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国餐饮业零售总额为4.27万亿元,同比增9.5%,高于整体消费品增速的9.0%,2010-2018年复合增速达11.7%,驱动因素在于城镇化率提升、家庭小型化推动在外就餐人数以及频次增长。餐饮行业保持高景气,餐饮供应链社会化大开放,尤其餐饮连锁化推动第三方餐饮服务需求增加,目前速冻食品行业2B端规模维持15%以上增长,相关企业处于“跑马圈地”阶段。
No.1
餐饮连锁化、成本提升,
推动第三方餐饮服务需求
互联网口碑传播、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增加、社会餐饮供应链发展推动餐厅连锁化率提升。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13-2017年自营/加盟连锁餐厅收入复合增速12.9%/11.4%,高于独立运营的10.5%,按照收入口径,2017年连锁餐厅收入占总餐饮收入的比例为19.4%,相较于2013年提升0.7pct,并预计至2020年提升至20%。
主因:1)大众点评等手机软件为餐厅口碑传播提供平台,促进餐厅品牌化,并为高评价餐厅积极导流;2)消费者对餐饮品质与品牌关注度加强;3)冷链物流发展、社会餐饮供应链成熟度提升,为连锁餐厅提供供应链支持。
随着连锁化率增加,餐厅对标准化供应链要求提升,如果供应链跟不上,可能存在采购、产品品质、物流的不稳定导致门店的非标准化,给客户体验、采购成本带来负面影响。第三方餐饮服务商提供稳定的食材供应,保障产品品质,配合以高效率的物流服务,增强连锁餐厅产品与服务的可复制性。
人工、租金成本上涨是第三方餐饮服务需求提升的另一重要因素:相较于自制菜品,第三方餐饮服务将为餐饮企业节省人工成本,并通过规模化采购降低原材料成本。近年来餐饮业劳动力成本、租金成本不断上涨,一方面经营不好的小餐饮店被淘汰,另一方面餐饮店为节约成本去厨师化意愿更强,第三方餐饮服务需求提升是必然趋势。
No.2
速冻食品行业:
企业处于跑马圈地阶段
餐饮食材规模达1.7万亿,半加工食材占比提升。根据《2019年餐饮业年度报告》,原料进货成本占餐厅营业额的39.68%,按此测算,2018年餐饮食材规模达1.69万亿,按照40%生鲜食材、40%外购半加工食材、20%其他计算,半加工食材规模达6800万,随着连锁化率提升、人工成本增加,预计半加工食材占比将维持增长。
速冻食品是半加工食材主要形态之一,2B端增长快,企业跑马圈地。速冻食品由于保质期长、克服食物的季节性、店内操作方便,是半加工食材的主要形态之一,根据智研咨询,2018年速冻食品规模1843亿元,同比增9.9%,餐饮渠道占比约60%,同比增速达15%以上。
行业分散主因:1)餐饮连锁化率、标准化程度低,餐饮供应链尚未成熟;2)中式餐饮区域性、品类多样性、制作复杂性。相关企业处于跑马圈地阶段。2017年速冻食品火锅料市场规模411亿,安井作为龙头,市占率不到10%。
三全食品:成立于1993年,总部位于郑州,主要产品为速冻米面,并以零售渠道为主,2018年水饺、汤圆营收占比29%、35%,零售渠道、餐饮渠道收入占比90%、10%。零售端,公司是龙头,市占率达28%,餐饮端, 2018、2019H1公司餐饮渠道收入增速超40%,公司与百胜餐饮集团、海底捞、巴奴、呷哺呷哺、永和大王、真功夫等知名餐饮连锁品牌形成深度合作,以定制大客户为切入点,并围绕消费场景延伸,直销(连锁餐饮,定制化产品)、流通(小餐饮,标准化产品)渠道分别占比10%:90%。
安井食品:成立于1991年,总部位于厦门(产品特征决定其主要产地,厦门临海的区位优势可以使其获得大量且低价的鱼糜原料),产品以速冻火锅料为主,2018年速冻火锅料制品(速冻鱼糜制品、速冻肉制品)、速冻面米制品、速冻菜肴收入占比分别为65%、26%、9.3%。公司自成立以来坚定发展餐饮渠道,2018年经销、商超、特通渠道分别占比85.5%、12%、2.2%,经测算,餐饮渠道占比50%以上。
千味央厨:成立于2012年,隶属于思念集团,战略定位“只供餐饮”,产品以速冻米面制品为主,致力于成为餐饮专供速冻米面领导品牌。2018年公司总营收约为7.5亿,净利率8-10%,主要客户为肯德基、必胜客、德克士、真功夫、永和豆浆等知名餐饮企业,并与锦江之星酒店、富士康集团等签订合作协议。
海欣食品:创立于1903年,总部位于福州,以速冻鱼糜制品为主,兼顾速冻肉制品,主要销售商超和传统流通渠道,18 年以来快速渗透餐饮渠道,目前合作客户有张亮麻辣烫、杨国福麻辣烫、海底捞、华莱士等。
惠发食品:成立于2005年,总部位于山东(山东肉制品原料丰富),主要产品为速冻肉制品,2018年收入占比41.7%、31.5%。目前产品流通渠道主要为经销商渠道,2018年收入占比85.6%,商超、直营渠道占比1.56%、12.77%。
No.3
集中度提升缓慢,
行业增速放缓下价格战激烈
根据欧睿数据,2018年速冻食品CR3为41%,相较于2014年仅提升0.6个百分点,集中度提升缓慢主因:1)我国冷链物流体系的基础设施相对匮乏,特别是农村乡镇等地区冷链覆盖较少,导致速冻食品品牌较难全国化,同时部分区域性品牌适合当地口味,在特定区域地位稳固;2)速冻技术普及,行业进入门槛低,2018年我国速冻食品企业数量达461家,而2011年仅为252家。
根据智研咨询数据,2017年我国速冻食品吨价为1.13万元/吨,2012-2017年复合增速仅为1.28%(其中2014、2015年下滑),由于行业增速放缓(2014、2015年速冻米面规模分别下滑6.2%、增4.1%),企业为抢夺市场份额,价格战激烈,例如三全食品速冻食品吨价2013-2016年连续四年下滑。
No.4
三全VS安井,
速冻食品2B巨头出现
速冻火锅料场景丰富,速冻米面增长点来自餐饮以及大单品,速冻菜肴前景广阔。
速冻火锅料场景逐渐丰富,近年维持高增:速冻火锅料制品可分为速冻鱼糜制品以及速冻肉制品,其中速冻鱼糜制品起源于日本,解决鱼糜原料的供应和质保问题,并于90年代初由台湾传至中国大陆,随后大陆速冻鱼糜制品行业兴起并逐渐工业化。
餐饮渠道增速高于零售渠道,增长点来自火锅及其他个性化饮食规模增长(烧烤、麻辣烫、关东煮等),以及持续品牌化、连锁化(相较于复杂的中式传统餐饮,火锅、烧烤、麻辣烫等本身供应链也更易标准化)。
速冻米面制品工业化程度较低,未来增长点在于餐饮渠道以及创新大单品。速冻米面制品是我国传统面点商业化的产物,由于其SKU较多、区域性强、制作工艺复杂,除了水饺、汤圆、粽子以外,其工业化程度低于速冻火锅料制品,toB渠道占比小但发展快,在目前餐饮互联网+的背景下,速冻米面制品具备打造爆款的潜力。
速冻菜肴处于初期,前景广阔。根据欧睿零售数据,中国人均速冻菜肴零售端消费量是5.15万吨/年,日本与美国是中国的29.5倍、2.2倍,同时日本速冻食品中有54.5%用于餐饮渠道,其中50%以上为速冻菜肴制品,速冻菜肴是餐饮供应链更高阶段标准化的产物(速冻火锅料、速冻传统米面制品—速冻的更复杂的米面制品—速冻菜肴),我国速冻菜肴空间广阔。
根据《2018年餐饮供应链研究报告》,餐饮企业采用多供应商的模式分散采购风险以控制成本,70%的餐饮企业拥有100家以上的供应商,11%拥有1-35家供应商,餐饮企业的多供应商模式赋予更多食材企业发展机会。其次,餐厅的食品研发端面向第三方开放、同时餐厅也需要明星单品作为口碑支持,食材企业有望通过大单品(背后是研发能力以及对市场需求敏锐的嗅觉)突围。
安井自成立以来坚定发展餐饮市场,先发优势明显:产品定位决定其渠道选择,速冻火锅料由餐饮(火锅店、麻辣香锅、麻辣烫烧烤)培育消费者后,进入家庭餐桌,而火锅店、麻辣烫等小吃店主的食材购买渠道主要为传统流通渠道(餐饮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因此安井主要采用经销商销售的模式,2019年前三季度经销商、商超、特通、电商渠道收入占比分别为86%、11.3%、2.1%、0.5%,并对经销商“贴身支持”,拥有一批稳定且优质的经销商资源,构筑较强的商业壁垒。
三全食品从2018年起调整战略“重点发展餐饮市场业务”,采用经销+直营的模式,目前餐饮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小但增速快。由于速冻火锅料品类丰富、新品不断,而速冻米面制品的生产技术要求更高,我们认为速冻食品2B端处于快速发展期,企业尚未进入白热化阶段,产品、渠道、客户需求多样化,例如,小B、大B的渠道管理、产品特征、供应链服务要求大相庭径,三全有望通过大客户渠道(即直营渠道,大多数为定制产品)、速冻米面大单品突围,三全拥有较强的研发能力,有望成为速冻食品2B巨头。
来源|安信食饮(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