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读《随园诗话》(698)

【原书卷二·一六】

香亭弟出守广东,余赋诗送行云:“君恩深处忘途远,家运隆时惜我衰。”一时和者甚多。惟押“衰”字颇难。胡书巢妹夫和云:“江南政绩新遗爱,海外文章旧起衰。”余作书深美之。胡答书云:“为押‘衰’字颇费心,今果见许,足征兄之能知此中甘苦也。”书巢尤长五古,《途中望二华》云:“连山如洪涛,一泻不得住。散作平冈低,万壑此争赴。奔腾势未已,倔强有余怒。数里渐逶迤,坡陀相错互。草木何繁滋容畜钦美度。落日下翠微,苍苍群峰暮。白云幻奇形,屡顾有时误。”《大散关》云:“蜀门自此通,谷口望若合。日月互蔽亏,阴阳隐开阖。微径临深溪,马蹄畏虚踏。泉流乱石中,砰硡肆击磕。时节已初春,气候如残腊。黄叶间青条,风吹鸣飒飒。时见采樵人,行歌互相答。”《朝天峡》云:“旬月去云栈,登顿劳下上。舆中困掀簸,厌闻马蹄响。今晨改水涉,失喜听双桨。舟小如叶,羌水平如掌。健疑青鹘飞,疾类枋榆抢。滩转峡角来,双峙袤千丈。石裂怒欲落,畏压不敢仰。洞阴中惨栗,白日迷惝恍。其深蟠蛟龙,其毒聚蛇蟒。侧目望天关,阁道更渺茫。行人偶失足,一坠讵可想!”《寄香亭》云:“携手天水桥,送我北新关。君归我夜泊,咫尺不能攀。何况万余里,远隔千重山。子来既无期,我行犹未还。至今梦寐中,桥下闻潺潺。流水无已时,思君如连环。森森九种竹,灿灿十样笺六六双鲤鳞,泠泠三峡泉。险易虽有殊,穷达何与焉?自惜结隆爱,金石贯贞坚。与子同一心,岂与时俗迁?寓书奈不达,在远情空延。子即能我谅,我衷胡由宣?相思如萱草,忧忿何时!”书巢受业于嘉禾布衣张庚,而诗之超拔,青出于蓝。因书巢全集未梓,为代存数章。

香亭,即袁树,(1730年—?),字豆村,号香亭,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居江宁(今南京)。袁枚从弟。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进士,为广东肇庆知府。精鉴别,工诗,善山水。

胡书巢,即胡德琳,(1728年—?),字经畬、碧腴,号书巢,祖籍安徽休宁,后迁广西临桂(今广西桂林)。乾隆十二年(1747年)举人,十七年(1752年)进士,历任四川什邡知县、简州知州等。性喜读书、藏书,自号“书巢”。为官所至,振兴文教,编纂图经,修纂方志。著《碧腴斋诗集》。他是袁枚大堂妹袁杰的丈夫。

二华,音èr huá,指陕西境内的太华山、少华山。《文选·张衡<西京赋>》:“缀以二华,巨灵贔屓,高掌远蹠,以流河曲。”薛综注:“华,山也……《山海经》曰:‘太华之西,少华之山。’”明·何景明《华州作柬桑汝公》诗:“天上岳莲开二华,云中关树引三秦。”太华山,即西岳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少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莲花寺镇。因与西岳华山峰势相连,遥遥相对,并称“二华”,但低于华山,因名其少华山,又名小华山。

坡陀,亦作“坡陁”,音pō tuó,释义:1、山势起伏貌。宋·苏轼《次前韵答马忠玉》:“坡陀巨麓起连峰,积累当年庆自钟。”2、不平坦。唐·杜甫《次晚洲》:“参错云石稠,坡陀风涛壮。”3、山,山坡。明·李东阳《灵寿杖歌》:“下可涉园径,上可凌坡陁。”

繁滋,音fán zī,释义:1、发展增多。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史注》:“夫文史之籍,日以繁滋。”2、繁殖滋生。晋·张华《鹪鹩赋》:“繁滋族类,乘居匹游,翩翩然有以自乐也。”

容畜,音róng chù ,是指容纳养育。《国语·越语下》:“唯地能包万物以为一,其事不失,生万物,容畜禽兽,然后受其名而兼其利。”

软美,音ruǎn měi,亦作“輭美”。柔和美好;温顺。唐·白居易 《东南行一百韵》:“软美仇家酒,幽閒葛氏姝。”宋·陈亮《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正言以迂阔而废,巽言以软美而入。”原书刊刻为“钦”,应为错误。

大散关,音dà sàn guān,为周朝散国之关隘,故称散关。关中四关之一。位于宝鸡市西南26公里的大散岭上,自古为“川陕咽喉”,兵家必争之地。据史料记载,大散关曾发生战役70余次。大散关设于西汉(一说散关之名最晚当始于秦代),废弃于明末。关址处立有“秦岭”石碑一块。在散关岭上的古散关关门遗址东面,立有“古大散关遗址”石碑一块。秦汉时期(前206年),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就从这里经过。三国时期,曹操西征张鲁亦经由此地。据陈寿《三国志》记载:“(建兴六年)春,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南宋著名诗人陆游著有《书愤》其一“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砰訇,音pēng hōng,象声词。大水声。南朝·陈·沈炯《归魂赋》:“其水则砰訇瀄汩,或宽或疾,击万濑而相奔。”按:原书为“砰 石+厷”,厷,音hōng,硡,音hōng,且“厷”古同“宏”,似以“硡”代替“石+厷”即可。但汉语词汇中无“砰硡”,而又“砰訇”一词,词义应与砰硡拟表达的意思相同。故本处采用了“砰訇”的释义。

朝天峡,今名明月峡,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嘉陵江西陵峡东段,距广元33千米左右。原名朝天峡,因朝天镇而得名,朝天,即朝拜天子之 意,因唐朝玄宗皇帝避“安史之乱”南迁成都时,当地官员在此接待并朝拜而得名。后因明清时期,文人墨客们盛行崇尚自然,因峡两岸的山岩多呈银白色,并和青峰、江水相辉映,使整个峡江好像镀上了一层朦胧的月光,于是取李白诗“清风清,明月明”之意,将朝天峡改名为明月峡。朝天峡可称其为蜀道咽喉中的咽喉,是连接南北的唯一通道,地势险峻,得天独厚。古人在此修建栈道联通川陕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

失喜,音shī xǐ,意思是喜极不能自制。唐·宋之问《牛女》诗:“失喜先临镜,含羞未解罗。”唐·杜甫《远游》诗:“似闻胡骑走,失喜问京华。”

羌,音qiāng,一般指羌族。羌族源于古羌,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老的民族。羌族自称“尔玛”或“尔咩”,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松潘、黑水等县以及绵阳市的北川羌族自治县,其余散居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绵阳市的平武县以及贵州省铜仁地区的江口县和石阡县。大多数羌族聚居于高山或半山地带,少数分布在公路沿线各城镇附近,与藏、汉、回等族人民杂居。羌舟,指羌族人使用的舟船;羌水,指流经羌地的嘉陵江水。

青鹘,音qīng hú,鸟名,即鹘鸠,古书上说的一种鸟,短尾,青黑色。唐·杜牧《池州送孟迟先辈》诗:“秋浦倚吴江,去檝飞青鹘。”

枋榆抢,化用典故“抢枋榆”。典出《庄子.逍遥游》:“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榆,榆树。枋,檀木。蜩,蝉。学鸠,班鸠。蝉与鸠笑鹍鹏空有大志,凭虚御风,徙于南溟,时需六月,途程九万里,跋涉辛苦,徒劳无益;不如我飞栖于榆檀,腾跃数仞,困飞不到前林,落地息而更飞,逍遥适性,乐在其中。后用为比称才疏志卑之典。唐·权德舆《酬穆七侍郎早登使院西楼感怀》诗:“小鸟抢榆枋,大鹏激三千。”亦用“枋榆”来表示空间狭小。“枋榆之见”,即指目光短浅。本条诗话引诗“疾类枋榆抢”,则是借用其本义,比喻其乘坐的小船速度很快,如同小鸟疾飞在枋榆之间,瞬间就撞到树上了。

惝恍,音chǎng huǎng,意思是失意;不愉快;模糊不清;恍惚。屈原《远游》:步徒倚而遥思兮,怊惝恍而乖怀。

天水桥,杭州古桥名。位于浙江杭州市区中北部,宋名天水院桥,御街由此折西,桥跨城北小河,桥东有皇城司、修内司、纲兵营。桥西有草料场,桥北为省仓上界及六部架阁库。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秋,有寇自徽州来入侵杭城,浙省参政樊时中率兵御贼,在天水桥巷战亡。清人诗赞:“大参身死岁寒桥,忠血长流愤未消。一片王孙烟草色,岳坟松柏共萧萧。”此诗广为流传,故天水桥又称岁寒桥。1960年填塞小河,天水桥至武林路段扩建体育场路,拆除天水桥,成区片名,泛指中山北路与体育场路交叉处一带。

北新关,清代户部税关之一。初由杭州织造兼管,后改归巡抚。地址在今浙江杭州市北大关。清雍正《浙江通志》卷86:“附关有桥曰北新,故以名关。”为杭州城北门户,商旅辐凑,明成化中设户部分司驻此。清设千总驻防。北新关例在大关及城中、城北、江涨、临平、西溪、安溪、东新桥、打铁桥、观音桥、板桥、良亩桥、良马桥、司口、六家桥等处征税。据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二三五载,额征税银十二万三千零五十三两有奇,赢余六万五千两。凡货物皆按数、按斤,视其贵贱,分别科税。间有按担、篓、把、束者,均照部颁现行条例征收。同治四年(1865年) 奏准,北新关暂行停止征税。

九种竹,不知其具体所指。

十样笺,十样蛮笺的省称,指古代蜀地出产的十色笺纸。五代·齐己《白莲集》有《谢人惠十色花笺并棋子》诗。元·费直《笺纸谱》:“杨文公亿《谈苑》载韩浦寄弟诗云:‘十样蛮笺出益州,寄来新自 浣花头。’”明·杨慎《墐户录·十样蛮笺》:“ 韩浦诗曰:‘十样蛮牋出益州。’《成都古今记》载其目曰深红,曰粉红,曰杏红,曰明黄,曰深青,曰浅青,曰深绿,曰浅绿,曰铜绿,曰浅云,凡十样。又有松花、金沙、流沙、彩霞、金粉、桃花、冷金之别,即其异名。”

六六,音liù liù,释义:1、六的六倍,三十六。《鹖冠子·度万》:“五音六律,稽从身出,五五二十五以理天下,六六三十六以为岁式。” 陆佃 解:“六六,六其律之六也。”2、谓巫山三十六峰。明·汪道昆《高唐梦》:“人醉我何醒,莫待黄粱先熟;明烛明烛,梦断巫山六六。”清·袁于令《西楼记·私契》:“巫山六六梦难成,一幅花笺作主盟。”3、鲤鱼的别称。《埤雅·释鱼》:“鲤三十六鳞,具六六之数,阴也。”鲤鱼脊中鳞一道,每片鳞上有黑点,大小皆三十六鳞。鲤鱼可称“六六鳞”宋·宋庠《春霁汉南登楼望怀仲氏子京》诗:“私书一纸离怀苦,望断波中六六鳞。”亦称“六六鱼”。宋·宋祁《祗答太傅邓国张相公》诗:“君轩恋结萧萧马,客素愁凭六六鱼。”古有“鲤鱼传书”的传说,故常用鲤鱼代指书信。

泠泠,音líng líng。释义:1、清凉、凄清的样子。《楚辞·初放》:“下泠泠而来风。”2、形容水流的声音。南朝·梁·吴均《与朱元思书》:“泉水激石,泠泠作响。”3、本指流水声。借指清幽的声音。唐·刘长卿《听弹琴》:“泠泠七弦上, 静听松风寒。”4、言谈清逸脱俗。《醒世恒言·卷四·灌园叟晚逢仙女》:“举目看十八姨,体态飘逸,言词泠泠有林下风气。”

三峡泉,古琴曲《三峡流泉》的省称。《琴集》曰:“《三峡流泉》,晋阮咸所作也。”唐代女诗人李季兰有乐府诗《三峡流泉歌》(《渊鉴类函》中题作《听从叔琴弹三峡流泉歌》),内有句:“忆昔阮公为此曲,能使仲容听不足。”意思是阮籍弹奏《三峡流泉》,其侄子阮咸(字仲容)总是听不够。其叔侄二人均精通音律,灵犀相通。本条诗话所引诗借此典故喻指作者与袁树心心相通。

隆爱,音lóng ài,意思是厚爱、深爱。晋·陆云《为颜彦先赠妇往返》诗四首之三:“隆爱结在昔,信誓贯三灵。”

贞坚,音zhēn jiān,释义:1、坚贞不移。南朝·宋·谢灵运《过始宁墅》诗:“缁磷谢清旷,疲薾慙贞坚。”唐·李白《雪谗诗赠友人》:“哀哉悲夫,谁察予之贞坚。”2、坚硬强劲。章炳麟《又致汪康年书》:“松柏非遇霜雪,不能贞坚。”3、借指坚硬强劲之物。唐·权德舆《拜昭陵过咸阳墅》诗:“顷岁辱明命,铭勋镂贞坚。”

寓书,音yù shū,意思是寄信;传递书信。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子产寓书於子西以告宣子。”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三:“吾在铁城因故人有帅成都者,得寓书,遂与石通寒温。”

胡,此处是文言文中的代词,表示疑问或反诘、什么的意思。《墨子·兼爱下》:此胡自生?此自爱人利人生与?

“子即能我谅,我衷胡由宣?”意思是,你即便能够体谅我的苦衷(指书信无法送达),但我的思念之情能够用什么来表达呢?

萱草,百合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可食用、药用,又可作为观赏花卉,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名花,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现存最早写萱草的诗歌,是《诗经·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意思是,哪儿去找萱草?把它种在屋北面,忧思成病想着他!这首诗写的妻子思念出外征战的丈夫,相思无限。诗中的“谖草”,《毛传》解释说:“谖草令人善忘,背北堂也。”郑玄笺注说:“谖本又作‘萱’……”《说文》作‘藼’,云‘令人忘忧也’。”《毛诗正义》认为是:“此欲树草,盖在房室之北。”综合三家注解,结合《说文解字》意见,“谖草”就是“萱草”,即后世所谓“忘忧草”。汉武帝时的苏武被扣匈奴19年,有诗云:“亲人随风散,沥滴如流星,愿得萱草枝,以解饥渴情”。南北朝以后,诗歌中更将萱草与排除忧愁相连。如南北朝时,齐·王融诗曰:“思君如萱草,一见乃忘忧”。唐•李白诗:“忘忧当树萱”。白居易诗:“杜康能散闷,萱草解忘忧”。

忧忿,音yōu fèn,忧虑悲愤。“忧忿何时捐!”意思是我的忧虑悲愤何时才能够捐除啊!捐,舍弃,抛弃。捐除,意思是废除;消除。清· 龚自珍 《明良论四》:“删弃文法,捐除科条。”蒋光慈《少年飘泊者》九:“人总还是人啊!他们的悲哀与不幸,什么时候才能捐除呢?”

嘉禾,即嘉兴。后晋高祖天福五年(940),因吴越王钱元瓘的奏请,于嘉兴置秀州府。北宋改秀州加号嘉禾郡,南宋宁宗庆元元年(1195)升郡为府,后改嘉兴军。故古人亦称“嘉兴”为“嘉禾”。民国元年(1912年)废嘉兴府,并嘉兴、秀水2个县为嘉禾县,隶属浙江省。民国三年(1914年),设置钱塘道。时因与湖南省嘉禾县同名,复称嘉兴县,直隶钱塘道。

张庚,(1685年—1760年),原名焘,字溥三,后改名庚,字浦山、公之干,号瓜田逸史,又号弥伽居士、白苎村桑者,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幼孤家贫,赖母以针线活抚养。雍正十三年(1735)应鸿博诏。长古文词,精鉴别,绘事则攻学山水,出入董源、巨然、黄公望。

(待)

你可能感兴趣的:(闲读《随园诗话》(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