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团贷网创始人被抓,据说平台有20万投资者,每个投资者在事发之后都感觉太突然,猝不及防。
又是一个个因投资失败造成悲剧的故事。
曾经我也投过团贷网,也经历过去年的那波暴雷潮,两次都可以说差点踩雷,而这次事件的爆发促使我觉得特别需要在这样的一个节点来复盘下自己在P2P投资上的经历,做的好的地方在哪,不足之处又是什么。
2017年的时候,我需要持有一部分现金以供每月基金定投的需要,鉴于银行理财和货基的收益率的不高,这时我关注到了P2P投资。
最开始了解P2P,是通过我关注的一些理财公众号,当时好多大V都在推P2P投资方面的内容,由于践行不懂不投的投资原则,我当时的做法是先研究下相关内容,可行的话再投资。
可虽说自己也做了很多功课,但是获取的信息有局限偏误,主要是教如何鉴别靠谱的平台之类的,而且时间短,对这个行业了解到的并不全面,也并不全懂。
但基于长期一直追随的理财大V,对他们的个人魅力、专业和价值观的认可,很容易产生认同的心里,当时看到好多大V都有推荐相同的一些平台。不得不承认,心里会受他们推荐的影响,就跟随投资了。但害怕风险集中,所以当时我把资金分散在多个平台上。
另外,去年我一直在跟随香帅老师学习“北大金融学课”,在学习中,香帅老师提到P2P在中国的底层金融逻辑是不对的,监管部门规定,对p2p的定义就是信息中介,是不能搞资金池的,而目前市场的情况是不一致的。
再加上去年的“资管新规”执行,要求消除监管套利,降杠杆,像P2P之类资产的风险性是很大的,所以香帅老师给出的看法是不能说所有的p2p平台都是不好的,但是基本上否定p2p的投资的,尤其是利率过高的是建议一定要退出的。
看到香帅老师对p2p系列的讲解,我心里就在打鼓了,要不要撤出p2p的投资,考虑到香帅老师也说到并不是所有的平台都是不好的,我心里还抱持着我投资的是比较大的平台,也许不会有问题的想法,但是最后还是倾向香帅老师对这个行业的看法,求稳妥点吧,宁可少点收益,也不想冒这种不确定的风险,最终我选择了陆续退出p2p的投资。
在我退出后过了短短的一段时间,就有了p2p大面积爆雷事件的发生。网上看到很多受害者,有的家庭关系由此受影响,有的是养老金没了,虽然我投资的平台没有中雷,但还是特别感慨,好险!
这次风波过去后,我依然关注着p2p方面,看到有些理财大v说,这次爆雷的都是本身相对来说有问题的平台,国家在备案整改,肯定会淘汰一些平台,整体上会保留一些大的平台,然后整个行业的利率会降低。所以,有的大v自称自己依然有投资在一些平台里。
我这时又萌生了要不要再次进入p2p平台的想法,经过这次爆雷事件,我觉得行业踢掉了差的标的,相对来说大的平台应该是比较安全的,再加上香帅老师并不是否认了所有的p2p平台,再加上大v们推荐的一些平台,他们亲自到过平台内部去考察过,我觉得人家比我更专业,而且考察过,看这个行业比我更看得懂,也看的更清楚,所以就想着大平台还是可以进入得。
当时团贷网就是准备进入的目标平台之一,但这次吧,说实话两方面的原因最后没有真正进入,一方面是心里还记得香帅老师对这个行业的评价,另外一方面是由于太忙,被“拖延症”耽搁了。也许时间足够充裕,我真的说不好自己也许就少量资金投入了。
到前两天看到团贷网出事的信息,才唏嘘不已,又是差一点。
说完了整个p2p的投资经历,那么我现在从事后看,总结出了几点:
1、如果一个行业的底层金融逻辑上不对的,无论目前收益多高,都要持谨慎态度,要有风险意识。
2、保持独立思考能力,即使对于再信服的,比自己更加专业的人推荐,也不能不加分辨全收,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因为他人也有失误的时候,就比如这次团贷事件,有个理财大v说,这是自己投资p2p8年来第一次踩雷。
3、尽可能全方面地搜集信息,比如我如果不接触香帅老师的课程,所有的信息搜集都非常局限,而且偏同一个方面,所以在搜集信息时,正面和反面的都要去看,不要不认同的就不去看,而是去看看为什么同意或者反对,理由是什么,思考下,有没有道理。
4、人性是贪婪的,有时要学会克制自己,抵御诱惑,没完全确认前,不能有“赌一把”的心里,除非做足这部分资金全军覆没的心里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