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就一定落后吗?

我们现在都在强调进步,不能落后,落后就要挨打,但是,我们平日所见的真的是进步吗?或者说,那些新的思维观念,真的是普遍真理吗?

最近看到《人类生态学》中提到一个案例分享给大家:

13000年前,第一批居民从亚洲移民到南美洲时,那里有大量的哺乳动物种群,类似于今天东非著名的动物群落。大量哺乳动物在人类到达后的几个世纪内突然消失了,原因可能是过度捕猎。我们无法确定南美洲原住民是否应该对此负责,但的确有这种可能性。欧洲和澳洲的很多大型动物种群也都在第一批移民到达这些大陆后很快消失。

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他们的社会系统与当地的生态系统实现了共同进化,直到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基本能够相互适应。但是,相互适应并不代表使环境保持完全自然的状态。

事实上,他们用很多方式改变了他们的生态系统。在早期的生态演替阶段,他们利用火来开垦小块土地,将北美某些曾经是顶级森林的地域变成草地。不同阶段生态演替的多样混合产生了拼接式的景观环境,它比单一生态系统更加有利于狩猎,并能够获取更多的生态系统“服务”。

北美洲的大平原拥有深厚富饶的表层土,以及能够为大量野牛牧群提供食物的多年生的高而浓密的牧草。这些多年生的草本植物由当地物种混合而成,也是一种适应大平原多风天气的自然混养模式。由于它们是多年生的,这些牧草能够在全年的时同里覆盖土壤,保护土壤免受风的侵蚀。这些美国原住民利用当地野牛作为主要资源,适应了大平原的生态系统。由于他们的宗教强调对自然的尊重,因此野生动物只有在被用作食物或者满足其他基础需求时,才可以被猎杀。他们把野牛身体的每一部分都利用逛来,分别作为食物、衣服和建造房子的材料。

当欧洲移民到达大平原时,野牛在他们眼中被视为金钱的来源。专业狩猎者猎杀了数以百万的野牛,并把牛皮卖给了国际化的皮革市场。仅仅20年内,野牛的数量从6000万头降到寥寥无几。由于主要的食物来源——野牛——的急剧减少,土地也被大批的欧洲人占领并耕作,居住在平原上的美国原住民已经到了饥饿和绝望的边缘,他们发起战争予以反击,却输掉了战争和土地,后来这些原住民们逐渐减少,成为边缘化的一族。

在大平原上,取代了美国原住民的欧洲农夫们种植了小麦、玉米以及其他一年生的单一栽培的作物。这些作物相对于草和野牛来说,提供了一个更短的食物链,因此农民们与美国原住民相比,获得的大平原生物生产量的比重更高。

土著草 → 野牛 → 人    VS   小麦等  → 人

然而,与大平原的自然植被不同,这些作物并不能很好地保护土壤免于风的侵蚀。一年生作物指的是每年种植一代的粮食作物。它们不像多年生草本植物那样能够完全覆盖土壤,而且由于一年生作物只是在一年的部分时间里长在土地上,土壤在一年中的其他时间并不能被很好地保护。这种类型的农耕在欧洲条件下可以进行得很好,因为在那里,风蚀没有那么严重,但是在大平原特定的天气条件下,它就无法保护好土壤。

结果自从120年前欧洲人开始在大平原上耕作以来,当地大部分表层土壤都被风蚀带走了。土壤已经丧失了其本身的自然肥沃度,目前只能通过投入更多的化肥来获得更高的粮食产量。

大平原故事的最后结局来自一小部分科学家,他们开发了新的农业生态系统,通过将粮食作物和本地多年生草本植物混养来产生足够的谷物并投人商业化运作。模仿大平原本身向然生态系统的新型农业生态系统由于能够更好地覆盖土壤,可以达到减少侵蚀的效果。 

这一段其实就让笔者想到“入乡随俗”的重要性。

在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问题上,人类社会系统与自然环境形成一种个性化的互动是需要漫长的时间。土著居民,以及他们所构建的“传统社会”,经过漫长时间的磨合,最后形成的,其实是与当地自然环境配合较好的社会模式和技术手段。

但是外来的人并不了解这一情况,尤其是带着资本扩张——挣钱的目的入侵新大陆的群体,更容易自以为是,拿着自己认为好的东西来教化他们,甚至用武力征服。殊不知那只是他们习惯的方式,不一定就适应新的环境,每一个地方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去反省,重新审视我们生活中有多少东西是西方文明认为好,但实际并不符合我们实际需要的。

全球化一定不能是文化的统一,因为地理环境多样性在那呢,人不能脱离环境。很多知识和信息了解一下就可以,不可轻易应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去。

你可能感兴趣的:(原始就一定落后吗?)