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学心理是什么?厌学心理是指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认为学习活动单调、枯燥、乏味、听课没劲、对做作业,复习考试等感到厌倦,并将学习看成是一种生活的沉重负担,不能从事正常的学习活动,经常逃学或旷课,严重的导致辍学。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曾在全国做过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大型调查,发现因“喜欢学习”而上学的初、高中生比例很低。厌学心理成为当前青少年学习心理障碍中常见的一个问题,它与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宗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格格不入,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同时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要解决的问题。
厌学心理是逐步形成的,—般要经过四个阶段,即焦虑阶段、怀疑阶段、恐惧阶段和自卑阶段。
焦虑阶段是指学生由于没有实现预定的目标而产生冷淡和焦虑意识。
怀疑阶段是指学生由于在学习上多次失败,对自己或老师设定的学习目标常常不能实现,进而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觉得自己似乎不是一块学习的“料子”。
恐惧阶段是指学生在学习上产生了明显的障碍,真的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有问题,从而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表现为上课听不懂、对学习毫无兴趣、一听到学习就头痛等。在恐惧阶段,学生的内心上会伴随着想逃避学习的心理发生。
自卑阶段是指学生把学习上的失败,全部归结于自己学习能力低下,以至于失去了学习信心。常言道,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死,学生失去了学习信心,就等于是学习上“心死”了,学生一旦产生这种学习上的“心死”的自卑心理,则不但学习学不好,而且会影响到学生的整个学校生活,使其整个学校生活笼罩在自卑的心理阴影之中。
厌学儿童存在较多的情绪障碍如学习和考试焦虑、睡眠障碍、对自身能力过分担心等。曾有报道说有很多厌学儿童有抑郁心理,并对学校存在不满情绪。因此,由厌学引起的情绪障碍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所以处于厌学阶段的青春期孩子,父母一定要用“心”与孩子沟通。
一.父母要适当放“权”给孩子。
孩子进入青春叛逆期后,格外渴望得到外界的认可和尊重。所以,家长要注意对他们下放各种权利,以帮助孩子从不谙世事向成熟过渡。
1.自主权
“你应该”、“你必须”、“你懂什么”诸如此类的话是不少家长的口头禅。建议家长们面对叛逆期的孩子尽量少说这样的话,内心深处认为自己已是大人的孩子是不会接受这种命令的口吻的。
2.发言权
“考不上大学就去扫马路”等话语,不少家长都对孩子说过,虽然是为了孩子好,但他们的耳朵已经长茧,叛逆期的他们对这些话可以说是“百毒不侵”了。这时家长应少说多听,了解孩子到底在想什么。
3.隐私权
孩子在进入初中后,一些家长发现,以前经常跟自己说心里话的孩子变得不太爱搭理自己了,孩子开始有了自己上锁的日记本、私人信件。如果孩子实在不愿同家长交流,也不必过于强迫,尤其是不要偷窥孩子隐私,尊重孩子的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尊重。
二.父母要学习一些亲子沟通技巧。
1.尊重孩子
家长不要老是盯着孩子的弱点,不要拿孩子的短处同别的孩子的优点比较。在与孩子接触时,家长应尽可能多找孩子的优点,并多鼓励,减少孩子对家长的抗拒心理。
⒉换位思考
家长也是从青春叛逆期走过来的,只是没有现在的孩子表现得明显.所以面对孩子令人不解的行为,不妨换位思考,想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有了共鸣后就会理解孩子,能找出问题的症结。
3.忌从学习入题
同孩子交流,家长不要老以学习成绩入题,这样只会让孩子心有压力,怀疑家长交流的动机。交流时,家长可以从家事入手,将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后,再谈正事。稳定情绪:家长带着情绪去教育孩子,肯定是不理智的,会导致孩子愈加抗拒。所以,家长在急躁、心烦、不冷静的时候,不要教育孩子。待冷静后,再去同孩子交流。
4.允许孩子犯错
这个阶段正是孩子形成主见的关键时期,小错肯定难免,所以,家长应该允许孩子犯一点错、吃点亏,不要过分束缚孩子的手脚。同时,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叛逆期的孩子模仿能力强,家长的良好言行能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是不要强势管教孩子,而是合理地教育和引导。
打与骂,责与罚,需要慎重考虑,绝不能随意而为。否则,你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一旦孩子失去自尊心,便会慢慢破罐子破摔,父母越不让做什么,他们偏就做什么。其结果,非旦起不到管教的目的,反而把矛盾进一步强化。从亲子关系非常紧张的家庭来看,家长常常事与愿唯,态度越生硬,孩子也会相向而对。
不管孩子做错什么事,家长先要学会关心孩子的心理感受,让他们感觉到父母对自己的好。其次要帮助孩子还原事情经过,帮助其认真做以分析,通过引导孩子判断对与错,来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如果父母缺乏足够的耐心,轻易被孩子的负面情绪激怒,很有可能让问题无法获得解决,也谈不上教育和引导之目的。
四.耐心沟通,慢慢解开孩子心理上“锁”。
入青春期,少男少女结束了“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孩童时代,进入了“多事之秋”。此时由于心理的不断发展,他们的情绪自控能力比孩提时有了较大的提高,学会掩饰、隐藏自己的真实情绪,出现心理“闭锁”的特点。过去爱说爱笑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可能会变得沉默寡言。他们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很少和父母交谈,甚至拒绝父母的关爱。
五.不要在饭桌上教育孩子
原本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是件温馨愉快的事,即使你不言我不语也不会觉得尴尬。然而不少家长却宁愿打破这种沉默,也要利用这种轻松的氛围来教育孩子。
常见的是,父母们喜欢趁着吃饭时间对孩子或是问东问西,或是大讲道理,一番说教,或是不断责备。所以,没有哪个孩子会喜欢“饭桌教育”。在这个时间点来对孩子进行说教,不但不能让孩子更听话,反而会让孩子更叛逆。一方面,这会直接导致孩子没有食欲,消化不良。长此以往,孩子可能形成厌食症,健康状况堪忧。另一方面,父母的追问或是责怪,会让孩子形成抵触心理,扩大孩子和父母之间的隔阂,影响亲子关系的沟通。严重的,导致孩子一到吃饭时心里就会高度紧张。时间久了,产生某种心理疾病。
六.不要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孩子
家长们往往喜欢做主包办,劳心劳力的结果却往往是不被理解,甚至还要收到埋怨。家长们往往忽视了一点,他们自以为是的替孩子考虑,实质上是一种对孩子选择权利的剥夺,更是一种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孩子最直接的表现。家长因为经验丰富,他们对孩子的“安排”很多时候确实是捷径,可这种未经孩子认可的捷径恰恰不是孩子们需要的。
七.放低身段与孩子平等交流
1.别太“父母”。
2.理解在先。
3.充分信任。
4.减少指责。
5.少下命令。
6.维护形象和尊严。
7.注重孩子感受。
8.切忌唠叨。
9.议事表决。
八.积极倾听和适时“闭嘴”
其实跟青春期孩子沟通,关键就两个字:闭嘴。有人就不理解了,闭上嘴怎么说话,那还怎么沟通?对青春期的孩子来说,父母少说几句,闭上嘴,他们会特别赞成。至少没有余音绕梁不绝的唠叨,不用被动接受来自大人的过渡关心、指责。孩子的成长在于不断前进,而父母的成长在于懂得退让。有效沟通的前提是学会倾听。
解我教育,专注于解决青少年叛逆、早恋、厌学、亲子、网瘾、社交等问题。成立以来,对青少年各类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系统性探索,已成功挽救了近万个破碎家庭,同时也帮助无数青少年成功走出了思想误区,成为真正的“阳光少年”,帮助他们找到自信,重返学堂;帮助孩子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让他们笑傲于自己的班级和学校,不断获得一个又一个自我的超越,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贡献,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深入分析青少年成长规律及家庭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制定出了符合不同需求的个性化、差异化的教育方案,三对一的指导与训练,为广大家长普及科学的教育理论、授予科学的教育方法、正确引导孩子成长成才,与家长一起帮助孩子解决各类难题。
如果家长您的孩子有厌学、沉迷手机、早恋、社交障碍等问题,如果您不懂得如何快速解决,请尽快联系我们,在解我教育师资团队的专业力量介入下,尽快帮您解决问题。(可直接在后台留言,专业指导。)选择我们,您家的孩子,也可以非常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