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惰性

这两天反复听了几遍曾琦教授的《挑战惰性知识》感触很深。刚开始看到这个题目还有些疑问,知识还有懒惰勤劳之分。随着听课的进行,我心中的疑问也慢慢解开了。

原来十几年的学校学习,二十四年的教育教学生活,我更多的是在学习和传授无用的知识。就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我们是在做知识的搬运工。我们多年来一直是把知识从书本上搬到笔记上,再把知识从笔记本上搬到了卷子上。在搬来搬去的过程中,我们并没有深入的思考,形成知识结构,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形成知识网络。所以许多的知识在完成考试这一光荣的任务以后,就又原封不动的还给了我们各科老师。这也是现在有很多学生看起来很努力,很用功,但在生活实践中却很少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就是我们所说的高分低能的学生。他们只是在努力的机械的记忆知识,随着年级的增高,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他们不堪重负,看着他们努力的样子,我们都心疼。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形成知识结构,把知识越学越薄,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并在恰当的时候合理运用。

曾教授为我们举了一个巧记北美五大湖名称的例子,就很好的说明了把所学知识利用联想记忆,挂钩记忆等方法形成知识结构的重要性。也许最初记忆花费了一些时间,但这种记忆是长期永久有效的,它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忘;而会在一次次出现的过程中加深。随着这种方法频繁的使用,我们还可以把它推广到其他学科和知识记忆中去。这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过程中我们的神经网络就会越来越复杂。

而在当今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所有的东西只要去找度娘都可以查到,这样就更给我们的懒惰积累找了漂亮的借口。就像曾琦教授说的那样,当关闭手机,合上书本,我们什么也不知道了。这种鹦鹉学舌般的表演会让我们变得越来越愚蠢。

在这个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手机给我们带来方便,同时也扰乱了我们正常的生活。我们不能沉下心来读书,不能够静下心来思考,接受的信息和知识更多的是零散的,碎片化的,如过眼烟云般转瞬就忘。今天听了曾教授的分享我们都应该沉下心来,关注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注意知识间的结构化,系统化,先使自己所学的知识形成结构体系,这样既便于积累所学,又便于应用所学。然后我们试着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句文字,帮助孩子们建立知识间的关联。让我们的孩子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在一厚一薄间,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战胜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