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课程》节选翻译(三)

A Course in Consciousness

《意识课程》节选翻译(三)

What is love? 

是什么?

弗兰西斯鲁希尔用下面这篇文章指明了二元性的爱。

爱是什么?

“爱”这个词,指向来自生活中的一种经验。它是一个自相矛盾而又充满奇异的体验,因为就算我们所有人,全都经验过它的现实体验,它似乎也会从每一个试图急切获得它的人手里逃跑,似乎你越想紧紧抓住它,拼命控制它,去描述它,或者试图让它重演,那么,它都会逃之夭夭。在我们的童年时期,当我们看到一个优美而色彩绚丽的画面,我们都有过这温情的喜悦和快乐,当我们回想起一个我们所爱的人,那轻松而温润的柔情,当一个素昧平生的陌生人陷入深深的悲痛伤感,陷入危险境地需要救助的时候,那驱使我们去给予安慰和鼓励,驱使我们伸出援手的莫名冲动,当天真无邪遭遇残暴,当清白之人遭遇压迫和虐待,那厌恶和反抗就抓住了我们。所有这些以及类似的更多境遇细节都指向一个普遍共有的体验,没法被精确描述或者精确定义。如果我们想去更深入的探寻这个中心体验,它看上去似乎由于缺乏客观性支持而让我们的调查一下子蒸发了。如果我们没有拿语言字词来表达它,就没有任何意向和内心映像去描述它形容它,因为没有任何对它的客体性亲身体验的感知或觉受。(要想用文字和意向去描述和形容它,首先要在内心浮现一个客体性的画面感知和觉受,通俗的说,你要想表达爱是什么,你首先已经在回想你所体验过的有关画面和客体性的觉受)而且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这就是吊诡所在:(爱的记忆回想)它毫无疑问是在“当前”这一时刻所“发生”的。爱,它有着如同“当前现场感,自觉临场感”一样的微细飘渺,并且无可否认,不可抵赖。我们觉知到这个爱的体验,同样的,我们觉知到我们有知觉。

假如我们尝试去描述那走过的轨迹,沿着那轨迹一直追溯到刚刚过去的一霎那,它就一下跨入难以表达,无以言表,感觉仿佛“我”融化了,也许只有这么一瞬间的融化感,无以言表,完全融化在这寂静,空旷,无限的现实情景里,一个喜悦的安宁平和感,给所有的情绪或者智力扰动都画上了句号。这不是什么新鲜事,这所谓的新维度,我们都不陌生。作为无条件的,绝对亲密无间和柔软,它是即刻,随时当前时刻就可被确认的。这就是中心,我们个体自我和这个世界“同时同步同在”的中心。这个时刻当前的临场中心感,就是【爱】。

*译注:“presence” :时刻“当前”的存在感,当前现场的临场中心感,也常被翻译为“临在”。

在这真正的爱和慈悲包容被显现出来之前,是否有某些具体的条件?

条件(环境和状态)是一个分离孤立的个体“我”观念,短暂的消失或者永久的消失。这个分离孤立的“我”念消失,永远也不可能是通过这个分离孤立的个体“我”---在完成某种行动之后---“做”到的结果。爱,以它自己的翅膀飞行,并且知道根本没有任何规则和法度。它是至福的爆发,恩泽的发生,从分离孤立各自割裂的催眠幻觉状态,突然一把就把我们抢夺出来。完全释怀,坦然心安的解脱心态,这显现来自于自由无限它本身。

但是,你不要就此推断,认为我们旨在爱的显露而有意进行的每一个行为练习和内外实践是无作用的。这样的看法,会把我们禁闭在智力思维的迟钝上,枯燥无味,无聊,晦暗而沉闷。对爱的热望来自于爱本身,并不来自于这个分离孤立的个体自我ego。正相反,当我们不得不臣服于所有每一事物,听任一切事物的摆布,才让我们开始慢慢领悟到爱,把我们带进那爱。在这个被逼无奈的臣服中,我们忽然发觉真正的爱---那个我们一直始终在苦苦寻找的内在安宁。

无须某一对象,某一目的,爱就能存在吗?

【爱】唯一存在,无须某一对象。爱是无遮挡的遍看,遍照,源自无客体的无目的,无条件无理由的爱。一个目的,对象和目标就在[爱]上套了衣服,并且给它涂抹上装饰。和他或者她,自我,那“无客体”,我们所拥有的这共同一体就是这有意识的存在。那些涂抹能够发挥暂时的魅力和吸引力,但唯有那始终在幕后的真正本体本性能够带来我们所探寻的东西。我们并非爱别人,我们爱别人内在中的爱。这不意味着我们必须背弃他人而转向上帝---那“无客体”,正相反我们明白他人都是爱的某个表达式。与我们的配偶,儿子或女儿,一个陌生人,一个外国人的关联关系,呈现出爱的别样的另外的尺度,范围和次元。日常生活形成一个(即时)体验域---永远是当前的,新鲜的。如果认出,我们和他人的交往接洽就是和那“整体意识”的各种潜在性,各种可能性的交涉,我们就会使得上帝脱下面具,当他摘下面具,那会伴随一个奇迹,这奇迹就是上帝赞许的微笑。

以上叙述,全都是(境界性语句)指向和指针,而并非定义解释性描述,因为非二元的【爱】(不是概念,观念,也不是情感)无法被“二元性”的文字描述定义。我们什么也没“做”,这不是我们“做”到的什么了不起的事---这只是我们真正的真实自性的某一面貌,某一面向。

认清自我,觉悟自我,意思是指去了解我们的真正自性是【元觉/爱】。

始终把我们自己认成是一个个相互孤立,各自分离的个体,那么我们常常就觉察不到那非二元的[元觉/爱]---真正的我们。宗教有时在指向它,但由于这非二元的爱,它不是一个概念,一个观念,或者一个行为的规范准则,所以它无法被包裹捆扎在某个教条里,然后被当作教义来教导。

[那现象是非二元的爱,某一表达式,被映射体现为“我们感觉到不得不彼此相互信息交流”。没有某一个共同普遍被接受和理解的信息表达框架,信息交互是困难的。这普遍的共同使用的信息交互表达框架,就是这个“客观现实”的总概念构想,这个客观现实世界就是我们共同的信息交互平台。由于这个总概念构想,我们能够认识到,这个客观现实世界什么也不是,不过就是一个信息交互的工具性平台。客观现实并不必须是真实实体,并不必须是真实的。相信它是真实的,把这个客观现实世界信以为真,只不过是把分离和各自孤立割裂信以为真罢了,假如分离是真实的,无条件的爱就绝不可能存在。这导致信息交互流动的悖论:信息流动的需要,是非二元的【爱】---它的某种表达式,但如果信息流动交互的需要,衍生出一个分离信仰,把各自孤立割裂的表象信以为真,它就使得非二元的爱成为不可能。]

非二元的【爱】(元觉)是完全清晰的观看着全部一切,一览无余,是本体它自身的一个表达式。这非二元的爱,它包含着所有一切情感和感受,以及我们所镇压阻止的那些情绪情感,包括镇压和抑制阻止本身,包括所有的,我们希望我们能收回的那些行为或者言语,以及这个愿望本身。这非二元的爱,它的表达式无所不包,无有例外。于此同时,那表面上看来正好和爱相反的现象,依然只是非二元的爱,它的某个表达式。

在即将到来的一周时间里,去练习观看:所有每一个事物都是非二元的爱的某个表达式。你去这么观看,没看出任何感觉,那么记得:“即使任何失败也还只是这爱的表达式。” 看看你完全以这样的认知去看待你的人生,生命和生活,有没任何变化,但是也要记得:“无论有没有变化,改变与否,它都依然是爱的某一表达式。”  也许什么都不会改变,那改变的只不过是你看待“变化”的方式,但你也许随后彻底了解到,这才是真正发生的最大的那种变化。

非二元的爱和二元的爱怎么会不同的呢?

非二元的爱,根本不是一个情感,而是超越并独立于一切所有情感之上,非二元的爱永远是无条件的,无缘故的,因为它不变,它是非个体性的,根本不讲“人情世故”的,因为它根本就没有个体,无人。非二元的真实存在,它无任何对立,它超越于所有一切客体而独存,所以它不可能被指向,定向于任何客体。

在另一方面,由于精神上的蒙昧,(二元的爱)它的特征就是各自分离孤立的观念和感知,所以二元的爱,就是以“渴望和恐惧”的“成对儿”的对立极性为基础而显现的。二元的爱,它始终是攀援、缠绕,黏着在---相关的爱的客体对象上(比如,某个爱人),这样的攀援、缠绕和粘附,在某些境遇时,就使得苦痛烦恼的煎熬是不可避免的,同时又是无法逃避的,这样的境遇,诸如爱的客体对象消失不见,或者发生改变,或者要求分手,要求脱离。由于二元的爱,是以渴望和恐惧的成对儿极性为基础而显现的,于是“爱和恨”的二元极性中,爱的另一半是“恨”,二元性的爱,轻易的就切换转入“恨”。这是高度个体私密的,并且能够以各种形式---愉快,完整感(似乎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快乐享受,渴望,孤独寂寞,妒忌,猜忌,占有、把持和掌控,负罪感,内疚,自责,懊恼,责任义务感,不得不去做什么的压迫和被迫感,强烈的同情感和征服感,妥协、服从,投降。因为它是在各自分离孤立的观念和感知下,被感受到的一个情感或者情绪现象,因此它和“非二元的爱”,在指向上完全是不同的界域。尽管如此,由于非二元的爱是现象界所有一切事物现象上的基础本底,因此即使二元的爱,作为一个情感和概念现象,依然来自于“非二元[爱]”的无条件支持,于此同时,对这本底的非二元的爱,就只剩下浑然不知。

在《少有人走过的道路》1978年,精神病专家M.斯科特佩克,写到:

“要尽可能的使我们沉入婚姻,那落入爱河的深爱体验,也许它必须具备的诸多特征之一,就是幻觉,觉得这深爱的体验会永远持续下去。这个幻觉是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由于普遍所持有的,浪漫爱情的神话信仰而被培养熏染出来的,这个浪漫神话,在我们童年时期特别喜欢的仙女传说中有它的原形,在这些神话故事里,有王子和公主,一旦他们结合,随后就永远幸福的生活下去了。浪漫爱情的神话故事告诉我们,在这个尘世中,每个年轻的男人,事实上都有某个“完美匹配他的”年轻女人,而每个年轻女子都有一个完美匹配她的年轻男子。此外,神话故事还暗示,对一个女人来说只有唯一的一个真命的白马王子,而对于一个男人来说只有唯一的完美公主,并且这一匹配已经在“这个星球上”早已注定。当我们遇到我们中意的那个人,我们发现事实上我们已经沉入爱河。对于我们遇到的这个人,我们认为这是天作之合,既然如此完美,我们随之就会永远永远的能够相互满足彼此的需要,并因此天作之合,而在这完美的结合与和谐之中,幸福快乐直到永远。”

【爱】和【真实存在实体】是一如同一的,【爱】不是概念,不是教条,也不是情感,【爱】常常是被“世俗文化”所歪曲,(二元性的涂抹和歪曲)二元的爱,更多的是成了“苦恼煎熬”的根源,而非坦然平和。看看吧,诸如令人悲伤凄惨的失恋的哀嚎,爱情得不到回应的惆怅和郁结,或者“爱情”中的暗恋,这“爱情”主题在流行歌曲和乡村音乐中表现的淋漓尽致。[事实上,迷恋乡村音乐的人群中,自杀率高于总体大众水平。---《乡村音乐对自杀的影响》 S. Stach and J. Gundlach, Social Forces 71 (1992) 211-218)] 很多歌手,他们努力去让他们的音乐更有真实感染力,使得他们已经成了专业“受苦人”(爱情苦恼专家)。并且在很多影视作品中,爱情故事常常是狂喜之后的苦恼和痛苦煎熬的挣扎,局促不安的纠结拉扯和内疚懊悔,一直到一场婚礼作为故事的结尾---如果不是初婚,那就是再婚...或者再再婚....

个体的爱情关系,恋爱关系一直被称之为“特殊关系”,因为他们在特殊的境遇里,只在特定的人之间呈现。 他们是由一定条件诱发的,并且是不断变动着的,但是无论怎样的演变,也全都只是某一形式的“束缚和掌控”,因为他们始终被权力斗争所感染(详细论述见11.4-7),并且一直充满着悔恨。同时由于他们是“利益交换”的相互交易关系,他们依赖于在种种期望的“期望值”和各种需求上的彼此相互满足。当这些期望和需求被满足,就会有一段暂时的喜悦和满足感,感恩和谢意,并且强化个体自我的自信,但当他们的期望和要求被忽视,或者被拒绝,就会惊讶错愕,气馁和焦虑,排斥,并且懊悔。基于“世俗”的二元之爱,是建立在“利益交换”关系上的,故而这种“交易关系”能够存续的条件,唯有相互之间的每一方都有满足感,并且相互都乐于给予对方期望的-想要获得的某些东西,很多个体的爱情关系终结于“幻想破灭”,终结于不再对另一方抱有任何希望,期待和幻想。其他一些爱情关系,是长期处在---部分期望值得到满足,但是部分期望值落空和失望之中---经由无奈的妥协和被迫接受,从而安定下来(绝非真正的接受,参看19章2节和22章)。还有另外的一些,挺过他们最初的“特殊关系”之后,逐步接近无条件的本质的“非二元”的爱。

在浪漫的爱情关系中,刻意的去寻找“灵魂伴侣”是一个幻觉妄想,这只不过是把一个个体自我的各种渴望和要求得到的东西,把自认为自己没有的,自认为自己匮乏的东西,都投射到另一个人身上---看上去这个人拥有二元性的另一半(反向吸引,一个人觉得另一个人拥有它所没有的品质,存在某种对自己的互补)。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这灵魂伴侣最终被找到并且占有时,个体自我ego却感觉自己甚至于更加匮乏并且不完整,产生更多的不满和期待。它恐惧会失去另一方,同时也恐惧他/她自我的丧失,害怕失去对方更怕失去他自认为的自我。(这里要说明一下,为了讲述,我们不得不描述的好像这个“我”真的存在一样,此时要明白,它并不真实存在)对这样的爱情来说,懊悔,自责,歉疚和焦虑是必须的部分,都来自于这爱情的强度(爱情伤害--爱多深痛苦就多大),并且常被用来当作掌控对方的工具(“如果你真的爱我,你就得.....”)。于是乎,为了不失去对方,个体自我ego可能变的极为焦虑的去依赖对方,对另一方上瘾一样的依附他/她(“没有你,我就活不下去了!”)或者充满了负罪和内疚(“请你宽恕我吧”),或者山盟海誓(“我再也不这么做了!”)。然后它可能通过刺激对方的嫉妒,来找回它认为自己失去的自尊和面子(“你要是不爱我,不管我,不关心我,不惦记着我,不想着我,那么,我就再找个能疼我的人”)或者通过贬低打压对方,揭老底来挽回自己的地位(“要不是我娶了/嫁给你,你能有今天?你狗屁不是”).

思考:

来自于二元之爱的友善,能否不带有欲望(动机,意图,欲求和渴望)呢?

友善能否不带有恐惧(敬畏,对可能性的害怕和忧虑)呢?

你是否曾经验过“个体之间爱情关系”所带来的苦痛烦恼?那爱情,它和苦痛煎熬等值吗?

你是否曾经验过由爱转恨,从喜欢变成厌恶?

究竟是什么,让你从喜欢变成不喜欢,从可意变成不可意?

练习:

尽你所能的,去回忆和描述你那浪漫的初恋体验。它似乎是无法压抑的,不可抗拒的,同时是扣人心弦的兴奋?它是否让你感到突如其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是在你预料之外还是之内,比你期望的多呢还是少呢?你怎么描绘其中那身体,心理和情感内容上的伴随关联的程度?(初恋的这些感受)有任何其它的爱情与之争锋或者说超过它吗?处在那浪漫的初恋中,你充满愉快吗?当你有过了这个初恋体验,你还充满快乐吗?或者不?你是否从现在开始,宁愿今后你所经验的任何爱,都更少“个体性”,同时更多“非个体性”? 如果回答“是”,为什么? 如果回答“不”,为什么不?

世间的“爱”,如同某种“修习和修炼”,必定是二元的,是基于“爱与被爱”,“付出爱的一方和被爱一方”,在“我”和“对象”之间,假想出的(主客)各自分离和孤立。这样一种“修习修炼”是为了最终去领悟到“非二元”的【爱】(你伪造了一个分离在你对面的目标,假装渴望获得它,直到你发现你早就是它)。作为世间践行的爱,就会伴随着“爱/恨”二元论的极性部分,所以参与者常常感到失败,挫败和失意感,以及敬畏,忧虑和恐惧,直到体会到“非二元”的【爱】,根本就不是你能“做”的某个事情,不是你能“做到”,不是你能“获得”的。【爱】就是【存在】,它早已是,一直是,永远是。

在《我是那》第213页,马哈拉奇(拉马虚的导师)讲到:

“别假扮你爱人如己,慈悲不是能够模仿和假扮出来的。除非你已完全了悟到他们和你自己是同一的,否则你不可能爱他们,真正包容他们。别自命不凡的“虚伪”假扮,别抗拒和拒绝真实。你对他人的慈悲是认清自我的结果,而非导致自我觉悟的原因。没有自我了悟,没认清这个“我”,美德都是假扮的,真正的美德是毫无伪装,毫无矫情做作的真诚坦率。当你毫无怀疑的知道,这是凭借“一切即一”而流淌的同一生命,而且你就是那生命,你就会自然的并且自发的,油然而生的热爱一切,包容一切,坦然心安的和一切同在。当你了悟到那甚深,并且充满了你对你自己的爱,你就了解到,每一个众生以及这全部宇宙就包容在你的温情喜爱内。但是当你看待任何事物都是和你相互分离,各自孤立的,你不可能爱它,因为你对它充满了不安和恐惧,它们都可能成为你的障碍。各自孤立割裂导致恐惧,而恐惧则依赖于各自孤立割离。这是一个痛苦不堪的循环,一个备受煎熬的漩涡。唯有认清自我能够打破这个怪圈。”

这个包容一切的爱,不仅仅包容他人,也包括这个并不真实存在的“我”,因为我,他人,世界,宇宙,这所有一切都是同一的。这包容一切的爱,并不属于某个个体所有,也非某个个体能够“做”到,或者通过行为修炼能够“获得”,它可被称为“无条件的爱”,因为“有条件”就暗含着“可得”,这一体是不可分割的,所以这爱也不可分,它本来就在,始终在。我们常常把包容,理解为一种道德上的宽容,事实上道德上的宽容是分离观念认同基础上的,是建立在“我是做者”的认同上的,因而我们力求去表现宽容而排斥压制负面情感。作者感消失---当它发生时,那真正的包容就自发的自然显现。

二元的爱中,一个兴奋度极高的模式,是把另一个体等同于自己。这能够在夫妻和家庭关系中呈现。也能够在“奉爱瑜伽”中呈现,对神或者上师的奉爱和臣服(参见10.3)。因为【直感直觉】是“分离”和【一】之间的(信息)纽带,即使是在各自孤立割裂的分离错觉中,也是这个直感直觉(直接接收信息)给了我们某种和另一个个体的认同等同感。

把另一个人等同于自己的认同,也许是接近于---我们本就是的非二元的【爱】,但于此同时,它依然在持续的把“分离”信以为真实。分离的信念越少,无条件的爱显露的就越多。当分离的观念忽然间消失,我们就忽然领悟到,每一个众生,每一件事物就是我们自己,彼此都是我们自己。真正的真实的无条件的爱,可以被描述为,把所有人(无论地球人还是外星人)所有事,所有宇宙,所有世界,所有现象都视如我们自己。

在一个静修所或者其它的灵修者聚会中,灵性探寻者,灵修者的一个普遍的体验是平和安宁的感受,这在一个沉默的静修过程中,尤其显著,此时这个体自我ego根本没机会去通过语言对话来维持自己在内心世界中的主导统治地位,这个一天到晚在你内心里唠唠叨叨的独裁者,被某个咒语或者凝视对象给栓住了。于是平和安宁感就成了主要感受。大量的个体在一起集体冥想,他们就营造出一个和谐,平和宁静的感染力,不仅仅是这些冥想者自己,这些冥想者周围的其它任何人也都被感染了。

这个来自“非个体本地心智”的和谐安宁的平静体验,在一个灵修群体,一个道场中,对灵性的成长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没有被这个群体的平和安宁感所感染出来的宁静平和体验,就很容感受到淤积阻塞感,挫败感以及烦躁。(一种“平和宁静”的辐射感染,让周围和它有信息交流的人们感受到内心的清凉)

因为强调个体性,个体自由意志,罪错。因而推进了遗憾,懊悔,愧疚,自责,过错感,以及自我谴责,自我定罪,并且称之为“承担对人对己的责任”。这导致了对“成功和成就”,以及完美主义,十全十美的狂热追求,于此同时,伴随着“浮躁,评判,压抑和阻碍,抛弃,抗拒和排斥”。这是在“我”和“身体-心智”之间,割裂分离观念的一个效果,以至于“我”认为“我”是和“身体-心智”各自分离独立下的一种联合,并且“我”觉得“我”被这个有缺陷的“身体-心智”给拖累障碍了。(并非去努力做到“合一”,获得“合一”,而是看到早已是一,本就是一,永远是一,看清“各自分离”是妄想的梦。)

在这个“分离”观念下,因为“身体-心智”没有听命于“我”,以及在“我”看来,这个身体有限的感官知觉范围,这个心智的诸多缺陷带来的各种不良情感,是它们带来苦痛和烦恼,并且在“我”看来,它们是罪孽深重的,使得“我”憎恶“身体-心智”。在这个分离割裂的基础上,普遍的是自我憎恶,自我敌意,自我抗拒,真正的“自我一致和自我热爱”是罕见的。

可是,对于他人的,不带有恐惧,敬畏,负罪和歉疚感,或者不带有任何占有欲和掌控欲的“爱”,如果没有自我热爱,那是不可能的。事实上,因为【爱】是我们的真实本质本性;【爱】,是我们发现它的存在,而不是我们“做”到的。但是,什么是自我热爱,我们怎么去发现?塔拉布拉奇,一位精神医生和观照禅老师,在她2003年的著作《彻底无条件的接纳》中讲到,“以佛陀的心胸拥抱你的人生,自我热爱起于对身心感受的深入认知和觉察,因为情感活动是深深扎根在这个身心感受里的。所有的条件反射作用,包括自我憎恶,都是储存在身体和心智里的(信息),并且如果我们不能深入的时刻保持对我们身心感受的觉察,是不容易充分理解的,同时也是不容易相处的。自我热爱是带着平等和友善,把它们全部的无条件的包容接受。包括全部的所谓“负面”情绪和情感,诸如愤怒,气恼,憎恶,愧疚,懊悔,自责,过失感,负罪感,恐惧,忧虑,渴望,同时也包括所谓的“正面”情绪和情感,诸如宽容,慷慨,大方,友善,宽恕,原谅,喜悦,愉快和幸福感。

个体自我ego的方式,是去制造战争,搏斗和反抗,而不是爱,不是包容和接纳。如果我们想要安宁,我们就必须去体悟这【爱】(它不是你此刻的情感,也不是你此刻看到这个字所映射出的概念,或者道德观,这爱是真实实体,是本质),我们真正所是的,不是这个个体自我ego,而是这【爱】。爱是一个完全开放感,并且是完全一体的连接感(信息一体贯通),能够通过很多不同种类的练习来开启恢复。爱不是使用这些练习而被创造出来的---相反,我们会意识到,它早已经存在,早就在当前了。

16.3. Affirmation as self-love practice

            自爱练习---肯定

我们“自我憎恶”(自己讨厌自己,自己对自己的敌意),它的条件反射作用,可以是深重并且顽固的,这黏性很大。即使这安静平和的舒适轻松,保持了一段时间,比如片刻,或者几个小时,几天,但是这自我憎恶,自我敌视,在我们的意识觉察中,也只是暂时的消失,它可以在任何时刻,意想不到的再次复发。当我们回想起,或者再次返回各种人物角色,返回人际关系中---比如愤怒,气愤,不平,厌恶,憎恨或者当前的混乱躁动和困惑中,我们对自己的“自我印象”总是一个“受害者”,这个“受害者情结”,使得“自我憎恶和敌意”轻易的复萌。

练习:

闭上眼睛,感受对自己的厌恶。你觉得这个让你厌恶的“你”,它在你身体里的哪个地方?这感受是什么?

现在,感受对自己的热爱。你觉得这个让你热爱的“你”,它在你身体里的哪个地方?这感受是什么?

因为自我厌恶,自我敌视是条件反射作用,它可以通过审视剖析(找出荒诞可笑的逻辑错误,自身矛盾的误会,从而拆穿某个观念架构)和重新调整来被纠偏和校准。审视,追查和剖析---就是对我们自身的信念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追查和剖析,彻底看清它的荒谬误解。由于自我憎恶,自我厌恶和敌视,通常是经年累月积累来的条件反射和反复强化,因此对自我的这一番深入观察和挖掘,可能要求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需要一个治疗专家或者精神导师,给予一个长期的协助。认知自己的过程就已经很长,而重新调整和校准的过程,同样需要和一位精神导师在一起,耐心细致的经过多年的内心实践来复原。

调理的诸多方式之一,是肯定练习---自我肯定。鉴于每个人的条件反射作用,对于他/她的身体心智来说,具有不同的具体特征,每个人都一定可以找到一个对他/她最有效的自我肯定练习方式。

下面的方式,是我(《意识课程》的作者本人)最有效的方式。

1.我是无穷的力量,无限的大能,富足一切,完美而圆满!

2.我是光,我是爱,我包容一切,我接纳一切,我是平和,我是安宁,我是喜悦!

第一行,替换我们的压力压迫,受限的信念,将我们打开到无限可能性,我们是无限的。

第二行,替换我们黏附在暗淡,悲哀,厌恶,刻薄,失望。回复我们真实的本性,光明,开放,友善,包容。

练习:

首先内观你对“压迫和受限”的自我认同,反观你对自己的厌恶,敌意。然后,做上述自我肯定,把自己对于"无限"的自我认同进一步扩展。认真的诚恳的,发自全部内心的,去使用这个自我肯定。这让你感觉怎么样?

我们的条件反射堆积是通过每一个新进的经验,正在持续不停的时刻更新着,但所有全部新近的条件反射作用都是在现存的总体条件反射作用基础上,简单的分层堆叠。故而,尽管我们的自我肯定练习,其目的是去用新的条件反射作用替换掉旧有的条件反射,但是有一定的风险,也即这个练习只是简单的叠加在现存的条件反射作用上而并没替换掉旧有的。所以,自我肯定的实际操练,最开始,最好是一次次的,首先用在我们再次陷入旧有反射中的时候,也即当我们被我们的“受害者情结”压倒而不知所措的时候;当我们萎靡不振,沮丧低落的时候;愤怒生气的时候,厌恶,憎恨,伤感或者不满,感觉不公平的时候。当我们持续感受到更加自信的时候,那真正的精神心灵进化过程就随后到来。

任何自我热爱的练习都可能伴随着抗拒感(不好意思,难为情,异样感)因为我们过去以来,一直被灌输教导说,“自我热爱”甚至于“自我肯定和赞赏”是有罪的,是不对的。(比如,我们是如此的蠢笨,卑微,一文不名,没有智慧,如此的混乱不堪,如此懒散,又如此的脆弱无能,如此的感情冲动,任性,如此的粗心大意,如此的好斗,颐指气使,以及如此多的其它的诸如此类吧,我们怎么可能去爱我们自己,我们自己有什么值得自己去爱自己。)但是爱,快乐,宽容和宽恕,是我们的本质本性,故而与本质相反的认定,就是对自我本质本性的背离---也即“自我憎恶,自我敌视,自我对抗”。

要使得这些自我肯定自我包容的练习能够起效,全部的自我热爱练习必须是建立在时刻自我觉察的基础上,用心的,真诚的,持续不断的时刻自我觉察,而不是机械式的,呆板的变成一种功课,成为有一个负担。

一个自我热爱的实践练习除了伴随有一定的抗拒感之外,可能也会带来宽慰和安心,舒缓感,轻快感,以及对自我的重新接纳和包容。毫无保留,无条件的自我接纳和自我热爱是可能的,因为我们真实本性和真实本质就是无条件的【爱】。伴随着自我接纳和自我热爱的重新显现,轻松释然感,解脱感升起,并且孩子般天真的戏谑感,顽皮,闹着玩,根本不当真,不往心里去的感受也回复。

我们觉得这些天真顽皮和不当真的品质是属于小孩子们的,因为之前我们完全是按照我们堆积起来的条件反射来生活,但是这些天真率直的童真童心,是能够被复原的,并且能够认识到它们就是本质本性。事实上,通过实现对自己无条件的爱,对自己无条件的接纳包融,就是让我们开始去领悟,我们就是无条件的【爱】本身的一个显现方式,一个爱的表达式。

在我们意识到我们的真实本性时,我们开始信赖我们内在的“一”,内在的指引。这个信赖帮助我们去和他人连接并且和他们建立和谐的联系,进而强化我们对我们自身本质内在的信赖,强化我们关联关系上的和谐共鸣。

(未完待续)

-----------------------------------------------------------------------------------------------------

翻译整理: 心灯一盏照彻明(欢迎指正翻译错漏,谢谢)

另:节选二,无法过审。暂时先不发啦。

你可能感兴趣的:(《意识课程》节选翻译(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