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

有一句话是"世界上有两件东西不能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在人性面前,人们总是渺小的存在。"

第一次对人性的了解,是从大学同学那里。刚开学那会,或许他认为我比较幼稚,他给我的忠告是"不要把别人都想得太好。"

我读第一本与人性相关的书叫做《人性森林》(具体名字我记不清了)。主要内容,讲述人性的恶。比如,每个人最关心的只是他自己。生活中,我们看和别人的合影时,第一眼看的总是自己。人是有嫉妒心理,一个极端例子,在同一个桌子上吃饭,一个人看准了盘子里的一块肉,拿起筷子正准备夹,这时另一个人却先下手,把肉放到自己的碗里。就这一件小事,第一个人都会怀恨在心,并伺机报复,小小地惩罚一下第二个人。

大学精读课读过一篇文章,具体内容记不清了,大致内容是,每个人在自己生活的领域都想得到一定的权利(power)。你是一个作家,那么你就想在写作圈拥有名声; 即使两个很谦虚的人,他们都会相互竞争,让自己成为那个更谦虚的人,以便让自己拥有更多的power。

从这个角度如思考,就可以理解一个组织中,无论能力高与低,每个人总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也就是他在组织里,拥有自己的某方面的power。所以,我有时候相信,生活中并不存在好人,表现得好人只是他生存的一种方式。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故事。汉高祖刘邦,在自己的统治政权稳固之后大肆诛杀功臣;唐太宗李世民晚年对昔日的功臣大开杀戒;明朝开国皇帝为了后世江山的长治久安,也是大肆诛杀功臣。这些皇帝为了巩固政权,对昔日并肩作战的大臣毫不留情,固然展现了人性的一面,难道这些大臣为国家建功立业后,权利欲望的急剧膨胀,难道不也是人性的一面吗?

当然人性也有光亮的一面。比如,对子女的爱,多为天性使然,总是不求回报,心甘情愿的。而,对父母的爱却是需要后天习得。

对父母之爱需习得

今天,我主要探讨了自己知道的人性的一面,大部分都是"恶"的一面,倍感压抑。

太阳虽毒,最强烈的时候避开它,勿伤了眼;人性虽恶,最丑陋的时候识破它,保全自身。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