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经(3)


原文:

1.17 对于初学者而言,禅定过程中会伴随着四类现象:有寻;有伺;轻安;我识。

1.17 At the beginning,the stilling process is accompanied by four kinds of cognition:analytical thinking,insight,bliss,or feeling like a self.

1.18 当修行有了深度时,就会出现所有的妄念被渐渐地化除,上述的四类现象——有寻;有伺;轻安;“我”识——将全部消失。因为这四类现象无非是意识深处所储存记忆的泛起之境而已。

1.18 Later,after one practices steadily to bring all thought to a standstill,these four kinds of cognition will fall away,just leave a store of latent impressions (k)in the depth memory.

1.19 当我们的身体消亡后,(如果生前没能有效地化除和超越这些储存的记忆),它们将会成为我们新的“本质”,再会重生。

1.19 Once the body is gone,and these latent impressions(ka)are dissolved in nature,they are inclined to be reborn.

1.20 除上述之外,真诚、精进、正念、三摩地和BR等,也是通向觉醒之路的重要途径。

1.20 What's more,faith,energy,mindfulness,integration(samadhi),and wisdom(p)form the path to realization.

1.21 那些怀着真诚的心愿去探索觉醒之人,距离觉醒还能远吗?

1.21 For those who seek liberation wholeheartedly,realization is near.

禅定过程中的四类现象

1.17对于初学者而言,禅定过程中会伴随着四类现象:有寻;有伺;轻安;我识。

无论是修学“从因到果修行法”,还是修学“倒果为因修行法”,在修学过程中,皆有可能出现这四类现象——尤其以修学“从因到果修行法”的瑜伽行者出现这四类现象的可能性最大,几乎是必然出现的现象。这四类现象全是不好的,陷于四类中的任一类,都是一种止步不前。

有寻”:

就是在禅修中,心中有一个四处寻找的念头——找感觉,找状态,找角度,找意义或找结果。打坐时,一上坐,心中即开始推究思择不止,努力地想找出所学知识的某种答案或解释。有寻是取“寻寻觅觅”之义。这个阶段通常而言,是禅修的最初阶段。

有伺”

何为伺?第一等之伺是:心中对所学疑惑已消,谛解其真意而安处其理境之中,守护此理境勿令其消失。

次一等之伺是:某刻突然认识到人间思想观念皆是想象造作而成,真相永远在言语文字之外。当有此觉知后,索性放下一切追寻,坦然安住,静待事物自现真相。

最次一等之伺是:长劫处于昏闷之中,不思进取,懒惰成性,只期待着别人给他现成的答案。

此节经文教导的禅定过程中伴随的四类现象之一的“伺”,意指第一等和第二等之伺,非指第三等(即最次一等之伺)。第三等之“伺”也称之为“轻安”。

轻安”

其意是一种松懈懒散之状。这种状态类似于春天那种睡不着醒不来,整日里昏昏沉沉之状。心中不喜也不悲,空荡荡,轻飘飘。既没有生活目标,也没有人生方向,一副混吃等死的样子。

这个阶段这个状态很容易迷惑人,更容易迷惑修行者自己。他们以为修行到此,就是一种得道了、有成了的表现。其实这不仅与得道有成没有关系,此时的生命状态,甚至退化到远低于一般常人之水平。在中国禅宗里,称此为“枯禅”—就像一口枯井,没有一点生机,死气沉沉。

我识”:

“‘我’的存在感”“自我”“自我中心”“灵魂”“我执”等义。“我识”就是对自己的攀缘执着。

1.18当修行有了深度时,就会出现所有的妄念被渐渐地化除,上述的四类现象——有寻、有伺、轻安、我识,将全部消失。因为这四类现象无非是意识深处所储存记忆的泛起之境而已。

这里说的是“妄念停止”,不是意识本身的停止。意识本身是不可能停止的。但妄念是可以经过禅修而止息的。止息妄念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从因到果修行法”;另一种就是“倒果为因修行法”。

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这是典型的“从因到果修行法”。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典型的“倒果为因修行法”。

对治念头方法可分为两类:“直接对治法”和“间接对治法”。

直接对治法:就是发现念头后,将其强力控制住,不久又有新的念头产生,仍然是同样的手段对治。

间接对治法就是从来不管念头,。即使心中念头纷飞,它飞它的,与己无关。我(修行者)将自己认同为如如不动而又时时生化不息的本体,如是这般地安住之。没伎俩就是无为法,就是“倒果为因法”。

是禅定来修我们,不是我们去修禅定。真如本性自己来化除和超越我们后天的一切妄念,而令一切存在的真相自无湍流如瀑和攀缘胶着的清净之心中自然地呈现。

直接对治法(有为法)和间接对治法(无为法)不属同一层次。有为法属于后天的、经验的、有执的、他律的层次,无为法属于先天的、超越的、无执的、自律的层次。

无论是关于妄念的直接对治法,还是间接对治法,“当修行有了深度时,就会出现所有的头念被渐渐地化除”。为什么呢?“因为这四类现象无非是意识深处所储存记忆的泛起之境而已。”

1.19当我们的身体消亡后,它们将会成为我们新的“本质”而再生

当我们拥有什么的特性时,无论是有意或无意,我们即与此特性相关的那个“道”产生相应,于生前的身心中呈现与此道相关的特征出来,于死后因同性相吸原理而从此道中再生。

1.20除上述之外,真诚、精进、正念、三摩地和BR等,也是通向觉醒之路的重要途径。

通向开悟解脱的途径不止一条,每个人都需要去探索,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修行方式。这个“属于自己的修行方式”才是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1.21那些怀着真诚的心愿去探索觉醒之人,距离实现觉醒还能远吗?

真诚”,通向觉醒之路的重要一条就是“真诚”。

“追寻,你就能找到;敲门,门就会为你打开。”

“仁,远乎哉?吾欲仁,斯仁至矣。”

其实所有的修行方法都遵循着一个基本原理:无我和无为。所谓条条道路通罗马,只要能让修行者达到无我和无为的方法都是修行,都是正道。

包括瑜伽在内的所有修行方法,无非是让我们从自我中突破出来,超越出来,进入大我,进入无我。所谓“万法不离其宗”或“万法归一”,归于何处?就是归到“无我”上来。无我就是“万法归宗”的“宗”,或“万法归一”的那个“一”。

小我

“自我”“小我”“私我”“形躯之我”皆可统称为“我”。“我”在保存自己的手段上,采用两大类方法:反攻法和借居法。

①反攻法

自我是一个十分顽固而狡猾的东西。它为了不让自己被消灭和超越,可谓手段用尽,极力诋毁、丑化、否定和逃避一切可能淡化、打破和超越自己的东西,阻止人们去追求它们,因为追求它们就必然给自我的存在带来威胁。

自我面对高于生活和人生的信念、理想、追求和本体,最常见的方式就是逃避和解构。

先是逃避,说“我是一个凡人,这些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我只能当一个凡人”,这是典型的自欺欺人的话。只要有自我在,它是不可能让我们“甘于平庸”的。自我是一个如此自恋、自大、自以为是的东西,是一个在所有方面都强迫你要与众不同的东西。你时刻处于一个如此自恋、自大、自以为是和强烈要求与众不同的东西的控制和驱动之下,你怎么可能顺利地成为一个“平凡的人”呢?

只有一个无我的人,只有一个深明生命真相的人,只有一个深明“平常心是道”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平凡之人”。因为他看透了自我的把戏,他明白了人生的真谛,他安处于生命的圆满之境,他拥有宁静和超越。如此之人,才能自发而自觉地开始“平凡的人生”之旅,因为他们知道“此时就是永恒”“此时就是一切”的真理。

当自我难以逃避时,它通常会使用出第二个花招:解构。将这些足以瓦解和冲破顽固之自我的信念、理想、追求逐个地拆解掉。一律指斥为:这些很美,但只不过是一堆“概念的游戏”,或“无聊人的呓语”,它们背后什么也没有,是“非理性”的,是落后陈腐的,是……

通过逃避和解构,自我对无我的反攻时常能取得巨大的胜利。自我除了采用反攻法之外,它还有另一招撒手锏——借居法。

②借居法

借居法是自我最常采用的反败为胜法,也是自我最为可怕的手段之一。

本来理想呀等等,这些是用来提携我们、成长我们的,可一旦被自我借居以后,这些人间最为美好的东西,也会变得丑陋不堪。

你可能感兴趣的:(瑜伽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