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周公:一说周公旦,朱熹说:“周公以王室至亲,有大功,位冢宰,其富宜矣”。意为周公是开国元勋,他的富有是应该的,符合礼的。
另一说,周公泛指周公旦的次子及世袭其爵位而留在周王朝者,他们是在周天子左右辅佐周王的人,如周公黑肩、周公阅之类。
求:即冉求,“孔门十哲”之一,是孔门四科中“政事”科的代表人物。鲁国人,周文王第十子冉季载的嫡裔。
由于冉求多才多艺,所以在他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期间,被季氏招回,做了季府的总管。
冉求还懂军事,在抵抗齐国侵略战争中,有不俗的表现,受到了孔子的赞扬,当季氏问他的军事才能从哪儿学来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回答是孔子,并乘机建议季氏迎请孔子回国。
敛:收也,形声。从攴(pū),从佥(qiān),佥亦声。“佥”意为“双面的”、“两边的”。“攴”指“敲击”、“手动”。“佥”与“攴”联合起来表示“从物体的两边同时收拢”。
敛的本义:收拢、聚拢。如《六韬·文韬·文师》:“而树敛焉。”
敛也有收获的意思,如柳宗元的《牛赋》:“自种自敛,服箱以走。”
敛也指征收,如唐· 柳宗元的《捕蛇者说》:“赋敛之毒有甚是蛇。”官府向民间征捐敛财叫征敛,聚敛就是指重税搜刮。
敛也指赋税,如陈亮的《上孝宗皇帝第一书》:“省刑薄敛。”
附:小土山也,形声字。从阜,付声。“阜”( fù),是土堆,“付”指物交于人,阝付结合表示依附于地的小土山。如《春秋传》曰:“附无松栢。”
附延伸指沾着、附着,如《诗·小雅·角弓》:“如涂涂附。”又如《考工记·轮人》:“是故涂不附。”马中锡《中山狼传》:“丈人附耳谓先生曰:‘有匕首否?’”
附也指靠近,如《韩非子·用人》:“燕不用而耳不附。”
附也指另外加上的、从属的、随带的,如“附带”、“附加”、“附录”等。
附也指增加、增益,如:“附益”。又如《荀子·礼论》:“刻死而附生谓之墨,刻生而附死谓之惑。”
附也指依附、归附,如《礼记·王制》:“附于诸侯,曰附庸。”又如宋·苏洵《六国论》:“齐人勿附于秦。”
徒:步行也,从彳土声,形声字,徒的金文从彳从土,隶变后写作“徒”。
徒的原义就是步行,如“徒步”,后延伸指没有凭借的、空的,如“徒手攀岩”。
徒也延伸指同类或者同派的人,如“门徒”、“徒众”、“徒弟”等。
徒也指服劳役的人,古代服劳役的人多为罪人,所以徒也指有罪的人、不良的人,如:“不轨之徒”、“多事之徒”。
徒也虚化为副词,表示白白地,如“徒为人笑”、“徒劳无功”等。
徒也表示只、仅仅,如“家徒四壁”。
徒和徙都和步行有关,但徙指迁移,要注意区分。
全文理解为:
季氏比周公还有钱,冉求却又替他大肆搜括,增加更多的财富。孔子说:“冉求不是我的门人,你们同学们可以大张旗鼓地去攻击声讨他。”
本文的历史背景可参阅《左传-哀公十一年》和《左传-哀公十二年》。季氏要改革田赋制度,增加赋税,使冉求征求孔子的意见,于是孔子有下面的一段话:
“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如是,则以丘亦足矣。若不度于礼,而贪冒无厌,则虽以田赋,将又不足。且子季孙若欲行而法,则周公之典在,若欲苟而行,又何访焉?”
意思就是:诸侯做事应该合于礼,施舍应该“厚”,做事应该“中”,征赋应该“薄”。如果这样,按照原来的“丘”制就够了。如果贪得无厌,就算改了田赋制度,也是不够用的,周公之典还在,照着做就可以了,何必来问我呢?
结果冉求仍旧听从了季氏,实行田赋制度聚敛,所以孔子非常生气,鼓励弟子们一起声讨他。
孔子对冉求的不满由来已久,有一次季氏去泰山祭祀,作为季氏总管的冉求没有劝阻他们的越礼行为,孔子很失望。
冉求做孔子家宰的时候,私自送给本来就很富有的公西华80斛小米,孔子批评他说:“君子周急不济富”。
冉求也曾向孔子说明了原因:“力不足也”,孔子反驳他说:“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孔子批评他做事不坚持,画地为牢,裹足不前。
冉求的才能,是得到了孔子肯定的,他曾回答孟武伯的问题时说:"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
孔子还把“冉求之艺”和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并称。并把他列入“政事”科的代表人物。
和敢于反对季氏建“长府”,拒绝季府聘用的闵子骞相比,孔子更喜欢闵子骞,并把他列为“德行”科的代表。
当然,在孔子的谆谆教诲下,冉求逐渐向“德行”靠拢,成为一代贤人,世称“冉子”。
孔子的富民思想十分突出,他曾说:“富之,敎之”。孔子反对对百姓的盘剥,他的弟子有若也曾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礼记·大学》说:“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可见儒家为了维护统治,反对对人民的过分剥削,其思想渊源即本于此章。
德比才更重要
孔子的弟子冉求非常有才,但是多次让孔子失望,孔子气得大骂:“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后来,在孔子的悉心教诲下,冉求逐渐向“德”靠拢了。由此可见,教育学生,“德”比才更重要!
孔子把“孔门四科”中的“德行”科排在第一位,可见他对“德行”的重视。
孔子有个死对头叫阳虎,孔子还很年轻的时候,他就是季府的总管,后来他通过各种手段控制了季府的势力。
季氏是“三桓”中最有权势的家族,鲁国国政基本被他控制,阳虎控制了季氏势力之后,就等于控制了鲁国,这就是孔子说的“陪臣执国命”。
阳虎是中国历史上陪臣执国命的第一人,可惜好景不长,他在一次政变中失败了,先是逃到了齐国,后又逃到了晋国,投奔到了晋国权臣赵简子门下。
阳虎曾伤心地向赵简子倾诉说:“今后,我再也不培养人了。”赵简子吃惊地问:“为什么呢”?
阳虎说:“这么多年来,我辛辛苦苦地培养了很多人才。在当朝大臣中,经我培养的人超过一半;在地方官吏中,经我培养的人也有过半的人数;那些镇守边关的将士中,也有一半是我的学生。
可是万万没想到,就是他们害了我。在朝廷做大臣的离间我和君王的关系;在地方做官的,在百姓中无中生有地败坏我的名声;那些领兵守境的,竟亲自带兵来追捕我。真让人寒心啊!”
赵简子听了,很同情阳虎,说:“只有品德好的人,才会知恩图报;那些品质差的人,他们是不会这么做的。你当初在培养学生的时候,就应该挑选品德好的加以培养,才不会落得今天这样的下场。
栽培桃李,那么夏天时你可以在它的树荫下乘凉休息;秋天到了,你还可以收获那鲜美的果实。如果种下的是蒺藜,不仅夏天乘不了凉,到秋天你也只能被它的刺扎到。
你呀,所栽种的都是些蒺藜!所以在培养人才之前一定要考察他们的品行,否则等到培养完了再去选择,那就晚了。”
有切身体会的阳虎连连点头称是。人的品德比才能更重要。众所周知,天才总是受人崇拜,但没有天才的能力,倘若拥有良好的品格,更能赢得人们的尊重。
天才是超群智力所结的硕果,而良好的品格是高尚灵魂所聚的结晶。古人云:才者,德之资。德者,才之帅也!
当然,作为老师,自己的“德行”也很重要,阳虎自己本身就是一个欺上瞒下,品德败坏之徒,他怎么可能培训出品德高尚的学生来呢?
总之,老师要先端正自己的品行,然后要先重视“德行”的教育,然后再敎学生“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