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温度2》读书笔记

      继《历史的温度》第一本,这一本依然精彩。很多时候,我读历史书容易觉得枯燥,往往中途而废,而这一系列书却让我觉得很有兴趣,了解到很多历史背后的故事。张玮尽可能地用辩证的眼光,结合当时客观的环境,设身处地的去看待那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而不是先入为主地带入立场,或者用“上帝视角”来评判一件事或一个人。

      尼古拉.特斯拉,在现代人看来 他近乎是一个神级的人物,他的成就在网上随便一搜,就可以搜到太多太多了。其中包括如下领域:交流电系统、无线电系统,无线电传输、X光设备、涡轮机等等。确实,如果一个人能在这么多领域中都做出卓越的贡献,那真的被视为“神” 或者从未来“穿越”回来的人。但是,有些其实并不是他的成就。比如雷达、无线电、第一台水利发电站等 其实并不是他发明的。但这不能否定他的成就,只是想说他其实没有那么神。在特斯拉的晚期,陷入了“宇宙理论”的研究不能自拔。特斯拉曾说过“我只是个平凡人 没有什么特殊的能力。”特斯拉虽不是伟大的、全能的“神”,但他毕竟是一名伟大的科学家。这种实实在在的认可,可能比说他的各种“神迹”要靠谱的多。

        另一个人物是鲁迅,我们熟知鲁迅,是因为他的作品总能针砭时事,一针见血的反映出封建礼教的毒害。但其实,他也是封建礼教的一个牺牲品,深受包办婚姻的影响。他身后有两位女性,一位是家里自作主张给他定的妻子朱安,另一个是情投意合的伴侣许广平。朱安“有名无实”,活了69岁,其中40多年是独守空房,去世后两块墓碑都没有,但她一直尽心侍奉鲁迅家中的老人,也从来没有说过朱广平和鲁迅的半句坏话。许广平是“有实无名”,在鲁迅生命最后的十年,她在生活生对其精心照料,在精神上全力支持 。鲁迅去世后,许广平花费了巨大的心血整理他的作品还曾深陷魔窟,遭受刑罚。最终,也因为鲁迅的作品而 意外逝世。我喜欢作者最后的评述:从感情方面讲,鲁迅确实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但比起他身后的两位女性,至少在感情方面,牺牲最大的肯定不是鲁迅。不知道为什么,对于朱安和许广平,既感到敬佩,又觉得有些悲哀。从不同角度看,他们确实挺不容易的。

        在逸闻:历史是漫长的征途这部分,有一个内容是我较感兴趣的。“明明是刻骨铭心的仇恨,但日本战后为什么会感激美国人?”。在太平洋战场上,明明是美国人在中后期把日本人虐的体无完肤,从硫磺岛到关岛,从冲绳岛到东京大轰炸,再加上广岛和长崎的两颗原子弹,把日本数十万军民尸骨无存。而中国明明是被日本侵略的国家。但是战后乃至到现在,日本对于中国还存有一定的敌意,而对美国却是亲近的呢?书中给出了观点 ,是因为美国派出的军官麦克阿瑟在接管日本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比如:政治体制改革,一定要给女性投票权;经济改革,把拥有80%工业和金融财富的大财阀给解散了,激活了日本的经济;同时,还进行土改,解决了日本的农业问题,促进了日本生产力的发展。除此之外,麦克阿瑟还对日本的教育体系和宗教体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在他六年的改造下,一个满目疮痍的战后日本,居然有了勃勃生机。怪不得在麦克阿瑟离开日本回国时,数十万日本民众自发的去欢送他。还高喊他“大元帅”。

      文中的每一个故事,都给人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还有第三第四本需要继续阅读。看完这两本书,果断被张玮吸粉,变成他公众号“馒头说”的粉丝,期待他的更新。

你可能感兴趣的:(《历史的温度2》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