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课堂里的孩子

作为教师,我们要关注课堂里的孩子,下面我将从三方面,说一说自己的一点感悟。

一、关注学生的兴趣。

张文质老师在《日常教学的情调》126页中告诉我们:“教学是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的,教在学生的兴趣点上,学生就会兴奋,就能发挥潜能,从而使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如果在课堂上能够顺应学生的兴趣,把教学重点难点与学生的兴趣统一在一起,就会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教学效果也会倍增。”这两句话让我想到,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在课堂上能够顺应学生的兴趣,把教学重点难点与学生的兴趣统一在一起,就会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教学效果也会倍增。

我们都知道微课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短视频技术,我们语文老师经常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与语文相关的微课短视频,以此来替代课堂上的枯燥乏味的讲授过程,尤其是对于重点难点的知识。例如:我们班,六年级的学生,一看到有微课短视频,他们就会一下子坐得静静地,认真看着屏幕里的微课,看到有趣的地方还会笑出声,通过风趣幽默的微课视频,我们班的学生很有兴趣地,对课文有了深入的理解,轻松的掌握了课文的重难点知识。有时我也设计有关课文重难点知识的游戏,在课堂上学生们一听到接下来游戏比赛,同学们就纷纷举手说:“我” “我来” “老师,让我来做”。我一般都请男生跟女生比赛,看哪位同学做得又对又快。记得有一次,教一篇古文《学弈》,我请平时不爱学习的辛佳男同学跟班长淑欣女同学上台比赛点与专心致志相似的成语,看谁点的多,最后辛佳赢了,他高兴的直跳,说他赢过班长。因此,把教学重点难点与学生的兴趣统一在一起,这样的教学的确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教学效果的确倍增。

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如果教师的教学在学生的学上下了功夫,努力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设计出丰富有趣的教学,特别是给予孩子创造性的想象空间,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在相互刺激中竞赛着,潜能被充分地激发出来。”张老师说的这句话,让我想到的是,作为教师,我们在课堂上的首要任务就是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要在适当地时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竹节人》的教学,这课比较贴近学生们的生活,文章围绕“竹节人”,通过写制作竹节人、斗竹节人的情形,表现了“竹节人”这一童年游戏的乐趣,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童年的深切留念。我们班的学生为了能自己动手做一做竹节人,上课都认真地做笔记。因为我们在下一节语文课上,我们要带材料来教室,动手做一做竹节人。看看我们班的竹节人,是不是很有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教《玩具小台灯》时,我们班的学生也是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亲自动手做了玩具小台灯,看,是不是很有创意?

三、教学生学会质疑。

“许多教师的教学都是有一定的定式,就是教参、书本总是正确的,课本中的表达总是最完美的。在这样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教学的叙述方式,常常是单一的证明式教学:教师从教材出发,提出诸多的问题,并偕同学生的生活经验一起证明课文作者的思想、体验是正确的,语言文字的表达是最好的,因而教学总是在教材上绕来绕去,没有个人的理解与感悟。没能拓宽学生视野,不能把学生带入更广阔的语文空间,让阅读成为一种分享,一种经验交流和情感沟通,一种心灵的碰撞。”张老师说的这段话,让我想到的是,作为教师,我们在课堂上,要教学生学会质疑。质疑的意思是指提出疑问。“学问千千万,关键在一问。”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学生自己提出一个问题要比教师提出一百个问题更有价值。比如:《书戴嵩画牛》的教学,这篇文章是讲小牧童向大画家挑战。告诉我们的道理是:“耕当问奴,织当问婢”。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这个道理是有局限的。我们班很多学生都知道:今日的杂交水稻之父是袁隆平。他是一个科学家。所以耕当问奴是不对的,现在要问科学家,问科技工作者。通过出示不同地区的斗牛图,引导学生质疑,有同学举手说:牧童只在一个地区放牛,斗牛有掉尾而斗和搐尾而斗,所以牧童的所见也是有限的。《书戴嵩画牛》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要善于向权威挑战。也不能尽信书本里面的内容,遇到有疑问的地方,要敢于质疑。

    作为教师,我们要关注课堂里的孩子,我们的课堂应该是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应用自己智慧的火种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课堂上智慧的火化成为燎原之势,学生才会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注课堂里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