所有背景。
任何人都不是别人肚子里的蛔虫,所以未必能在第一时间就明白对方所说的“hot”到底是“辣”还是“热”。
任何人也不可能让所有的人感到满意,从而消除价值观中的那些冲突。
任何人更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去应对所有的无知,事实上,有时候知道得越多结果会越糟。
总之,任何人都不需要期待能够得到完美的答案!
只需要意识到自己的无知,通过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来管理或应对它,甚至改善它,让无知成为发现新事物的强大动力。
只有这样,才能与无知共舞,从容不迫地生活下去。
我是墨古溪山,边读书边陪伴,喜爱风轻云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