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列奥纳多•达•芬奇传》

用两个月的时间陪伴达芬奇走完了他的一生,当读完尾声,扫视过最后一个句号时,我感觉到了一种圆满的心满意足和安宁平静。似乎达芬奇走完了他的一生,我也走完了似的。那种宁静我从未体会过。

一开始读这本书,尤其是那些对科学研究的记录,比如漩涡怎么样、光学怎么样,如何设置庆典演出时,我感到了枯燥,可当你读着读着时,感觉它就像一份苦涩的咖啡,品尝起来没有奶茶那般醇香浓郁,可是它的味道能在你舌尖缠绵悠长,想再尝尝。当走到他人生行将结束,开始留遗嘱时,我忽然有了不舍和留恋之情。似乎我真的是陪他走完了一生的人,守在他的床前,不舍他的离世。当读完尾声最后一句,扫过最后一个句号时,我合上书,那种感觉就像在做最后的告别,然后离去。

这个天才般的人物,就这样走完了他的一生;而我又何等有幸,用这样的方式,和我们一起读书的35位伙伴一起,圆满地告别了他。我们是一起陪着达芬奇走完一生的人,我有与大家一起共同体的感觉。我们因为共同的目标聚集到了一起,同样也因为终点的到达我们要分别。但这一旅程中,每当铃声响起,分布在地图上各个地方的我们就主动聚集,然后同频共振,这份默契美好将会深远地影响我,我带着这份力量继续奔赴下一个旅程,我知道我会再次遇见不同的人,不同的景,共谱另一首歌,心怀期待。我怀念但不会去留恋走过的那一段段,唱过的那一首首,因为我知道正是这一程又一程的旅程,一群又一群不同的人,让我成为我。对于你永远不可预知的下一程,我忐忑但不害怕,因为我现在有了力量和勇气去面对来自未知的不确定性。如同列奥纳多所认识的那样,“现实的轮廓本来就模糊不清,我们应该张开怀抱去接受这些不确定性。”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两个月以来深情地陪伴着列奥纳多,他送给我的礼物。他给了我走近他的入场券,我拿着这张通行证,策马扬鞭在他的人生里,他是不是在用这样的方式来告诉我,用走近他人生的方式去走近这个世界,把他个人的好奇和欣赏用来同样好奇和欣赏着这个世界。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他对我走近他世界的馈赠。书读完了,也许会从此束之高阁了,但他送给我的馈赠——对世界的好奇和欣赏,我将永远揣在怀里,也许有时会忘记,但永远不会丢弃。

他是个天才,但也是一个凡人,正是有着凡人的不完美,我们才觉得亲近,愿意去接受他的影响。我们穷尽一生都无法拥有和他与之比肩的才华,但是会使劲洪荒之力去向他学习,向他靠近一点是一点。

在我们的生活中、工作着会遇到很多很多的事,大事小事,重要不重要等等,你不知道这些事值不值得做,值不值得去深入研究,它能给你带来什么。但是,我想,读完了列奥纳多,我们要受到启发,那就是如同河流弯弯曲曲流向远方一样,你不知道它从哪里来流到哪里去,它就是流过了高山、流过了田野,赋予了它两岸的生物以生机。那我们遇到的事情会引领我们走向何方,我们也不知道,那就放任这份不知道的好奇心去流淌,去一路蜿蜒地滋润我们这具有机体以生机。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它的流动和变化。让它蔓延,它攀爬过的每件事都不会是单点,因为每一个单点、每一个瞬间都包含过去与未来。正像达芬奇那样,对解剖产生了兴趣,才剥去尸体面部的皮肉,绘制了嘴唇运动的肌肉,才在蒙娜丽莎的脸上画出了历史上令人难忘的笑容;正因为他探索了光学的数学原理,阐明光线如何照射在视网膜上,然后才制造出了《最后的晚餐》中透视变换的错觉。他毕生对舞台演出的热爱也促进了绘画和发明制造。

所以让好奇永远好奇,让求知永远求知。

爱因斯坦被人称为这个世界上自古以来最伟大的人之一。他曾在一封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我没有特别的才能,我只是有热切的好奇心。”他童年时期就经历了一些让他印象深刻的事情。当他爸爸把一个指南针拿给他的时候,他十分惊奇:为什么没有任何人拨动指南针1,指针却能总是转向同一个方向?如果每个孩子都有这样的好奇心,那么,他们成年后会怎样呢?我们小的时候也关心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长大了之后,谁还管天空的事呢?大家都忙着去生活,去赚钱。而爱因斯坦,在1910年,也就是他31岁时,他在关心什么呢?——他开始研究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

达芬奇也有着五花八门的好奇心,他关心很多人长大后就不再关心的现象: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云是如何形成的?我们的视线为什么是直的?打哈欠是怎么回事?……他在日记本上不停地列出他必须学习的任务,有的问题令人脑洞大开,比如啄木鸟的舌头是什么样子的。写这个问题的时候,他离自己的生命终点已经很近了。

可是,这就是达芬奇,甚至到了生命垂危的阶段,他还在研究用直观的几何学来帮助理解形状的变化。他一生痴迷于此,特别是如何在改变两条直角边长度的同时保持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不变。他想找出其中的公式。他都已经67岁了,身体日渐衰弱。到了这样的生命阶段,似乎已经没有必要再去纠缠这样的谜题了。但是,对于别人来说或许如此,对于达芬奇来说则不然。

一直到生命终点,他都在探索,在记笔记,停笔的原因,仅仅是“汤要凉了”。多么可敬!

大多数人都无法对周围的一切保持不断、随意的好奇,更不会好奇啄木鸟的舌头是什么形状的,还会说“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可这跟达芬奇又有什么关系呢看上去也没关系啊。但是,这跟求知有关系。他是为了求知而求知。他觉得好玩,这事有意思,所以他在努力研究这件事。

而我们不具备为求知而求知的能力和乐趣,我们学习知识的时候往往要问有用没用。在这本书的尾声,有一段话是记录啄木鸟的舌头的,我们可能并不需要知道这些,这个信息对我们的生活没有任何实际用处,对于达芬奇来说也是如此。但是在读完这本书后,你可能也会像达芬奇一样想知道这些,正是他某天将“描述啄木鸟的舌头”这样一条任务写在了自己五花八门又别具启发的待办青岛上。这一切只是因为好奇,纯粹的好奇。

好奇与求知是一个人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事。可是当我们沦为成年人后,只会追求实用了,读个书想变现,在学校教个书要考职称,退休后就研究养生。这都是简单系统里的实用主义在发挥作用,学会了选择当下对自己有利的,学会了交换,学会了计算,可最后,整个人少了很多生趣。

梁老师带我们读这本书是不是想让我们学会要纯粹一点,纯粹为了美好而美好,为了求知而求知,要长成像达芬奇、爱因斯坦这样的人。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当我们不再去用专业知识、技能组装自己时,我们就不是一个由外在的模块所组成的机械化的人,而是有着自我进化的逻辑和力量,充满活力!

求知本身就是快乐,就是驱动力,并非所有的知识都有用,但你要去追准这份快乐。就像列奥纳多在画《蒙娜丽莎》时,并不需要了解心脏瓣膜的工作机制,也不需要为了《岩间圣母》弄清化石为什么会出现在山顶。他是纯粹的被好奇心驱使,然后比他同时代的任何人都探索了更多领域,也发现了更多领域。这就让我想起自己的小孩,他在做一件事,然后由这件事的某个点引发了他对另外某件事的好奇,这个好奇与他当下所做的事没有关系。那我们是鼓励他的那个好奇去蔓延呢,还是拉回他的思绪到当下这件事情上来。虽说专注力很重要,集中火力先做完某件事,比如写作业,但是当他好奇另外一件在我们看来不重要的事上,也不能粗暴地打断吧。如果不能立即处理,但要先替他保存好这个火种吧,比如说,你这个问题提的真好,一会儿等你写完作业再去研究,好吗?而不是,像我以前那样粗暴地呵斥,想到哪里去了,正在写作业呢,天马行空到哪里去了?这样一来,好奇的火种就熄了,就像远古时代,火种是非常稀缺珍贵的,部落的人都是要在山洞里日夜守护的。

对发生的事情,我们都要用欣赏的眼光来看。你看列奥纳多兴趣广泛,我们后世对他最大的指摘就是因为他的兴趣爱好经常让他偏离真贵,他明明是个画画的艺术家,结果跑去研究建筑、数学,后世无数人哀叹,说“留给后人的却是损失”,但是他本人根本不在乎什么功成名就,留下什么旷世奇作流传千古。人家根本不care.正是没有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外部评价的标准,他才心灵上的空间去探索他愿意探索的任何事物,这才让他的头脑更加丰富多彩。如果没有去探索,他不可能在雕塑、建筑、解剖学、地质学等这么多领域有如此的创造力。那么他顶多是一个技艺巧夺天工的匠人。我们这个时代现在倡导要具有匠人精神,那是因为我们这个时代浮躁,我们已经缺乏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相比于那个时代,列奥纳多在众多领域的研究和开创,对人类历史作出的贡献要比当一个匠人更有价值。

从他身上还学到了一点,就是要永远谦卑,不要轻易认为事情完美、作品完美。尤其是从事人文哲史的工作者,我们看到很多诗人、作家,艺术工作者,在创造了一部两部作品后就永远躺在了功劳薄上,觉得功高盖主。实际上,你的作品永远有上升的空间,你要不断去吸取新知。列奥纳多之死还把蒙娜丽莎带在身边,不断完善。就像艾森克森说得,如果再活十年,他可能还会在那十年中继续完善。他不喜欢交付作品,宣布完成,因为那等于冻结了该付作品的演化进程,但他总觉得还有完善变化的空间。所以要永远追求更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列奥纳多•达•芬奇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