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要给宝宝吃盐,我差点跟她翻脸!吃盐到底好不好?

事情是这样的,闺蜜的女儿才8个多月,平常除了喝奶,还会喂点米粉、鸡蛋羹或者大米粥,婆婆觉得鸡蛋羹不放盐没味道,不好吃,坚持要在鸡蛋羹里加盐,闺蜜说宝宝还这么小,不能吃盐,对身体不好。婆婆却说老公从小就这么喂大的,不是长得好好的...让闺蜜十分无语。

的确,婆媳关系永远是绕不清的一个谜,两代人育儿观念真的差异很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相信很多妈妈们都知道小宝宝不能吃盐,吃盐对宝宝生长发育不好,但是也有很多家长们疑问宝宝吃盐,是不是越少越好呢?是不是越晚摄入盐越好?怎么给宝宝正确用盐呢?为此,小编特地咨询了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副主任委员盛晓阳教授为大家解答这些疑问。

盛教授说,婴幼儿爱吃咸味是天然的味觉爱好,也是一种习得性的爱好。也就是说,宝宝天然爱吃加盐有咸味的食物,但接触食盐越早,宝宝对咸味的喜好就越强烈,随着长大会吃得更咸,盐的摄入就会更多。

目前中国营养学会推荐,0~6月龄婴儿钠参考摄入量为170 mg/d,7~24月龄为350 mg/d,1~3岁为700 mg/d。一般而言,母乳钠含量可以满足6月龄内婴儿的需要,配方奶的钠含量高于母乳。7~12月龄婴儿可以从天然食物中,主要是动物性食物中获得钠,如1个鸡蛋含钠71 mg,100 g新鲜瘦猪肉含钠65 mg,100 g新鲜海虾含钠119 mg。13~24月龄幼儿除了从天然食物中摄入钠,可以少量尝试加盐的家庭食物,但这些食物最好是淡口味的,也就是只加少量的盐。

宝宝是不是越晚摄入盐越好?

宝宝晚点尝试到咸味,对咸味的偏好就会少一点,相对盐的摄入就会少。然而,宝宝学习吃饭,除了获得营养,也是一个认知行为发展的过程。宝宝需要在学习吃饭的过程中熟悉不同的食物,不同的口味、不同的质地,从而刺激味觉、嗅觉、触觉等感知觉的发育,同时宝宝也在吃饭的互动过程中学习吃饭的礼仪,掌握吃饭的技巧。宝宝最终还是要与家人一起吃饭。如果一直不让宝宝尝试成人食物,也就无法完成向成人饮食模式的转变。建议在宝宝1岁左右有意识地引导宝宝尝试成人食物,并逐渐转向成人饮食模式。

用虾皮代替盐可以吗?

用虾皮等代替盐实际是自欺欺人。虾皮是晒干的小海虾,部分还经过加盐腌制,100 g虾皮中的含钠量高达5000 mg。当您将虾皮加入宝宝食物,并且符合您的口味时,摄入的钠可就不少了。加盐是增加了钠的量,加虾皮增加的钠的量也不少哦,由此造成家庭矛盾,您认为是否值得?

如何正确给宝宝用盐?

为了让宝宝晚接触盐,少吃盐,同时让宝宝充分感受天然食物的口味,建议给宝宝单独准备的辅食不加盐以及其他调味料,而是通过不同食物的搭配来调味,尤其是加入不同种类的蔬菜,如酸酸的番茄、清甜的胡萝卜等等。

还有少数妈妈对盐已经有莫名的恐惧,甚至在宝宝腹泻时,拒绝用口服补液盐。事实上,由于腹泻时大量肠液丢失,宝宝体内的钠也随之丢失,如果不及时补充,会造成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可能会危及宝宝的生命。过量的钠摄入危害健康,但钠也是人体必需的重要的元素之一。

盐作为百味之首,确实是我们成人生活日常烹调中的必需品。但是婴幼儿作为特殊人群,并不是说他们的身体不需要盐,而是盐的需求量远远比你想象的还要低。通过盛教授的详细解答,大家是否对宝宝能否用盐、如何用盐有了更明确的了解呢?如果您和家人因为宝宝吃盐的问题起争执,可以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他看哦。养育就是一场修行,愿你一路云淡风轻。

你可能感兴趣的:(婆婆要给宝宝吃盐,我差点跟她翻脸!吃盐到底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