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计算机网络:完整笔记

《王道计算机网络》学习笔记和总目录导航

  • 本篇文章是阅读和学习《王道计算机网络》后总结的理论知识笔记导航,专门用于遗忘后复习

下面的文章是我在学习了《王道计算机网络》时留下的笔记,因此文章内容大多是由图片和书籍内容组成,所以质量就不会如我计算机企业级开发技术里的内容那般高质量,在这里也给大家道个歉,由于小生实在事务繁忙,只能出此下策!

我的一些看法:通过学习《王道计算机网络》,我只能说王道在这一部分讲的太好了,非常浅显易懂,建议大家直接看视频课,然后再看书,很带感!


文章目录

  • 《王道计算机网络》学习笔记和总目录导航
    •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 1.1 计算机网络概述
      • 1.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参考模型
    • 第二章:物理层
      • 2.1 通信基础
      • 2.2 传输介质及物理设备
    •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
      • 3.1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 3.2 组帧
      • 3.3 差错控制
      • 3.4 流量控制与可靠传输机制
      • 3.5 介质访问控制
      • 3.6 局域网
      • 3.7 广域网
      • 3.8 数据链路层设备
    • 第四章:网络层
      • 4.1 网络层的功能
      • 4.2 路由算法与路由协议概述
      • 4.3 IPv4
      • 4.4 IPv6
      • 4.5 路由协议
      • 4.6 IP组播
      • 4.7 移动IP
      • 4.8 路由器
    • 第五章:传输层
      • 5.1 传输层提供的服务
      • 5.2 UDP协议
      • 5.3 TCP协议
    • 第六章:应用层
      • 6.1 网络应用模型
      • 6.2 域名系统DNS
      • 6.3 FTP协议
      • 6.4 电子邮件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 6.5 万维网www与HTTP
      • 6.4 电子邮件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 6.5 万维网www与HTTP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1 计算机网络概述

1.1.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功能和分类

1.1.2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往返时延、时延带宽积、信道利用率)


1.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参考模型

1.2.1 计算机网络的分层结构、协议、服务和接口

1.2.2 OSI参考模型(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1.2.3 TCP/IP参考模型(应用层、传输层、网际层、网络接口层)、五层参考模型(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OSI与TCP/IP参考模型比较


第二章:物理层

2.1 通信基础

2.1.1 物理层接口特征、数据通信模型、物理层基本概念(数据、信号、码元、信源、新宿、速率、波特、带宽)

2.1.2 奈氏准则和香农定理

2.1.3 编码与调制


2.2 传输介质及物理设备

2.2.1 传输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无线电缆、微波、激光、红外线)

2.2.2 物理层设备(中继器、集线器)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

3.1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3.1.1 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和功能概述


3.2 组帧

3.2.1 封装成帧、帧定界、帧同步、组帧四种方法(字符计数法、字符串的首位填充法、零比特填充的首位标志法、违规编码法)


3.3 差错控制

3.3.1 差错控制(检错编码和纠错编码、奇偶校验码、CRC循环冗余码、海明码)


3.4 流量控制与可靠传输机制

3.4.1 流量控制(停止-等待协议、滑动窗口、后退N帧协议GBN、选择重传协议SR)、滑动窗口、可靠传输机制


3.5 介质访问控制

3.5.1 介质访问控制(静态划分信道:FDM、TDM、STDM、WDM、CDM)(动态划分信道:ALOHA、CSMA、CSMA/CD、CSMA/CA)、令牌传递协议


3.6 局域网

3.6.1 局域网(以太网与IEEE 802.3、IEEE 802.11)


3.7 广域网

3.7.1 广域网(PPP协议、HDLC协议)


3.8 数据链路层设备

3.8.1 数据链路层设备(网桥、交换机)


第四章:网络层

4.1 网络层的功能

4.1.1 网络层的功能(路由选择与分组转发、异构网络互联、拥塞控制)

4.1.2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4.2 路由算法与路由协议概述

4.2.1 路由算法与路由协议概述(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向量路由算法、链路状态路由算法、层次路由)


4.3 IPv4

4.3.1 IPv4(IPv4分组、IPv4地址、NAT、子网划分与子网掩码、CIDR、ARP协议、DHCP、ICMP)


4.4 IPv6

4.4.1 IPv6(诞生原因、数据报格式、与IPv4的不同、地址表现形式、基本地址类型、IPv6与IPv4的过度策略)


4.5 路由协议

4.5.1 路由选择协议(自治系统AS、RIP、OSPF、BGP)


4.6 IP组播

4.6.1 IP组播(IGMP、组播路由选择协议、组播地址)


4.7 移动IP

4.7.1 移动IP


4.8 路由器

4.8.1 设备路由器


第五章:传输层

5.1 传输层提供的服务

5.1.1 传输层提供的服务及功能概述、端口、套接字Socket、无连接UDP和面向连接TCP服务


5.2 UDP协议

5.2.1 UDP协议


5.3 TCP协议

5.3.1 TCP协议(TCP协议特点、TCP协议报文段首部格式、TCP连接管理—三次握手、TCP连接释放—四次挥手)

5.3.2 TCP可靠传输

5.3.3 TCP流量控制

5.3.4 TCP拥塞控制(慢开始与拥塞避免、快重传与快恢复)


第六章:应用层

6.1 网络应用模型

6.1.1 应用层概述(C/S模型与P2P模式)


6.2 域名系统DNS

6.2.1 详解DNS域名解析系统(域名、域名服务器、域名解析过程)


6.3 FTP协议

6.3.1 FTP协议


6.4 电子邮件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6.4.1 电子邮件系统的组成和结构(SMTP、POP3、IMAP、MIME)


6.5 万维网www与HTTP

6.3.1 FTP协议*


6.4 电子邮件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6.4.1 电子邮件系统的组成和结构(SMTP、POP3、IMAP、MIME)


6.5 万维网www与HTTP

6.5.1 万维网www与HTTP协议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