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写作计划第25天——朋友圈的尖子生如何获得成功?

已经有很多天没有日更了,快两周了,最近在读《朋友圈的尖子生》,很想把这本书写一篇文章梳理“生在普通家庭的我们如何获得人生的成功”。书中讲了十三个故事。帮助我们看清方向,少走弯路。

《朋友圈的尖子生》的作者小马宋是罗辑思维金牌外脑,采访了十三位“别人家的孩子”,与他们交流中吐露出他们与众不同的思维,让我们感受到不同经历的人不一样精彩的成功故事。

他们每个人不是传统的“尖子生”,虽然也学习成绩优秀,但是他们二三十岁善于思考,培养出自己的竞争力,靠兴趣爱好走出自己的成功之路。由于篇幅的问题,我特意写一个我最喜欢的尖子生——马文亚。

高中时韩寒的《三重门》很火,很多人在这部小说里激起对应试教育的不满,我高中时也很不喜欢应试教育,天天骂老师讲课方式很老套,题海战术太老套,却没有用行动去反对中国的应试教育,让自己不受其害。1988年的马文亚就是勇于反对应试教育的人,他初中脱离父母的怀抱,去异地读书,12岁时开始用妈妈的账户炒股,15岁在上海买了一栋别墅并开始炒楼生活,大学时被称为股神,毕业前实现财务自由。

马文亚的经历很难在中国社会出现,中国的应试教育很难教出这么自主的人。他怎么走向成功的呢?

马文亚出生在平顶山普通的城市家庭,理财的启蒙来自他的硬币收藏爱好。

5岁的马文亚特别喜欢硬币,又一次他的硬币被人换成厨房的一筐青蛙,给他上了第一堂理财课。这件事给他一个启发:以后要把收集的硬币藏起来。他开始用有一个裂口的小猪存钱罐。

6岁那年,一位叫常乐的阿姨教会他收藏很少见的硬币。7岁时,他接触邮币市场,认识到一个理财真理:永远购买价值被低估的东西。他在以后的20多年一直坚持这个理财真理。

马文亚显然是一个早熟的孩子,10岁之前常常立志,将来要成为科学家、医生、警察;但是10岁之后,他的志向就确定了。

10岁的马文亚在新华书店读完所有的商业人物传记,就明确确定以后要成为一个特别有钱的企业家,后来想成为巴菲特。

对待第一次零花钱的5元纸钞,马文亚选择存起来;母亲的金钱式奖励让他热爱劳动,成为人见人爱的“别人家的孩子”;为了避免压岁钱被上缴,他愿意把压岁钱拿来支付小学学费。

从这些事情中,马文亚表现出早熟的金钱观,让他享受积累财富的过程和拥有财富后的选择权带来的感觉。

马文亚房产理财和炒股的启蒙来自一款“大富翁”的游戏。在这个游戏中,小学生的马文亚就了解到什么是贷款,参与拍卖,当上企业的大股东,拿股票分红,盖起连锁商店,学会“低买高卖”的炒股原则,认识到收地租是一个完美的“钱生钱”的方法,以至于后来他初中去上海买房读书,初三时和妈妈合股炒别墅。高中的马文亚靠炒楼赚取100万。

从马文雅的经历上看出,他先了解每种投资,再去干。为了炒股,他从2000年到2005年看完市面上所有的炒股书,并且拿来用,在大学成为了股神,在这期间还跟炒股高手学习过。

大学毕业后的经历更精彩,做CCTV证券资讯频道研究员,交易股指期货,设计金融、信托产品,做金融培训,做来量化投资生意。

他在采访中给我们的人生建议:

第一步,锁定你认为最重要的一两件事,

第二步,把大目标转化成小目标,一次做一点点。比如,环游全中国的目标,可以这个月先去天津,下个月再去上海,每年计划去几个地方。

第三步,每天都做你的目标,并且反思哪些地方做得好,那些地方做的不好。不要等到年底再去总结年初的目标完成了多少。

确实,成功的人都要自己的独特的方法,马文亚在理财投资上的巨大成功,也得益于他的热爱投资理财,还有父母的理财教育和不断地学习加实践。

你是怎么看的呢?如有想法,请留言与我交流!

你可能感兴趣的:(百日写作计划第25天——朋友圈的尖子生如何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