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8计算机网络学习笔记——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目录

1.计算机网络概述

1.1.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3.计算机网络性能指标

2.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参考模型

2.1.计算机网络的分层结构

2.1.1.分层的基本原则

2.1.2.分层结构的概念

2.2.OSI模型

2.2.1.应用层

2.2.2.表示层

2.2.3.会话层

2.2.4.传输层

2.2.5.网络层

2.2.6.数据链路层

2.2.7.物理层

2.3.TCP / IP

2.4.五层参考模型


1.计算机网络概述

1.1.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组成部分:硬件、软件、协议

2.工作方式:

A.边缘部分:用户直接使用(主机)。方式:C/S,P2P

B.核心部分:为边缘部分服务(网络、路由器)

3.功能组成:

A.通信子网:实现数据通信,即把信息从一个主机传到另一个主机(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B.资源子网:实现资源共享 / 数据处理,提供各种网络资源(硬件、软件和数据信息)的集合(应用层、表示层和会话层)

传输层弥补上三层和下三层之间的差距,并为上三层屏蔽下三层的实现细节

1.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广域网:使用交换技术,范围较大

局域网:使用广播技术,范围较小

区分两者不能仅看距离,而应看其使用的技术

1.3.计算机网络性能指标

表示存储量的时候是以2为底,例:1KB = 2 ^ 10B;1MB = 2 ^ 10KB 

表示速率的时候是以10为底,例:1kb/s = 10 ^ 3b/s;1Mb = 10 ^ 3kb/s

1.速率:每秒数据的传输量,例:传输0101010101使用1s,则速率为10b/s

2.带宽:网络设备所支持的最高速率,单位是b/s(理想状态)

3.吞吐量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数据量,单位是b/s

4.时延:数据从发送端到接收端所需要的时间,由四个部分相加而成

发送时延(主机内):从发送分组的第一个比特开始算起,到发送完该分组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时延 = 分组长度 / 信道宽度(发送速率)(高速链路中,仅仅是提高了发送速率,从而降低了发送时延,但是传播时延并未受到影响)

传播时延(信道内):电磁波从信道上的发送端到接收端的时间。传播时延 = 信道长度 / 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数据被转换为电磁波的形式在信道上传播)(受到传输介质影响)

③排队时延(路由器内):在输入队列中排队等待处理的时间

④处理时延(路由器内):检错 / 找出口

其中,排队时延和处理时延基本忽略不计

5.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 * 带宽。发送端第一个比特到达终点的时候,发送端共发送了多少比特(链路中有多少比特)(链路容量)

6.往返时延RTT:从发送方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方收到接收方确认总共经历的时延

RTT包括往返传播时延(数据A从发送端到接收端的传播时延 + 接收端发送给发送端的确认B)+ 末端处理时间(通常忽略不计)(不包括发送时延)

7.信道利用率:有数据通过的时间 / 有数据通过的时间 + 无数据通过的时间

2.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参考模型

2.1.计算机网络的分层结构

2.1.1.分层的基本原则

1.每层都实现一种相对独立的功能

2.保持下层对上层的独立性,上层单向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

2.1.2.分层结构的概念

1.协议:为网络中对等实体数据交换的实现而建立的规则或协定。包含:

语法:规定传输数据的格式

语义:规定所要完成的功能

同步:规定各种操作的顺序

2.接口:上层使用下层服务的接口(仅在相邻层有接口,该层如何实现其所提供的服务对上一层透明)

3.服务:下层为相邻上层提供的功能调用(中间层次为上一层提供服务,还包含下一层包括底下所有层次的服务的总和(该层自己也能使用)

4.SDU服务数据单元:该层所要传输的有用的数据

5.PCI协议控制信息:控制信息

6.PDU协议数据单元:对等层次传输的数据单位

每一层的PDU作为下一层的SDU,加上该层的PCI得到这一层的PDU

408计算机网络学习笔记——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_第1张图片

 

2.2.OSI模型

408计算机网络学习笔记——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_第2张图片

每层收到上层的数据时,需要添加该层的控制信息(物理层除外,数据链路层额外需要加一个尾部)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为点对点(不管是发送端主机、接收端主机和中间路由器都需要使用这三个层次)

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为端对端(只有发送端主机和接收端主机需要使用这四个层次,中间路由器不需要)

2.2.1.应用层

所有能和用户交互并且产生网络流量的程序(QQ)

2.2.2.表示层

用于处理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语法和语义)

1.数据格式变换:翻译(例:二进制转换成图片)

2.数据加密解密

3.数据压缩和恢复

2.2.3.会话层

向用户进程提供建立连接并且在该连接上有序的传输数据

1.建立、管理、终止会话

2.在通信失效时恢复通信,实现数据同步

2.2.4.传输层

负责主机中两个进程的通信。传输单位是报文段或者用户数据报

1.可靠传输(基于接收端确认机制)、不可靠传输(不需要确认)

2.差错控制(纠正传输中产生的错误)

3.流量控制(控制发送端发送速率)

4.复用分用(复用:多个进程可以同时使用传输层的服务;分用:传输层把收到的数据分别交付给相应近程)

2.2.5.网络层

把分组从源端传到目的端,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实现不同主机互联)。网络层传输单位是数据报

1.路由选择(选择合适路由,最佳路径)

2.流量控制(控制发送端速率)

3.差错控制(能纠错纠错,不能纠错丢弃

4.拥塞控制(流量控制针对的是发送端,拥塞控制针对的是全局

2.2.6.数据链路层

把网络层传下来的数据报组装成帧,传输单位是

1.成帧(定义帧的开始和结束)

2.差错控制 帧错、位错(可以检错可以纠错)

3.流量控制

4.访问控制(控制对信道的访问)

2.2.7.物理层

在介质上实现透明传输(不管传输的内容是什么,直接传输),传输单位是比特

1.定义传输模式(单工、半双工、双工)

2.定义传输速率

3.比特同步(准确无误的接收)

4.比特编码(区分0、1,例如:曼彻斯特编码,归零编码)

2.3.TCP / IP

与OSI模型相同点:

1.都分层(将庞大的问题拆分成一个个小问题,每层独立处理)

2.基于独立的协议栈

3.可以实现异构网络互联

不同点:

1.OSI定义三点:服务、协议、接口

2.TCP / IP 中IP作为重要层次

3.面向连接:建立连接→开始传输→释放连接

无连接:直接传输

网络层(IP协议面向无连接):OSI为无连接+面向连接;TCP/IP为无连接

传输层(端到端,可靠传输):OSI为面向连接;TCP/IP为无连接+面向连接

2.4.五层参考模型

应用层:支持各种网络应用

传输层:进程间的数据传输

网络层:源主机到目的主机的数据分组路由与转发

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下来的数据组装成帧

物理层:比特传输

408计算机网络学习笔记——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_第3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计算机网络,网络,tcp/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