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九种大数据分析模型

常见的9种大数据分析模型分别为:
事件分析、
属性分析、
渠道分析、
Session分析、
留存分析、
归因分析、
漏斗分析、
路径分析、
分布分析

1、【事件分析】
事件分析,是指用户在 APP、网站等应用上发生的行为,即何人,何时,何地,通过何种方式,做了什么事。
事件分析模型主要用于分析用户在应用上的行为,比如打开 APP、注册、登录、支付订单等。通过触发用户数、触发次数、访问时长等基础指标度量用户行为,同时也支持指标运算,构建复杂的指标衡量业务过程。
那么,事件分析模型能够解决哪些问题呢?
例如:
监测产品每天的用户数、访问次数、使用时长;趋势是否发生了变化?
引起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北京地区的用户和上海地区的用户,购买家电品类的金额分布差异在哪里?
今天在产品中发起了一个话题,各个时段用户的参与情况如何?
最近半年付费用户数和 ARPU 值是多少?

事件分析模型能够实时监测用户在不同平台的用户行为,通过不同维度归因指标变化因素,还能通过自定义指标组合成新的指标实现更为强大的分析能力。

常见的九种大数据分析模型_第1张图片

2、【属性分析】
属性分析是基于用户自定义属性或预置属性的占比分析,能够按照不同的属性来统计用户数等指标的属性占比,进而得到初步的分析结论。例如,通过对性别属性的用户数占比分析,我们可以快速得到不同性别的用户数统计结果。

通过属性分析,可以快速查看在不同属性上的用户数分布情况,便于统计不同特征的用户总量,在使用属性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合理选择度量方式,常用的度量方式包括:用户数、去重数、总和、最大值、最小值、均值等。

例如:我们选择的指标为“累计消费金额的均值”,维度为“会员等级”,用户选择“所有用户”,那么我们得到的结果是“所有不同会员等级用户的平均消费金额是多少”。

属性分析模型同事件分析模型类似,可以进行多维度多用户之间的对比、多种图表形式展示统计结果。在有标签功能的场景下,还可以对不同版本标签的统计对比分析。

常见的九种大数据分析模型_第2张图片

3、【渠道分析】

渠道,即企业(产品)与用户产生互动的各个触点,比如搜索引擎、社交媒体、广告平台、线下站会等等。

渠道分析模型用于分析用户(包括访客)的访问来源,通过访问用户数、访问次数、访问时长、跳出率等基础指标评估渠道质量,同时也支持自定义转化目标衡量渠道的转化效果。

那么,渠道分析能够解决哪些问题呢?
例如:
各个渠道实时的访问用户数、浏览量如何?
上周选择了多个渠道对网站进行推广,各个渠道带来的用户注册量如何?
社交媒体、搜索引擎、外部链接……哪个渠道带来的用户留存率更高?
微信来源用户更多集中在公众号还是朋友圈?
哪些搜索词带来的流量很大,且转化效果也好?

渠道分析模型通过定义基础指标和转化指标、选择分析平台、渠道维度,就能够清晰地呈现各渠道表现,从而评估不同渠道的实际产出效果,最终选择优质渠道组合,提高整体ROI。

常见的九种大数据分析模型_第3张图片
4、【Session分析】
Session,即会话,是指在指定的时间段内在网站/H5/小程序/APP上发生的一系列用户行为的集合。
例如,一次会话可以包含多个页面浏览、交互事件等。Session 是具备时间属性的,根据不同的切割规则,可以生成不同长度的 Session。

Session分析模型含多种度量 Session 访问质量的指标,包括访问次数、人均访问次数、总访问时长、单次访问时长、单次访问深度、跳出次数、跳出率、退出次数、退出率、人均访问时长、总页面停留时长、平均页面停留时长。

常见的九种大数据分析模型_第4张图片
不同于事件分析,Session 分析中额外支持了一些维度的细分,以满足特定场景下针对 Session 分析的需求,包括:

渠道来源分组:用以区分每次访问的渠道来源,仅适用于 Web/H5/小程序;
浏览页面数:以步长5为间隔,统计每次浏览页面数的分布情况;
着陆页:用以区分每次访问的着陆页,可以评价不同着陆页的访问质量;
退出页:用以区分每次访问的退出页,可以评价不同页面的退出情况,找到退出率高的页面进行优化;
访问时长:按照 0-3 secs,3-10 secs,10-30 secs,30-60 secs,1-3 mins,3-10 mins,10-30 mins,30-60 mins,1 hour 以上的区间进行划分,统计每次访问的时长分布。

同事件分析类似,Session 分析也支持多指标、多维度和多过滤条件,同时也支持多用户分群之间的横向对比。同时在 Session 分析中,还支持按照日、周、月三种不同粒度来进行统计分析,用户可以根据查询数据的时间跨度来选择合适的粒度进行分析。

5、【留存分析 】
留存分析 留存是指用户在 APP、网站等应用上使用过,并一段时间后仍有使用。

留存分析模型是一种衡量用户健康度/参与度的方法,超越下载量、DAU 等指标,深入了解用户的留存和流失状况,发现影响产品可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指导市场决策、产品改进、提升用户价值等。

那么,留存分析模型能够解决哪些问题呢?
例如:
上个月做了一次产品迭代,如何评估其效果?
是否完成了产品经理期望完成的行为?
作为一个社交 APP,在注册后不添加好友和添加 10 个好友的用户后续留存有差异吗?
短期留存低,长期留存一定很差吗?
两个推广渠道带来不同的用户,哪个渠道的用户更有可能是的高价值用户?
近 30 天注册的用户,半个月都没有回访的用户比例是多少?

留存分析模型支持条件过滤和多人群的对比分析,支持对全量数据随机抽样计算。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留存分析判断新用户在几天、几周、几月后是否愿意回来使用你的功能,还可自定义初始行为和结束行为进行功能留存分析。

常见的九种大数据分析模型_第5张图片
留存是基于某个用户群体的初始行为时间来计算的,描述发生了某个行为的同期群,在一段时间后是否发生了期望的行为。初始行为和后续行为均可以是任意事件或者某个具体的事件。

不同的分析场景中可以设置多个不同的留存条件来分析:
初始行为和后续行为设置为相同,对比不同的功能重复发生的情况,发现用户对不同功能的使用粘性;
初始行为相同,设置不同的后续行为,对比同一个优化是否对其他功能有不同的影响;
后续行为相同,设置不同的初始行为,对比发现不同的运营手段、产品功能对核心业务目标的影响。

6、【归因分析】
归因分析 在做运营活动时,我们可能会在产品内的多个运营位上投放活动素材,试图在用户与产品交互过程中的各个触点上,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引导流量走向和用户行为,促成最终转化。此外,用户本身可能还会通过搜索、内容推荐等触点获取信息,这些触点对用户是否能达成转化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也就是说,在用户转化路径上,站内的众多触点都参与了对用户的劝说和引导,影响了用户的最终决策。那么,对比各个用户触点,它们对关键指标的达成分别贡献了多大力量,是否都如运营人员所预期的那样,具有优秀的转化能力;亦或者,存在被低估的情况?在之后的运营中,该如何调整对各运营位资源投入的权重分配?

对于以上问题,归因分析提供了一种直观的度量 —— 转化贡献度,主要用于衡量和评估站内的用户触点对总体转化目标达成(如订单总金额)所作出的贡献,可以非常直接地量化每个运营位和触点的转化效果和价值贡献。常见的归因分析模型有以下五种
常见的九种大数据分析模型_第6张图片
首次触点归因:
将转化功劳 100% 归于首次互动的待归因事件;
末次触点归因:将转化功劳 100% 归于末次互动的待归因事件;
线性归因:将转化功劳平均分配给转化路径上的所有待归因事件;
位置归因:按待归因事件在转化路径上的位置分配转化功劳,一般首次和末次互动的事件各占 40%,中间触点的事件均分剩余的 20%; 时间衰减归因:按待归因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分配转化功劳,距离目标事件发生时间越近的待归因事件,做出的贡献越大,分配到的功劳越多。

7、【路径分析】
路径分析 路径是指用户在应用中使用的行为轨迹。在产品运营过程中,无论是产品、运营还是市场团队都希望能够清晰地了解用户行为路径,来验证运营思路、指导产品迭代优化,达到用户增长、转化的最终目的。

当有明确的转化路径时,通过预先建立漏斗来监测转化率会比较容易。但是很多情况下,虽然有最终的转化目标,但是用户到达该目标却有多条路径,无法确定哪条路径是用户走得最多的路径,哪条转化路径最短,这时候就需要智能路径分析模型的帮助。
常见的九种大数据分析模型_第7张图片
通过智能路径分析模型能够解决如下问题:

用户主要是从哪条路径最终形成支付转化的?
用户离开预想的路径后,实际走向是什么?
不同特征的用户行为路径有什么差异?

8、【漏斗分析】
漏斗分析,是分析用户使用某项业务时,经过一系列步骤转化效果的方法。漏斗分析模型能够灵活自定义多步骤之间的转化过程,找到关键流失环节及影响因素,进而分析用户行为进行针对性优化动作。

常见的九种大数据分析模型_第8张图片
官网流量很大,但注册用户很少,是过程中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用户从“注册 – 绑卡 - 提交订单 - 支付订单” 总体转化率如何?
不同地区的用户支付转化率有什么差异?
两个推广渠道带来了不同的用户,哪个渠道的注册转化率高?
上周针对注册环节的问题做了一次优化,转化率趋势是否有提升?

在理想情况下,用户会沿着产品设计的路径到达最终目标事件,但实际情况是用户行为路径是多种多样的。通过埋点事件配置关键业务路径,可以分析多种业务场景下转化和流失的情况,我们不仅找出产品潜在问题的位置,还可以定位每个环节流失用户,进而定向营销促转化。

9、【分布分析】
分布分析主要能够提供「维度指标化」之后的数据分解能力,将原有维度按照一定的数值区间进行维度划分,进而分析每个维度区间的分布情况,在以下分析场景中十分常见:分析订单的金额分布、分析某类特殊事件的发生时段分布、分析某类特殊事件的发生次数分布、分析触发某类事件的用户年龄分布。

常见的九种大数据分析模型_第9张图片
由此可见,分布分析主要针对的是数值型和日期型这两类属性,如金额、年龄、时间、频次,因此当用户打点上传的数据中包括这两类属性时,那么在日常的分析中就有可能会使用分布分析来解决一些特定问题。常用指标有:X 事件的次数分布、X 事件的活跃时段分布、X 事件的活跃天数分布、X 事件 Y 属性的总和/均值/人均值等分布。

你可能感兴趣的:(数据分析,大数据,数据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