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行渐远的纸墨书香

我的一位湖南的文友托我捎几份安徽省的副刊报纸,本想是件及容易的事,满口应承。

走遍这个县城所有的大街小巷,竟寻不到一个报刊亭。

走进邮局,到这里的人几乎都是来领取养老金和办理邮政储蓄,俨然是一个功能齐全的邮政银行。

特怀念那不太遥远的邮局。

那时各种文学期刊在这里展示,从这里发出。报纸名目繁多,五彩纷呈,传递海量的讯息。那一摞一摞的信件,是每一个家庭情感交流的期许。走进邮局,充分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氛围。

如今,邮局找不到一份报纸,也买不到一份报纸。同样也找不到一份刊物。

我不知道这邮局是不是要改弦易辙了。或许在不太远的将来,它会告别曾经重要的历史舞台,人们将会为它申遗?

当然,作为党和政府喉舌,重要的媒体宣传工具,报纸还是要办的,还是要发行的。政府每年都会下摊派报纸订阅指标,邮递员依然在工作日把报纸送到各单位。

我跑了几家单位,试图搜集那几份报纸,发现都是一些零乱日期不全的报纸,那些报纸象征性的夹在报夹上,很少有人问津。后来我在门卫的帮助下,在一个楼道的储藏室找到几个装在蛇皮袋里的报纸,而且是每一天的报纸崭新原封不动的放进袋子里。显然这些报纸并未整理阅读过。

后来我问了一些机关工作人员;“你们平时看报吗?”“一般不看。”“看书呢?”“谁还看书?”他反问,“我们看手机。”

我无语,有些悲哀,为那些辛勤写作的作者,还有编辑,校对,印刷工人,冒着寒暑的邮递员。人们无视他们的劳动,浅薄文化产品。

各级党报,由政府摊派,公款订阅,无关乎自己的钱包,浪费就浪费。

人们无视它的存在价值和宣传意义,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竭力寻找那渐行渐远的纸墨书香,期盼着阅读意识和文化氛围回归,一个不重视文化的民族国民怎么去提高素质?

我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个文学的春天里,我用微薄的工资买下大量的文学期刊。阅读成为一个习惯,下班之余,一杯茶,一本书,置身于文学世界里,心境平和,灵魂净化,在知识的海洋里接受善与美的熏陶,学习使我逐渐脱离世俗,努力成为单纯而又明净的人。

那个时候,街头巷尾都设有报刊亭。党报小报、纯文学通俗文学非常丰富,提供人们精神食粮。

不知从什悠闲的人们再也不看书了,娱乐和大众传媒是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

在微信时代里,快捷便利的自媒体平台迅速崛起,人们对文学的热情再一次激发,数不尽的供文学创作发表的平台以它的低门槛吸引无数的写作者和读者。人们只须在手机上滑动手指,呈现在我们面前是海量的五彩缤纷的文化市场。人们随心所欲的选择欣赏阅读。无需置疑,这又是一个文学的春天到来了。

空前繁荣的文学创作用另一种形式再一次激起人们学习的热情。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人云“书到用时方恨少”。越来越感觉学习的重要。如是我想买一些书。特别是我所钟爱的文学期刊。邮局没有,新华书店除了偏僻处有少量的文学和社会科学书籍外,整个大厅基本都是学生课外书籍和复习资料。我不是排斥书店重视学生文化产品,我是说在新华书店里已经很难买到自己喜爱的书籍。

仿佛生活在的沙漠里,寻找文化的绿州,寻找知识的甘泉。

想起去年在深圳到图书城的情景。在那个充满商业竞争的大都市,人们的生活工作都是快节奏,应该是没有时间坐下来静心看书。

进了书城,偌大的空间一至三层楼开放的书架摆满了古今中外的书籍。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少儿读本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大厅里人流如织,又来买书的,也有看书的。有古稀老人,也有青春少年,有知识分子也有普通劳动者。

人们随意在书架上挑选自己喜爱的书籍,或坐在书城提供的长椅前,或坐在过道边静静地认真的读书,间或拿出笔记本记录着资料。

还有舒服的沙发前摆着茶几,那里提供茶水饮料,一壶茶水几十元,既方便了读者又为书城创收。

感觉图书城集图书销售、阅读和休闲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 服务中心。

在这里,置身于浓郁的文化氛围中,一颗浮躁的心片刻安静下来。感受着求知的欲望和久违的书香。

内地的新华书店可不可以借鉴深圳图书城经营方式,把图书经营与阅读功能结合起来。

可不可以政府拨出专项公益基金,在休闲公园设立文化休闲中心,把阅览室办到人民大众中去,提供全民学习场地,营造文化氛围,提高全民文化素质。

多么希望有那么一块净土,开放式的书架摆满各类书籍,环境优雅,人们安静的读书。并吸引更多的人回归到读书的行列。

一个热爱学习的民族才是伟大的民族,强盛的民族!

你可能感兴趣的:(渐行渐远的纸墨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