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都城变迁看王朝性格

今天主要说的就是宋王朝,大家都知道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是如何起家的,960年,太祖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登上帝位,说白了,就是这江山是他赵匡胤抢来的,但是今天我们不说这回事,今天我们来聊的是从都城的变迁分析王朝性格。

北宋首都汴梁,又称东京,现在河南开封。太祖皇帝马上得天下自然知道兵权的重要性,他是如何得的天下自然担心他的下属会不会复制他的成功之路,于是又有了“杯酒释兵权”,所以说从太祖开始,就注定“弱宋”的开端。当然这个“弱”只是指军事上的弱,这也就注定了日后的“靖康之难”。北宋建都开封,当时的开封是中原之地,“得中原者得天下”自古有之,黄河流域,土地丰饶,简单点说,就是有地种,有饭吃。北宋虽是弱宋,但是经济实力那是世界上最牛的城市,相当于现在美国的纽约,中国的上海,只在以上。

宋朝人口已达到2千万户,1亿多人,耕地达到7.2亿亩,GDP占全球60%,人均GDP为2280美元。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国库收入为7070万贯,最高达到1.6亿贯文,即便南宋丢失半壁江山,国库财政收入竟也高达1亿贯文,这样的税收后世难以企及。(来自度娘)

宋朝的经济程度可见一般。

《清明上河图》大家都不陌生,清明二字也绝不只是一个节气而已,它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宋朝确实是一个政治清明的社会状况。开封也是当时著名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这种情况能持续多长时间呢?积弊日久,哪怕后来的王安石变法,包括军事上的改革,都没能触碰到王朝的毒瘤。宋朝注定是强文弱武的王朝,宋朝文豪辈出,但是武将寥寥,能叫上名字来的杨家将、岳飞。而在这个时候少数民族已经崛起,马背上的民族,民风彪悍,气候严酷,环境恶劣,只能不断地提高战斗力去抢地盘,去水草更丰美的地方来赢得生存空间。这种环境也就注定了这个民族的性格是彪悍的,金国和宋朝就相当于士兵和书生,士兵是穷兵,但是战斗力强,书生富有,但是手无缚鸡之力,所以,这个书生是没有办法保护自己的财产的。正如同狼群看到肥硕的羔羊,垂涎三尺。

“靖康之难”终于到来,靖康二年四月,金军破东京,徽、钦二宗被虏北上,至此,北宋灭亡。南宋时代到来。

康王赵构一路南逃,最后建都临安。临安在哪?现在的杭州,江南温柔乡。“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杭州最著名茶叶,丝绸,美女,气候温和,天然的温柔乡销金窝啊!再这样的地方待时间久了自然也就没有收复故土,光复河山的志向了,那也就注定了南宋王朝的性格是软弱的。

其实关于历代王朝建都选址的问题这是一个大的历史命题,经济重心不断由北向南移动,而历代的王朝都城却是自南向北的,一直到今天现在的首都北京。南方固然鸟语花香,水草丰美,美人如玉,但是在温柔乡里长大的孩子定不能完成守业的大任。

随看随笔,不当正史,不喜勿喷。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都城变迁看王朝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