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

        或许是受了外婆的影响,我们家特别是我是那么推崇和在意生日的仪式感,直到现在一直没变过,我就是喜欢和家里人甚者朋友们一起过生日。

        记得那时外婆还在世时,家里大大小小生日,她都会给攒10个鸡蛋,并在生日前送到寿星的手里,雷打不动叮嘱的话总是那句“日子要过圆滑,生日当天吃两个鸡蛋,滚一滚,就圆了”。这话似乎很有魔力,即便是平常讨厌吃鸡蛋的人,都会在生日当天把看起来不可爱的蛋蛋给吃下去。而让我这个小辈吃惊的是,那年外婆已经81岁,她生病住了院,可她不仅还能准确地说出整个大家庭里每一个人的生日,而且还反复叮嘱外公“某某要过生了,鸡蛋攒好没有,记得给他说要吃两个鸡蛋”,叮嘱依旧还是那些叮嘱,可听在耳里却是说不出的五味杂陈。

        到了母亲这一辈,吃两个鸡蛋意味着圆满的习惯一直保留,但因为她一直住在镇上,没有养鸡,也就不再攒鸡蛋了。她在亲人们生日的当天会打电话送上祝福,年长的兄弟姐妹或是小辈满十,她还回发几个红包。说也奇怪,比外婆更有学识的她并不能随口说出具体的生辰日子,但她有一个神奇的小本,把每个人的生日包括时辰都记了下来,用时翻翻十分方便。

        而轮到我这辈80后,尤其是我,无论是单身狗时还是成家之后,可能是对奶油蛋糕颇有偏爱,家里人过生日,菜品可以不好,礼物可以没有,但生日蛋糕不能不吃, 家里人围坐着吹生日蜡烛的仪式不可不做。除了自己的小家庭,我基本上不记得其他亲人的生日了。我习惯在生日当天拍下照片,写下心情,然后微信朋友圈、QQ空间转发,不单是写下我们的幸福,更想通过这种方式记下每一个成长的瞬间。除此以外,我总是尽可能在好友生日时,或送去祝福或发个小红包,甚至送上小礼物,看到她们惊喜的模样,瞬间觉得自己也很满足。

        难道就是因为这种家族式对生日的重视或者说仪式感,让我总想通过不同的外在方式来认定和确认各种情感和自我?

        张爱玲说“生活需要仪式感,仪式感能唤起我们对内心自我的尊重,也让我们更好的更认真的去过属于我们生命里的每一天”。  是的,生命那么短暂,我们没那么多的来日方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