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对小提琴的初识,缅怀盛中国先生

身为一个弹琴的人,其实对于这位艺术家的去世,我很伤感。



第一次知道盛先生,是在钢琴课。


那时候我的老师给我留的曲目是《梁祝》,在课上拿出录音机、磁带,给我放的这首《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目的是让我了解音乐的风格,由于小提琴的优势是张力十足,而我当时弹琴比较死板。


随后的学琴过程,也经常听小提琴,可以说是盛先生打开了我对小提琴的认知。随后也听过很多其他的小提琴曲,比如特别有名的《流浪者之歌》《查尔达什舞曲》等,小的时候没有现在的网络,了解小提琴也是从磁带中还有电台中,但是电台只会给你点流行歌曲的机会,不会给你点古典的机会。



随着上初中,渐渐的专心学习钢琴,小提琴渐渐远离了我的生活,直到04年,周星驰的《功夫》上映,听到里面的《流浪者之歌》,我才再次生出对小提琴音乐的渴望,虽然我不会,但是音乐是相通的。


虽然那时候很多人都有CD机,但是对我一个初中生来说过于奢侈,所以我只能用零花钱买一些盗版的磁带来听,直到05年左右,MP3才成为大多数人都买得起的东西,最开始一个MP3几千块,只有破书店卖的山寨货(不知道是不是华强北的),节衣缩食攒下了200多元,有了第一个MP3(128MB),那时候书店还提供下载,下载了梁祝、查尔达什、流浪者等音乐,至于不知道听谁的好,那时候只知道两个名人,盛中国的小提琴和李云迪的钢琴,于是别人MP3都是大张伟的《洗刷刷》的时候,我就特别隔路的都是钢琴曲和小提琴曲。



当然,作为学生没有不被没收的,没收之后老师也是好奇,学生们的MP3里有什么,一听我的,就还给我了,告诉我,别带到外面,别让她看到~


这是我对盛先生的初识,在我老师对我的音乐鉴赏提升中。


随着信息大爆炸,了解了很多国外的小提琴家,亚莎·海菲兹(Jascha Heifetz)、耶胡迪·梅纽因(Yehudi Menuhin)、伊扎克·帕尔曼(Itzak Perlman)、安妮·索菲·穆特(Anne-Sophie Mutter)等,直到大学毕业,才有的国家大剧院APP,才更加深入的了解小提琴,比如被某央院老师极力推荐的,穆特演奏的莫扎特小提琴奏鸣曲,K304第二乐章,从那以后开始大篇幅听小提琴音乐。


但是,我对中国的小提琴音乐,仍停留在盛先生对我得影响上,包括现在,我的手机虽然有很多音乐,但是我的歌单永远有两首音乐是不变的,一个是阿炳(华彦钧)的《二泉映月》还有就是盛先生的《梁祝》。


盛先生作为中国交响乐团国家级小提琴独奏家,是最早在国际上为中国争得荣誉的小提琴家之一。他曾多次应邀到亚洲、欧洲、大洋洲、南美洲的许多国家以及港澳地区举办独奏音乐会,并多次与世界著名指挥、音乐家一起同台演出。他在国内外录制发行过十多张唱片以及CD、录音带,曾荣获中国唱片总公司颁发的金唱片奖。澳大利亚ABC广播公司将他列入“世界最伟大的艺术家”的行列。1986年和1991年,他曾经两度应邀担任在日本和美国举行的国际小提琴比赛的评委。



“我的艺术,我的小提琴,只能献身,不能亵读。”


这句话是13年我在网上看到的,那时候我还在大学,对音乐的执着特别的偏执,这句话正好点到了我的身上,那时候我都在想,毕业了究竟是做教育还是转业,但是这句话让我坚持练琴直到今天。


不敢自诩艺术家,但是身为弹琴的人,坚持练琴是需要一定精神支柱的,这位与我不同专业,不同年龄,却有共鸣的盛先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还能继续练琴,虽然不练也没关系,但是不想如此,想一直坚持下去,一直到坚持不了的那天。


2018年9月7日晚,心脏病突发抢救无效去世,享年77岁。


在此缅怀盛先生,无论是您对音乐的贡献,还是您的精神,都值得我们这些后生努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童年对小提琴的初识,缅怀盛中国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