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7

笔记(一):

理想课堂有效教学框架与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落实有效教学框架

教材解读 

文本解读:思想的、主题的、内容的、形式的、材料的。(进得去+出得来)

素读的过程就是教师和文本对话的过程。在素读文本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解读能力。

教材解读:课程标准、年级、单元

教学目标:课程标准 教材整体,年级年龄限制 基础限制 具体文本蕴含的可教学的价值,教师能借此提供的教育契机(在教材解读的基础上进行)

教学目标书写的三原则:承接教材解读 层次清楚 书写明确(简洁干净)

预习作业:预习是学生唯一的独立学习的机会,学生最终的学习能力,体现于预习水平上,所以,预习作业要全面地针对教学目标,而不仅仅是为了教学做一些基础准备。新教育预习设计要求能够引导学生细度文本,直指重点,让学生带着独立的观点进入课堂。预习作业的每一条要写上针对哪一个目标。

教学板块的关键点:要清晰地写出教学组织的策略及过程。每一板块要写出的针对目标和时间。(针对教学目标的哪一条,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教学反思:目标要清晰,这节课到底想让学生掌握什么。教学策略的目的应该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不能自己说了算,要以学生发言、配合情况为标准。思考学生掌握的如何,为什么没有掌握好。

第二重境界:发掘知识的内在魅力

这里的只是不是名词,而是呈现一个问题的提出、理解及解决的过程,是一个知识——作为问题解决的工具被探索、被发现的过程。

核心不是教师,也不是学生,而永远是智力挑战、思维训练,是知识作为问题解决的工具而涌现时的惊奇与喜悦,是对复杂问题形成新的理解时的豁然。

第三重境界:知识、生活与生命的共鸣

“发掘”是指从提问到解答的完整过程,即探索中的发现和探索后的重现,既指方法又指方向。

“知识”不是教材上的知识,而是教材之外的相关知识;不是静态知识的片段堆砌,而是动态知识在不同背景下的整体把握。

“魅力”,一方面是指知识对师生所形成的智力上的吸引与挑战;另一方面则是学生在老师的引领、陪伴、协助、督促下,按照可遵循的规律进行探索,在过程中不仅习得了相应的技能,更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其核心是智力挑战和思维训练。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