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燒簡史

一、古代先民的智慧。

中國從古到今都是以農耕文明為主要形態的社會。生存安全是第一要務,逐漸形成了背山靠水和耕地種田的業態,生活器具的製作使用進入生活,是簡單而使用的生產方式。陶器的製作使用與生產生活密不可分,中國陶瓷的發展史,也是人類文明的進步史。最初,陶器只是滿足生活需要,然後到陶瓷藝術、陶瓷文化。陶瓷器似乎一直是把生活化推上藝術化,又把文化藝術的持續傳承融入生活中去檢驗、沉澱、凝成。

圖片來源:三星堆博物館

二、陶器的製作使用過程中所形成的文化。

歷史上北方遼河流域的紅山文化。

圖片來源:搜狗百科


黃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半坡文化、龍山文化、大汶口文化。

圖片來源:搜狗百科


長江流域的三星堆文化、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

圖片來源:三星堆博物館

正如歷史學家錢穆先生所講:所謂文化普通講是指人類的生活。人類各方面的各種樣的生活總括匯合起來,就叫它做文化。

做陶、用柴火燒窯遠古至今綿延不絕,是融入生活的,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是不可或缺的,並且還要持續的。

三、生活的多樣性對陶瓷器具造型和燒結方式提出更多的要求。

酒器、茶器、花器、香器、文房雅器等。

圖片來源:手機相冊

圖片來源:手機相冊

圖片來源:手機相冊

圖片來源:手機相冊

圖片來源:手機相冊

中國歷史上,宋代器具造型和燒製水平達到極致,形成了鈞窯、汝窯、官窯、哥窯、定窯五大名窯。陶瓷器具的應用極為廣泛,上禮天地君臣,下禮士農工商,無不以陶瓷為用。

南宋時期更是将陶瓷器、茶葉和絲綢走出國門,成為與世界各國交流溝通的語言,從而影響著世界。

四、如果說陶瓷手工業縱橫幾千年,伴隨其工藝流程中的燒製方式尤為重要,是陶瓷器具能否成功的關鍵環節,甚至可以說:中國陶瓷史就是“一把火”的穿越史。

中國燒製陶瓷器具使用化石能源——煤炭為燃料始於北宋末年,距今不到九百年。北宋以前,毋容置疑所用盡是柴火,以後就是煤炭和柴火的混合體。景德鎮在1956年以後逐漸使用煤氣或電作為燃料。天然氣和電能是死的化石或化石的轉換,而柴火是活的(木材或秸稈)、有變化的。其落灰在高溫熔融狀態與胎體的礦物質反應呈現出釉料的玻璃態,形成中國陶瓷器物上最早的釉水——草木灰釉。這種不施釉水的玻璃態會呈現不同的色彩、凹凸、層次和質感,這種窯變古柮自然、詫寂幻化,深受文人雅士喜愛!

圖片來源:手機相冊

圖片來源:手機相冊

圖片來源:手機相冊

圖片來源:手機相冊

圖片來源:手機相冊

圖片來源:手機相冊

圖片來源:手機相冊

圖片來源:手機相冊

圖片來源:手機相冊

五、傳承與發展

手工業是心手相傳的,心物一體的,天人合一的,是不靠外力就能製作使用的,這些個特點符合中國歷史發展的,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孫凡訸工作室致力於傳承創新發展!

你可能感兴趣的:(柴燒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