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感||珍惜每一节常态课

如果说公开课是大餐,那么常态课就是每天的家常便饭,是学生学习成长主要的知识来源。怎样上好常态课?对于一位老师来说,或许是一个值得终生探讨、研究的话题。

自本学期我重新回到课堂上课至现在,我对常态课有了更深的思考和认识:如怎样进行有效地备课和上课?怎样在常态课中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为什么有时课前精心设计的教学设计却在真实课堂中遭遇“滑铁卢”?等等。

且容我慢慢道来。


一、对范唱能力的再审视;

1.范唱能力很重要。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正确地范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技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范唱能力是一位音乐老师的立身之本。不管科学技术发展到何种程度,音像资料如何先进,这些电声手段都不能替代教师的正确范唱。

因为,没有什么比音乐老师现场唱出来的歌曲更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更能激发学生唱歌的积极性了。

2.教师范唱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歌曲的风格特征。

教师在范唱儿童歌曲时,应贴近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状况。在歌曲的音域上,教师的范唱要尽量适合小学生的音域及声区。范唱要轻柔、自然,便于孩子模仿学习。

我觉得特别要注意的是,教师的范唱要适合所教歌曲的情绪和特点,千万不能所有歌曲唱出来都是“美声味”或“民歌味”,而要有“儿童味”、“音乐味”。

比如,教学《嘀哩嘀哩》,老师的范唱就得轻松活泼有童趣,而不能用太多的美声技巧。当然,针对民歌或戏曲类的歌曲,则要尽量唱出原有的韵味。

3.教学相长,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范唱能力。

有很多老师总觉得自己唱歌不好,就不敢在学生面前唱。俗话说“教学相长”,只要你经常练习,并敢于在学生面前反复多次的演唱,慢慢地,你会发现自己的演唱能力在逐渐提升。

我身边有不少同行,在师范读书时声乐水平并不怎么样,但工作以后,反而有了长足的进步。这就是“教学相长”的原因。

一位音乐老师想要达到好的范唱效果,自己就需要不断地练习,不断地反思、校正,长此以往,自身的范唱能力就会不断地提升。我也感觉自己的声乐水平比刚工作时进步多了。

当然,除了因为上课的需要“被成长”,如果,我们能主动地多练声,多思考,多向行家请教,一定会事半功倍的。


二、学科教学观的再重建;

1.兴趣为王

当前的教材中选用了很多民歌、戏曲类的作品,这些都是我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但是,现在的学生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对这些作品往往缺少情感上的共鸣。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告知学生,这些作品很重要,要好好学,可能学生只是为了任务勉强参与学习,但实际上内心并不感兴趣。

针对这种现状,就需要教师深入研究教材,从这些作品中挖掘出与学生的兴趣、生活、学习产生链接的知识点、情感点或共鸣点,并设计丰富多彩、富有挑战的教学活动,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才有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参与为先 

在教学中,我发现,凡是让学生亲身参与的活动,如演唱歌曲、节奏游戏等等,学生往往都能全情投入地参与进来。但是如果让学生长时间地(2分钟以上)聆听一首欣赏作品,学生往往会难以集中精力。

是啊,对于学生来说,长时间地聆听一段不知所谓的音响,确实是一件很无聊的事情。可能开始会被某种情绪、音色、节奏吸引,但时间一长,往往就听不下去了。

所以,我们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参与性。较长的作品要能够化整为零分段听,并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参与进来,如带着问题听,听音色、听段落、听节奏、听旋律等,或者是边听边画,边听边动等等。

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的音乐学习应该通过参与各种音乐活动,积累音乐体验,不断地增进对音乐的理解。


三、对常态课意义的再思考;

1.常规习惯很重要

当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时,音乐老师一定要慢慢地培养起学生的各种良好的音乐习惯,比如正确的唱歌姿势、发声方法,聆听音乐的习惯,唱谱时手划节拍的习惯等等。老师要帮助孩子们养成这些良好的习惯,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比如:我任教的两个班级,从开学到现在,已经养成了如下的一些习惯:轻声歌唱,上课开始时唱师生问好歌,学习新歌时手划节拍,正确的唱歌姿势等等。

2.及时复习很关键

任何一种技能的习得,一种知识的内化是需要一个时间的过程的。我们现在一周只有两节课音乐课,如果不注重复习,往往就会前学后忘,无法形成知识技能的螺旋式上升。

这里的复习不光是指每节课上新课前,先把上节课学习的歌曲唱一遍。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学习新作品时,要有意识地引领孩子们运用已经习得的知识能力去分析、表现作品,长此以往,学生才有可能真正地掌握关键知识,习得更多“带得走的能力”。

3.作品积淀要重视

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孩子的音乐作品积淀,对于优秀的、经典的歌唱作品要能背唱,欣赏作品则要能够记忆主题。

当孩子脑海里的作品多了,甚至有了一个小小的资源库,学生才有可能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纵横对比,利用已知学习未知,才能对作品有一定程度的归类分析,对相关知识技能有更深刻的领悟和把握,从而形成能力的迁移。

比如:我们在教学“同头换尾”的创作手法时,可以让学生回忆学习的作品中,有哪些同样运用了“同头换尾”?从而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认识和领会。

再如:我们在教学民歌中的“鱼咬尾”时,也可以让学生回忆曾经学过的哪些民歌也运用了“鱼咬尾”,对作品的情绪发展、风格塑造起到了什么作用?从而对鱼咬尾这种创作手法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以上,就是我两个多月以来在常态课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在这样的一节节常态课中,我不断地验证着自己的教学观、教育观,体验和丈量着梦想和现实的距离。

接下来的日子里,惟愿珍惜每一节常态课。在鲜活的课堂上播撒梦想的种子,绽放更美丽的教研之花。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育·随感||珍惜每一节常态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