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大师莫奈,他的光影游戏与朦胧睡莲

“画画时,

往往会对物体有一个最初的印象,

这个最初印象非常重要,

你要努力将它保留下来。”

莫奈印象派

为什么那么多人们喜爱莫奈呢?

他没有传奇经历,

也不是绝色美男,

但偏偏就是靠笔下描绘的“美”引起了世人瞩目。

可见艺术的美感人人皆可感知。

抖音:一杨的艺术移情

莫奈印象派 睡莲系列

克劳德·莫奈(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国画家,被誉为“印象派领导者”,是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莫奈晚年近乎失明,却创作出令人沉醉的池塘睡莲。斑驳倒影中,天上的云与池中的水融为一体,它们变成了画家笔下的光影游戏。

莫奈印象派 睡莲系列

莫奈从一张白布开始,用大笔触表达密集的树叶,在树叶的缝隙间点缀光影的色彩。比如看莫奈的《睡莲》时,近看似乎什么都不是,远看却被画里的光影所震撼。早期介绍过印象派,可以查看相关内容延展:印象派:繁华喧闹的巴黎大都市,谁来捕捉那流失的瞬间?

莫奈印象派 干草堆

重复,源于对艺术的执着

从1890年开始,莫奈开始不断的重复画固定题材的不同光景。《干草堆》这个系列就大约画了两年之久。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干草堆,在莫奈的笔下却散发出了迷人的魅力,是干草堆美若天仙吗?还是光影会变魔术?

莫奈干草堆

Claude Monet, Meules, 1890/91. Courtesy of Sotheby’s.

都不是,是莫奈的眼睛发觉了落日余晖下、清晨雪后、夏末时节阳光下的“干草堆们”。那些在时间、空间、气候都恰到好处的印象之美被莫奈发现,并且通过画笔表达出感觉上的多维度盛宴。

莫奈印象派干草堆

Courtesy of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Claude Monet, Stacks of Wheat (End of Summer), 1890/91. 

莫奈的重复是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光线里绘制着固定的主题。比如上面说到的乡野草垛,《干草堆》系列就包含了24幅画作;另外像是建筑类型的描绘,他也画过《雾中的国会大厦》系列14幅和《鲁昂大教堂》26幅;莫奈的晚年,有自己喜爱的日本桥与睡莲相伴,从1900年到去世的25年时光里,《睡莲》系列的创作多达233幅。

莫奈印象派 睡莲系列

睡莲,摆脱感官依赖

莫奈作为法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论和实践大部分都有他的推广。莫奈擅长光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他最重要的风格是改变了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

莫奈印象派 睡莲系列

瑞士美术史学家曾对这种画法做出了“触觉原则”到“视觉原则”的总结。所谓“触觉原则”是指具有非常完整的造型和清晰的轮廓边沿,比如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而“视觉原则”则是强调印象的感觉,让观者不好找到线条的边界,有种朦胧模糊的感觉,莫奈的风格就是这一类。抖音:一杨的艺术移情

莫奈印象派 睡莲系列

莫奈的晚年,池塘中的睡莲成为他艺术的焦点。1890年他买下了现如今诺曼底厄尔省Giverny乡村中的一片土地,并将之改为花园。莫奈的睡莲,结合了画家亲眼所见与自身的印象记忆,并且还保留了早年对水面、倒影的光影印象和构成记忆。他认为,绘制睡莲池塘的核心在于水面形成的“镜子”影像,这些影像会随着时间和光影不断改变。

莫奈印象派 睡莲系列

在莫奈的画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确的阴影,也看不到突显或平涂式的轮廓线。在光影的追随中,这位眼睛几乎失明的老人,与池塘里或盛开或颓败的睡莲一起成了漂浮在世界的影像

莫奈印象派 睡莲系列
莫奈印象派 睡莲系列

他用尽毕生都在追寻光的脚步。莫奈的《睡莲》就像是印象派的一个缩影,它在朦胧中浮现出光影的宁静之美,却又在远近之间赋予生命冲击性的色彩。莫奈塑造的光影之美,经过艺术家一生的深刻理解和提炼,值得被人瞩目。

莫奈睡莲系列欣赏

莫奈印象派 睡莲系列
莫奈印象派 睡莲系列
莫奈印象派 睡莲系列抖音:一杨的艺术移情
莫奈印象派 睡莲系列
莫奈印象派 睡莲系列

"I want to draw in a way that  birds are singing."

——Claude Monet

抖音:一杨的艺术移情

莫奈印象派 睡莲系列

你可能感兴趣的:(印象派大师莫奈,他的光影游戏与朦胧睡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