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此即彼的选择中,成为“这个个人”

Day69

今晚是第三次授课。

关于博尔诺夫的“遭遇与危机”,已读过四五遍,原来以为资金基本理解,但是在今晚课程的讲解和问题的抛出时,时时刻刻发现自己理解的局限和偏差。

这一次授课,郝老师以什么是遭遇?为何分析遭遇,遭遇理解的难点,以及遭遇的启示做了深入的剖析。

最大的收获有两点

1.如何把握概念和内涵的深度

对于本次作业,郝老师评价很多老师对于遭遇的理解有偏差,因此针对遭遇的内涵做了几个案例的辨析。通过实例,大家对于遭遇内涵中的“突然,痛苦,转向”有了更加直观的理解。

而真正阻碍文本理解的,不仅仅是字面的理解,也源于知识结构的缺失。郝老师引用了一篇关于信仰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结合存在主义哲学家基尔凯戈尔的抉择,鞭辟入里地阐释了遭遇的非此即彼性。可惜的是,由于我本人哲学背景知识和理解的不足,在理解这一块内容时,虽然深有触动,却倍觉吃力,很大影响到我的理解程度。

郝老师说道,新网师志于召回困难,通过有难度的学习,来召回丢失的自我和根本。看来,还需要继续啃读,并且丰富自己的知识的结构,才谈得上认识自己。

2.如何找到自己的非此即彼,成为自己

今天让我收获最大,触动最深的部分,是郝老师引用了一篇关于信仰的文章。这篇文章,围绕着存在主义哲学家基尔凯戈尔的抉择和对基督教的“反叛式”皈依,深刻地揭示了人的本质是如何在抉择中揭开和确认的。

面对心爱之人,忍痛割舍,面对宗教虚伪,无畏反叛,基尔凯戈尔可以算是那个时代最真实也最孤独的人。然而,这种遭遇中,自然充满了突然,痛苦,转向,更重要的是,他通过献祭式的抉择,表明了自己的本人的信仰和道路,他经受住了信仰的考验,不逃避而且直面,不两全而是取其一,这样的遭遇让他真正成为“这个个人”——他可能不为世俗所爱戴,但他超越了时代,并且用一生证实了真实的自己。

这种勇气令人景仰,乃至震撼!

反思作为教师的我们,究竟什么是“非此即彼”的?以前我总觉得事情并非非此即彼的,我可以“聪明地选择中间”,然而正是如此,理想黯淡了,热情退却了,我的折中,究竟成为了什么样的自己?

到底什么是我的“非此即彼”?是教室,课堂,学生,还是写作,公开课和演讲?在这个信仰缺失的时代,我应该如何去面对过分理性对于信仰的冲击?我将如何在自己的职业生命,在扎根教育中有所创造?

我将如何成为“这个个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非此即彼的选择中,成为“这个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