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市看不见未来

图片发自App


仲夏还是到了,天越来越热,每次刚进入车内,就感觉进入一个熔炉,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估计也不过如此?

今天需要和地勘最后商谈一次合同,早点让工作进入实施阶段,周总是这里的负责人,满脸和气,进入到他办公室,看见满屋的专业书籍,各类文件铺满桌面,感觉他总有做不完的工作,一直忙碌不停。

“王总来了,快快,小谭快泡茶”,看见忙碌的老周实在不忍消磨他的时间,虽然很想用茶水润一润从屋外带进的热浪。

“算了,老周,你也别沏茶了,我几分钟讲完事情就走,看你实在太忙”,我们做工程的人反而没那么矫情,希望在工作上简单明了,把事情简单化。

想起前段时间和老周一起喝酒,酒至半酣,互相发着牢骚;“这工程设计是越来越难做了,越来越细致,晚上睡觉都还要回想是否哪里考虑还不够周全,哪里的计算是否还有错误”。现在想起来有点羞愧,也就发发牢骚,无论做什么事情不付出努力,哪里这么简单能做出成绩。

但只要努力和坚持,一定是不会错的。想起路遥的一句名言:“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有可能成就某种事业”。任何行业都是如此。

这些年一直带学生,素质也参差不齐,但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三四线城市的学生反而不如大城市的学生更加的自律,一线及准一线这样的大城市出来的孩子更加的知道他需要什么,异常的勤奋,按理大城市的孩子生活的环境应该更加优厚,普遍懒散或自理能力相对较弱才对。

我分析是大城市竞争压力和高房价,让那里的孩子早早感受到了生存的不易,同样高素质的教育环境,也让他们更早的养成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也更自律,但少数官二代富二代不在此列。

农村出来的孩子也大都不易,知道自己付出的只能更多,才能和城市的同龄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虽然付出不一定达到目标,但付出总有希望。

记得前些年在我办公室旁边租了一个两室公寓,这样就可以每天节省很多的通勤时间,有次周末,一个学生说要来我这打牙祭,我这人在生活中和学生关系很随意,常能像朋友一样互相玩笑,但学习工作还是比较严肃。

小李不是一个人来的,带了一个同学,说周末休息,也想来学习建筑。进得房间让我感觉有点诧异,也不记得小李同学姓啥了,牵着一只超过了成人膝盖的白色大狗,后来知道叫萨摩耶。在当时这种狗不算便宜,也有个七八千元一只,抵得普通工人最少两个月的工资了。

身上的穿着一看也是价值不菲,看来今天来的还是个富二代。其间也是聊了一些专业问题,对社会的看法也是各抒己见,小李是山区出来的孩子,明显见识上少了不少,但专业上却总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后偶尔和小李交谈,才知道哪来的什么富二代,也仅三四线城市出来的普通家庭孩子。这孩子有点过于放飞自我,把父母几十年从牙缝里挤出的积蓄拿来挥霍,读书不用心却要做生意,结果血本无归,又让父母借钱买了个车,美其名曰行万里路,带着女朋友到处旅游,四处晃悠,一年中也没几天在学校学习。

我实在无法理解,是怎样的心情,让父母这样放纵自己的孩子;是怎样的心境,孩子可以这样挥霍父母的血汗。

我内心是疼痛的,是为这样的父母悲哀,也为孩子的无知所惋惜,但外人很难阻止,甚至时常想起任然有些愤怒,这是在害谁?

“小李你以后还是不要再带他过来”。我知道自己实在看不得这种现象,现在社会的确发展很快,但在网上或新闻中时有报道,这种啃老的孩子已经成了普片现象,已成一种群体,还啃的理所当然。

常常在思考,这种现象仅仅是房价太高吗,也不尽然,教育的缺失和父辈对子女的不输起跑线上,及社会浮躁的心理也是有的,这起跑线是否被带偏了?这已是一个社会问题。

三四线城市过于慢节奏的生活,不高的生活要求,大量人才的流失,社会资源的大城市集中。这些都让小城市出来的孩子,少了格局,不知道什么才是规划未来,而且这样的还不在少数。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城市看不见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